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二)

发表时间:2022-01-17 10:03阅读次数:
二、沂蒙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巨大成效
(一)成立战时文化建设领导机关
       沂蒙根据地建立之初,当地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并不健全。1939年7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下达关于恢复县区乡政权的指示,从而逐步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壮大了党在沂蒙地区的领导力量。1940年7月,由山东省各界联合成立的大会在青驼寺(今属沂南县)隆重开幕,大会选举产生了全省统一的民意代表机关--山东省临时参议会。8月1日,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组织大纲》,选举成立了战时全省最高的行政权力机关--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也称战工会),战工会下设政治、军事、财政经济、国民教育、民众动员五个小组,分别领导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开展。
       随着抗战以来群众自发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各类文艺机构、团体、组织相继建立,他们结合战争形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对敌文化斗争和宣传,对于打退敌人的反动奴化政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为了加强对各类文艺团体和组织的领导,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它们的宣传作用,1940年8月6日,经过长达数月的紧张筹备,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大会在沂南青驼寺召开,这对于加强和改善山东地区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以小学教育为中心,适度发展中等学校教育
       “国民教育的重点是学校教育,也可以说是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是各项文化教育的基础和中心。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其他教育形式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历史上,沂蒙地区由于长期的经济落后,小学教育的发展规模十分有限。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许多学校被迫停办,大量教员迫于战争和生存压力,纷纷背井离乡,想求学的青年儿童也无奈离开家乡,转到外地上学,从而导致根据地知识人才大量外流。
       1940年8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成立后,山东根据地各区纷纷建立起了抗日小学,统一了教材,改革了学制,这些措施对于改善小学教育困境,使其向正规化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底,沂蒙全区已有小学598处……1941年3月,仅鲁中区就有初级小学589处,高级小学5处,模范小学7处……全区小学发展情况可见一斑。”
       小学教育的广泛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沂蒙抗日根据地中等学校的发展。1941年4月28日,由省战工会组织的山东省第一次教育会议召开,时任省文救会副主任的杨希文针对当时环境,对根据地中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对根据地发展中等教育的意义做了专门阐述,他指出:中等学校教育负有向党政军机关输送知识干部的任务,“举办中学的目的是为抗战培养和储备知识人才”。会议结束后,山东根据地加大了对中等学校教育的支持力度,要求每个行署区至少建立一所公学,并适度发展中学和师范教育。截至1943年,包括山东公学、鲁南中学、滨海中学、耀南中学等在内的一批中等学校相继创办起来,“这一时期的中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
       2.开创社会教育新形式--庄户学、识字班
       庄户学是在冬学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劳动生产同学习时间不足的矛盾,并将两者实现了巧妙结合。由于其教学内容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教学形式、方法灵活多样而深受群众欢迎,在沂蒙根据地大放异彩,产生了广泛影响。
       庄户学最早发端于小学教育,最初出现在临沂莒南,是由滨海师范学院毕业生张建华最先创造的。他结合农村儿童的实际,在劳动过程中教授学习,调动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灵活的教学方式也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这样上学不大离……倒很适合咱庄户人的口味,像个庄户学堂。不久,人们便习惯性地把这种教育方式称为'庄户学”。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让庄户学迅速在沂蒙大地上生根发芽,儿童班、青壮年班、老年班等不断涌现,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在抗日战争的严峻环境下,庄户学很好地将文化学习同政治教育结合了起来。为了配合战争宣传,结合不同的形势任务,人们将所学习的内容编成短文、顺口溜、歌谣等形式,十分通俗易懂,如“南风吹、麦子黄,快收快打又快藏,防备鬼子来抢粮”等歌谣就是庄户学同社会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紧密结合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一时期,在沂蒙根据地这块红色土地上,与庄户学产生时间大体一致的还有另外一种形式--识字班。这一形式的参加对象主要是根据地广大的女性群体,特别是年轻女性,通过将不同年龄的妇女分成一个个识字小组、班级,以此来教她们文化知识和政治教育。而由于女青年班坚持的时间最久,成绩最好,久而久之,当地人也习惯性地将青年女性称之为“识字班”。
       1941年,山东省妇联发出号召:各地须加强妇女文化教育,通过建立识字组(班)等改善妇女文化水平低的面貌,发挥她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此后一段时间,在省战工会及沂蒙党政机关的领导和推动下,识字班如雨后春笋般在沂蒙大地上推广了开来。“参加识字班的姑娘们,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老师教过的字总是挤时间反复学习。在地上划、在灶前练;门前房后,处处写满了字。”当然,识字班同庄户学一样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教人们认字识字,更重要的目的还是借此宣传我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以此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积极性。在识字班运动的影响下,广大妇女们积极抗战拥军支前,以自己的切身实际支援了战争,有力支援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开展。
       3.创办党政干校,推动干部教育发展
       干部是决定战争胜利与否的重要因素。1938年5月,针对山东区的抗战形势,毛泽东电示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山东方面已开展起游击战争,那边民枪极多,主要派干部去,派一两个营做基干更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内外抗战形势严峻,而随着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各项事业的展开,原有的曾经参与根据地创建的驻鲁干部队伍和人才已经难以适应这种需要,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便急剧凸显了出来。这一时期在沂蒙地区相继创办了一大批党、政、军干校,这些干校的创办为抗战事业输送了大量骨干人才。这一时期,在沂蒙根据地影响比较大的党政军学校主要有: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党校。1938年11月成立于沂南岸堤,后由于发展需要,校址迁往沂水县夏蔚村。当时在学校的主干课程设置上,主要教授学员党史、党建、群众工作、统战、“论新阶段”、地方武装以及军事常识等方面的内容。从1938年成立到1940年下半年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培养学员5批共计1000多人,为山东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党政干部,也为其他干部教育学校的创办提供了参考和经验。
       山东抗大第一分校。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央决定以陕北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第六大队、延安吴堡青训班、陕北公学等2000余人为基础,组建抗大一分校,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培养党政干部。1939年冬该校迁至山东,是年1月迁往沂南县岸堤。6月,抗大一分校被改建为山东抗日军政大学。山东抗大一分校为沂蒙乃至全国的抗战事业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推动了沂蒙根据地干部教育的大发展。

(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