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与新拓: 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与抗大基因的沂蒙传承(上)

发表时间:2020-12-30 08:55阅读次数:
      [摘要] 本文通过还原抗大一分校的历史,回顾抗大ー分校的历史贡献,挖掘抗大精神与抗大红色基因,探讨抗大红色基因与抗大精神在沂蒙的传承与弘扬、以及临沂大学对抗大基因与抗大精神的自觉承继。抗大一分校扎根沂蒙大地办学六载,滨海中学、滨海建国学院、临沂大学与抗大一分校文脉相接,临沂大学上乘抗大一分校之学脉,下续抗大红色基因与抗大精神之精髓,两校学脉相承校风学风相延、基因相连、精神相通。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办学为沂蒙精神的形成注入了强有力的人才基础、文化基因与思想根基,抗大精神是沂蒙精神的源头之与沂蒙精神可谓根脉相系。抗大一分校学脉历经时代陶治而由临沂大学承继,抗大基因80年来始终传承不辍,抗大红色基因与抗大精神由此而在沂蒙接续传承。

      [关键词] 抗大一分校 抗大基因 抗大精神 沂蒙精神

      [基金项目] 2017年山东社科规划研究专项《沂蒙根据地抗战口述资料抢救性访谈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7CDS23):临沂大学“沂蒙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沂蒙精神新内涵提炼阐释硏究》(项目编号:18 LDYMM6)
目前学界对抗大一分校的相关研究及文献整理,主要包括:抗大一分校学员的战时教育回忆录、抗大ー分校的创立与迁移、抗大一分校与山东根据地的军政干部教育、抗大一分校办学经验与历史启示、抗大精神的弘扬与传承等。相关专题研究与文献整理主要是在社会记忆、红色文化资源、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等视角下展开的。但总体而言,学界对抗大ー分校尤其是其在沂蒙办学的研究还有诸多不足,相关文献主要以亲历者的回忆录为主,对抗大一分校的办学经历与巨大贡献、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抗大精神与红色基因的熔铸、抗大精神与沂蒙精神的内在关系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立足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地区办学的历史,追溯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的学脉赓续,抗大基因在沂蒙地区的生动实践与后续传承,追问抗大精神与沂蒙精神形成的内在关系,为新时代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寻找历史线索与现实路径。


      一、红色学脉:从抗大一分校到滨海中学、滨海建国学院、临沂大学

      1935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党要有成千成万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的送到各方面的战线上去。”1936年5月8日,决定在瓦窑堡创办抗日红军大学,由毛泽东兼任政治委员,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莫文骅任党总支书记,周昆为校务部长,袁国平任训练部长,并于6月1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1937年1月19日,“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8年12月25日,抗大分校在陕西省延长县召开分校成立暨东迁到敌后办学的动员大会,标志着抗大分校的正式成立。次年1月3日,抗大一分校东渡黄河挺进晋东南,并于1月21日到达山西屯留县故县镇,在此办学约9个月。1939年11月中旬,抗大分校历时40余天,行程3000余里,于1940年1月5日到达沂蒙根据地,自此起抗大一分校移驻沂蒙地区办学6年。
      抗大一分校来沂蒙后,在山东分局和山纵领导下,立即着手进行整编和招生工作,分校由周纯全任校长,李培南任政委,韦国清任副校长,刘浩天任政治部主任。1940年3月,抗大一分校在沂南县东高庄举行第三期(山东第一期)开学典礼,招收学员2670人:年底,山东分局决定在抗大一分校组建培训地方乡、区、村干部的建国大队,该大队共举办了四期。1940年12月,第四期(山东第二期)共2524名学员陆续入学,并以大队为单位陆续开学,同年7-8月陆续毕业。1941年8月下旬,第五期(山东第三期)1299名学员陆续报到开学,次年4月5日,第二、三、五大队陆续举行毕业典礼。第六期(山东第四期)1300名学员于1942年5月在莒南县郑家相邸村举行开学典礼,罗荣桓到会讲话,该期学员于1944年3月毕业。1944年6月15日,校第七期(山东第五期)645名学员举行开学典礼,次年5月9日,分别于鲁中地区河阳、葛沟等村毕业。1945年4月2日,第八期(山东第六期)1200名学员在费县城内举行了开学典礼,抗战胜利后,9月15日山东军区发布命令于近期开赴东北,并于11月1日乘船开赴东北,归属抗大总校建制。1945年10月8日,抗大一分校从费县出发,移驻东北通化,完成了在沂蒙办学的6年历程。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地区共计办学6期,并同时举办城市青年队、建国大队等,除总校外还开办了第一、第二、第三支校,对山东根据地教育贡献卓著。

