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四)

发表时间:2022-01-19 08:20阅读次数:
三、沂蒙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指导地位
       党的宗旨和阶级性质决定了其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开拓者和引领者。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和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和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革命事业要想取得胜利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马列主义,必须学会将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敌人的反动宣传,中国共产党必须学会如何利用文化的力量同敌人展开斗争。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从文化政策的制定,到各级文化建设领导机关的建立,从文化宣传教育到各种宣传形式的出现,党的坚强领导让沂蒙根据地文化建设在敌人疯狂的扫荡和压制下仍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当时文化为战争服务的原则下,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们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战争需求,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
(二)始终强调以人民大众为主体

       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事业最坚定和最可靠的力量。抗日战争时期,文化建设作为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方面,其首要任务就是为抗战服务,充分激励和调动更多的民众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抗日战争中来。从常见的文字宣传到正规的文艺演出,从专业性文艺创作到群众性的艺术创造,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内容无一不是直接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加以改造,并且始终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充分反映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
(三)注重与环境相结合,形式灵活多样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反过来又为政治、经济服务。战争环境的影响决定了根据地文化建设必须符合并服务于战争需要。1937年,毛泽东就曾指出:“文化事业必须服务于目前抗战的需要。”这一指示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开展和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则要求。在沂蒙党组织和民主政府的领导下,当地文化建设始终注重同当时实际环境相结合,在民众动员、组织群众、宣传政策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长期的实践表明,文化建设只有真正同实际相结合、真正反映现实生活,才能收到最大实效。
       总之,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对于整个山东区的抗战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所开创的许多模式和典型做法成为当时许多根据地争相学习的范本。在沂蒙地区党组织和民主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沂蒙人民群众纷纷投入到根据地文化建设和对敌斗争的洪流中来,在敌人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坚持斗争,为推动抗战的胜利及以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