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三)

发表时间:2022-01-18 11:10阅读次数:
(四)新闻报刊出版从无到有
       在战争局势严峻困难的情况之下,沂蒙根据地的各级党政组织在同敌人坚决斗争的同时,仍然没有放松对新闻出版业的发行工作,使得这一事业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保持活跃的状态,取得了很大成绩。
       1.《大众日报》等在沂蒙诞生和扩大
       1938年沂蒙抗日根据地成立以后,为了给敌对势力疯狂的奴化宣传以有力回击,急需创建一个舆论阵地来宣传自己的方针政策,从而同敌人展开文化上的较量。1939年1月1日,在中共山东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之下,《大众日报》在沂水县城西--王庄正式创刊。在发刊词中,明确阐明了其宗旨立场,即“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的喉舌,更为他们的热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舆论机关”。由于报纸真实反映了人民的抗战呼声,态度立场鲜明,又举着团结与抗战两杆旗帜,尽管面临无人员、无设备、物资缺乏的困难,但在党的领导下,还是取得了很大发展,甚至一度发行到华北、华中各解放区以及延安等地,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赞扬,真正发挥了其舆论“喉舌”“尖兵”的作用,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我们的大报”,成为战争时期整个沂蒙甚至山东抗日根据地内最具影响力的一份报纸。
       除了《大众日报》,当时活跃在沂蒙根据地上的期刊报纸还有驻鲁八路军机关报及沂蒙各区自行创办的一些小报。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报刊主要有:《战士报》。1939年,《战士报》社随八路军一一五师转战入鲁,结合山东抗战形势等,积极宣传党的有关政策,对于加强驻鲁部队的军政建设、扩大八路军在山东的政治影响、动员和组织部队参加根据地建设等方面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山东画报》1943年8月,在莒南县何家店子创刊出版,是沂蒙根据地创立时间最早的画报,这一期刊内容上主要以图画、文字为主,常常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给群众以深刻的宣传教育。图文并茂,形式新颖,该刊一出现便受到了当地军民的欢迎,成为沂蒙地区党政干部、战士获取抗战文化信息的重要途径。
       2.出版机构在沂蒙成立并发挥重要影响
       作为对敌斗争的有力武器,图书出版在战时对于向人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给敌后军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有着重要意义。沂蒙抗日根据地成立后,当地图书出版业在党的领导下也经历了由小到大、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1940年8月,由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直接领导的山东文化出版社正式成立,社长为刘导生。出版社成立后紧密结合战争环境和形势,相继出版了包括各种抗战知识丛书、小学识字课本等在内的许多群众读物,比如《抗战道理》《抗战自卫团读本》《怎么办农救会》等。1944年7月6日,沂蒙抗日根据地最大的出版机构--山东新华书店(前身为大众日报社出版部)在莒南洙边镇后净埠子村正式成立。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书店之一,成立伊始集编辑、出版、印刷三者为一体,下设30多个分销处,广泛分布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许多地区,形成了体系相对完整的图书出版及发行网络。书店成立后,出版了大量先进刊物,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不仅向民众及时宣传了党的政策方针,唤醒武装了沂蒙军民,而且对于巩固和扩大沂蒙根据地,推动根据地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文艺宣传如火如荼
       文艺舞台是文化宣传阵地的重要一角。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推动下,沂蒙根据地十分重视文艺工作的开展,从文艺队伍的组建,到宣传内容的指导等都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1942 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为根据地文艺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在《讲话》指导下,沂蒙抗日根据地广大文艺工作者们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积极深入农村、部队,扎根现实,创造了大量反映抗战现实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使这一时期文艺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而作为文艺宣传的重要舞台之一,根据地各抗日剧团(社)的成立则让文艺事业的发展更显繁荣活泼景象。
       当时在根据地各区,几乎都有剧团(社)的存在,这些剧团(社)或大或小、或正规或带有地方性色彩,围绕抗战形势和人民群众生活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在动员和宣传民众、歌颂党的领导、为抗战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如当时比较正规的剧团(社):八路军--五师“战士剧社”、省妇救会“姊妹剧团”、鲁南军区抱犊崮剧社(后又逐渐改为战号剧社、鲁中南文工团)等,这些剧团(社)由于条件相对较好,有着大批文艺人才,除了演出一些一般的作品外,也创作了许多经典曲目,如《生产大合唱》《大团圆》《雷雨》《李闯王》等大型作品。有些剧团结合当时根据地开展的扫盲及大生产运动,相继创作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许多经典作品。
       与此同时,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广大农村也相继建立了一批文艺宣传队和农村剧团等文艺组织。以莒南县为例,到1945年,就有剧团208个,演员数千名,85%以上的村庄都成立了歌咏队、秧歌队。由于农村剧团演出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活泼、又贴近人民实际生活,因此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广大农村剧团的开展,不仅配合了各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也推动了农村的文化普及,为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