      第一,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为山东根据地培养造就了大批党政军群干部,为发展壮大山东根据地提供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在山东根据地的军队建设、民运群运工作、文艺工作、文化教育事业等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及其各分校在中国革命中承载着培养军政干部的时代使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其中,抗大一分校是抗大14所分校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培养干部最多的一所,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被抗大校友亲切地称为“参加革命的起跑线”、“革命征途的加油站”、“治炼成材的大熔炉”、“转变世界观的革命摇篮”。江泽民《在纪念抗大建校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6年5月31日)》指出:抗大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就是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千部。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地区办学时近6年,共计为山东根据地培养了24000余名党政军各级干部,创造了山东根据地军事政治干部教育的伟大奇迹。据李培南回忆,抗大ー分校敌后办学七年,共培训了2万多名干部(包括3个支校),其中70%是部队的军事、政工干部,30%是各条战线的党务、政权、群运干部。抗大一分校还设立了文工团、民运工作团等机构,在山东根据地的文艺建设、群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创作的《跟着共产党走》《沂蒙山小调》等歌曲脍炙人口,传遍大江南北;抗大一分校还参与了山东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政权建设、减租减息等群众运动。这些行政干部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据统计,仅被授予将军称号的就有89位。

      第二,抗大一分校虽为一所军校,但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将“抗大式教育推向整个沂蒙根据地,在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的影响下,沂蒙地区创办了多所“抗大式”学校。
      1940年1月,抗大ー分校到达鲁南,“苏鲁抗日人士皆为欢欣不置”,“该校此次来鲁南,不仅可对培养鲁苏抗战干部有极大贡献,且对鲁苏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坚持苏鲁游击战各项工作定有新开展。”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在《抗战与干部一一抗大4周年纪念》中说到:“时值抗日军政大学创立四周年,散在全国各地数万个抗大的同学,他们正都在发挥其干部作用,在抗战的各部门工作中贡献其智能和身手,为坚持抗战奋斗。深望他们能体念抗大为培养抗日国民干部数年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个战线上,各个工作部门,努力的积极的参加与推动国民教育事业,为培养千千万万的抗日国民干部而奋斗。尤其在山东!”可见,抗大一分校不仅仅是一所军校,也承担着推动国民教育事业的重任。沂蒙根据地的中等教育、干部教育与抗大ー分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沂蒙根据地建立的中学、公学及建国学校等干部学校和中等学校,多是借鉴抗大一分校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在抗大一分校的影响、帮助及指导下建立的。
      1941年2月上句,滨海地区滨海中学筹备委员会在莒南县洙边区莲子坡村建立,崔介任筹委会主任,5月13日师范班开课:7月7日滨海中学正式成立,崔介任校长,高燮宸任副校长,管戈任教导主任;1942年,该校与沭海中学合并,1945年改为调训在职干部和培养新干部的学校,更名为滨海建国学院,同时分出部分干部、教师,在临沂成立山大附中;附中撤离临沂时改为滨海师范接着与滨海建国学院再次合并,改称滨海公学:1948年1月,学校奉命停办,同年10月滨海中学恢复:1949年秋,滨海中学改为滨海乡村师范,1950年2月迁至临沂南关,定名为临沂师范学校,后历经多次沿革,发展成为今天的临沂大学。
1941年4月下旬,山东公学在沂南县松泉峪开学,范明枢为理事长,田佩之任校长,朱蓂阶任副校长,公学隶属山东省“战工会”领导(后划归鲁中行署领导),公学学员多是从沂蒙、泰山、清河、滨海四区党、政、群机关和部队抽调的青年,设有师范、中学及补习班,学生达80余人,后增设了工商、财经、教育、青年四个队,学生达400多人,公学为抗日战争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1942年2月,中共鲁南四地委和四行署主办的沭海中学在临沭县朱樊村成立,在王宅子村招生开学,校长朱明远,副校长郇华民,该校后并入滨海中学。

