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个结合”中实现红嫂精神的当代价值(周向军 史 杰)

发表时间:2020-03-14 13:27阅读次数:
       沂蒙红嫂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妇女的群体形象。“爱党爱军、忠诚坚韧、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沂蒙红嫂精神,浓缩了沂蒙老区女性群体支持革命、投身革命与献身革命的深切情感和高度自觉。红嫂精神,在战争年代影响、激励了无数人参加革命的满腔热情和坚强意志,革命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红嫂精神。红嫂精神历史作用已成为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今天,在举国上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
       重要的问题在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更好地弘扬红嫂精神,实现其当代价值。这是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个复杂的问题。诚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应从多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但是,从根本上说,实现以下“六个结合”,却是首先应当做好的。
一是把弘扬红嫂精神与弘扬其他红色文化特别是沂蒙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沂蒙精神则是沂蒙革命老区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在创造沂蒙精神的主体中,早已被世人所称道的沂蒙红嫂更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人物,“红嫂”已经成为沂蒙老区经典的红色文化符号,浓缩了沂蒙老区女性群体支持革命、投身革命与献身革命洪流的深切情感和高度自觉,深刻体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由沂蒙红嫂引申出来的“红嫂精神”同样也成为沂蒙精神的象征性标志。“红嫂精神”是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优秀沂蒙妇女爱党爱军、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的集中升华。“沂蒙红嫂”这个群体女性形象在沂蒙红色文化尤其是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同样也是沂蒙精神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最生动的表现。沂蒙女性孕育了红嫂精神,红嫂精神激励着沂蒙女性。只有把弘扬红嫂精神与弘扬其他红色文化特别是沂蒙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红嫂精神更加丰富和深化,从而使沂蒙精神和沂蒙红色文化的内涵更加地丰富和完善。
二是把弘扬红嫂精神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紧密结合起来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勤劳朴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舍己为人、尊老爱幼、扶危济贫等优秀道德品质,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以德为本和信奉“仁、义、礼、智、信”的人生哲学,“天人合一”、整体为上的价值观念,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劳动妇女善良、慈爱、坚韧、无畏的优秀品德与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信念。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正是数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使之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力量。以红嫂精神为核心的沂蒙精神恰恰是对于这种质朴、博大、深沉、宽厚的进一步延续和提升,从而使广大沂蒙妇女的优良品格产生了质的飞跃,得到了革命性的升华。作为一种群体意识,红嫂精神逐渐成为沂蒙人民在沂蒙大地上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爱党爱军、忠诚坚韧、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沂蒙红嫂精神的完整内涵。
       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嫂精神结合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的光辉思想,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和平年代,红嫂精神并没有被当作宝贵的历史文物封存起来。相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广大沂蒙妇女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红嫂精神,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沂蒙老区的经济建设,为红嫂精神做了时代注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中国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在不同岗位上,到处留下了“红嫂”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勇敢进取的影子,红嫂精神不仅再一次让人们重温战争年代沂蒙妇女的赤诚与高尚,而且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重要力量。
三是把弘扬红嫂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从国家发展目标、社会环境氛围、个人道德风貌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出了全面概括。沂蒙红嫂精神不仅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源头,而且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红嫂精神时代化的特质,对国家的富强、社会的稳定、个体的全面发展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红嫂精神的时代品质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鼓励人们树立忠于理想、坚定信念,勇于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矢志不渝、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和时代风貌。我们要把弘扬红嫂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红嫂精神的精神动力,引领人们的思想觉悟和价值观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不断地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并逐步在社会公众中实现大众化、普及化的要求。
四是把弘扬红嫂精神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更离不开红嫂精神。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包括少数高级干部,抛弃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主要表现为为实现党的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淡化,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弱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念淡化,抵制诱惑、廉洁为政的意志弱化。除此之外,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欺上瞒下等都是抛弃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毒瘤,是与弘扬红嫂精神背道而驰的歪风邪气,必须正本清源,将其彻底铲除。红嫂精神是穿越时空的,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法宝,她的有效传承使每一个共产党员重温峥嵘岁月,时刻不忘党员身份,不忘革命先辈的谆谆教诲,使每位共产党员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自觉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改革开放下拒腐抗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我们要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与弘扬红嫂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过程中赋予红嫂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大力宣传和弘扬红嫂精神来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党的良好作风,不断提高党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把弘扬红嫂精神与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紧密结合起来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红嫂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行为风范,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和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在先进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由为和平、自由、幸福而奋斗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先进群体意识。红嫂精神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中萌芽,在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在人民群众的全面建设中发展,在人民群众的改革开放中成熟。人民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任何政党、任何组织都不能忽视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人民群众是政党生存发展的根基,脱离了人民群众,政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这也正是红嫂精神的真谛所在。红嫂精神之所以世代继承和弘扬,正是因为它是人民群众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来自于人民,代表了人民,服务于人民,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闪耀着时代的光辉。她是由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出并推动的,她的传承和弘扬也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完成。
六是把弘扬红嫂精神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红嫂精神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她不仅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党和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中不断地赋予红嫂精神以新的内涵。沂蒙红嫂精神这种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持久力,这种超常规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和富民之宝,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这种精神必然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质就是弘扬红嫂精神等革命精神,以红嫂精神等革命精神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转化成教育内容,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感染力、说服力和战斗力。在新形势下,把弘扬红嫂精神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是加强党性修养、服务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适应国情、党情、民情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和重要依托。
 
(周向军: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  杰: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财经大学讲师)
(未经作者与本站允许不得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