      1942年7月1日,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在大店成立,该校由抗大一分校建国大队、战工会财经学校(1941年6月7日创立)合并而成,省战工会主任黎玉兼任校长。
      1944年8月,鲁南中学成立,设在费县梁邱镇东曾家沟村,鲁南参议会议长彭畏三任校长,蔡得珙任副校长,靳耀南任教导主任,董一博任师范部主任,此时学校招收一个中学班70人,1个师范班60人,1945年春第一期学员结业离校。
      1944年,沂山专署(又称三专署)干部学校一一沂山中学,在沂北县沙沟创建,校长徐元泉,副校长周文源,学校初办时主要为团结改造新区知识青年,曾先后训练两个青年队、一个会计队、一个财经队,后规模逐渐扩大,至6月共培训干部1669人,11月该校并入鲁中联中。
      1944年年底,山东公学改为鲁中公学,1月在沂南县安乐庄、满庄开学。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主任王子文任校长,卓明任副校长,公学设有政法、文教、工商3个整风队和工商财经两个专业队,共有学员530人。年底,王子文、卓明调走,柳逸到校主持工作,由于泰山中学、泰南中学先后撤销,干部教员大部并入该校,学校规模日益扩大,到1947年下半年,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8个专业600余名学员的综合性学校。
      1945年8月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滨海区党委决定,将滨海中学改为滨海建国学院,刘导生任院长,李葵元任教育长,设行政队、群众工作队、教育队、会计队、电话队、卫生队、普通队,并附设研究班,滨南、滨北两处中学亦同时成立。
      以上在沂蒙根据地创办的滨海中学、山东公学、沭海中学、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鲁南中学、沂山中学、鲁中公学、滨海建国学院等学校,名称虽异,但均不仅仅限于国民教育,而是以根据地干部教育为主,虽是中学教育,但承担着与抗大一分校军政干部培养相一致的责任;在指导方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上述学校有赖于抗大ー分校之处甚多,有的学校如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直接由抗大一分校一部改组合并而成。《山东解放区教育史》认为,“山东根据地的‘抗大’经验”,认真贯彻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路成术,观若备斗的工作作风’教育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由于干部学校之间的具体历史背景、时间、学员特点、培养目标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办学方针在总精神一致的前提下,具体实施中有所不同”。可见,包括沂蒙根据地在内的山东根据地的这些干部学校都秉承“抗大”办学方针,“同明合干部学校的不同情況,把这一方针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自己的适于自己情况的办学方针。”因此,虽限于资料还无法就此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论证,但这些“干部学校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吸取“抗大”经验,办“抗大式’学校”,是可以被称为“抗大式学校”的。作为干部教育学校的滨海建国学院,也当作如是观。
 

      第三,从抗大一分校到滨海中学、滨海建国学院的学脉承续,是抗大一分校与沂蒙革命教育事业彼此关联的体现。
在沂蒙根据地创办的多所干部培养学校中,滨海中学“是以抗大一分校为榜样创办起来的”,滨海中学第一任教导主任管戈和第一任书记郭抵,以及中队长与中队政治指导员如宁林、山智中、余松若、任杏发,还有后来的周抗、庞焕等同志,都是从抗大一分校调派和聘请来的,这些同志始终保持着抗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着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风。1945年夏,滨海中学更名为滨海建国学院。“抗大一分校虽然于1945年11月离开山东回归总校,但她将抗大的精神、抗大的作风、抗大的办学模式留在了沂蒙,她把自己彰显的淋漓尽致的‘经世致用’学魂留在了沂蒙,成为沂蒙高等教育事业的红色源头。”由此可见,从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到沂蒙地区“抗大式学校”的广泛建立,再到“抗大式教育”在沂蒙根据地的展开与推广,体现出抗大一分校与沂蒙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天然的、内在的联系。


(作者:李喆未经作者和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