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的途径与方法(王格芳)
发表时间:2020-03-12 08:11阅读次数:次
沂蒙精神作为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求我们结合新的实践要求继续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弘扬沂蒙精神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层面作出积极努力,尤其应着力做好如下三点。
一、加强阵地和载体建设
建设沂蒙精神教育基地,是宣传和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途径。
作为沂蒙精神发祥地,临沂市红色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临沂先后建立了华东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暨山东省政府纪念地、新四军军部暨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大众日报旧址、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大青山战斗遗址、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等70多处沂蒙精神教育基地。这些沂蒙精神教育基地通过图片陈列、实物展示、影视播放文字讲解等多种形式,真实记录了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革命军民不畏艰苦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把伟大的沂蒙精神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出来,不仅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睹物思人之感,而且能从中陶冶情操、受到启迪。今后,应进一步整合沂蒙红色资源,规划和建设好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通过大力发展沂蒙红色旅游,切实发挥好沂蒙精神教育基地的导向作用。
文艺精品是抢占舆论主阵地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临沂成功推出了系列丛书《沂蒙颂歌》、文艺演出《谁不说俺家乡好》、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交响乐《沂蒙山小调》、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视连续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艺术的手法唯美、浪漫而又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沂蒙精神,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成为宣传和弘扬沂蒙精神的生动载体。今后,要在继续发挥好这些文艺精品作用的同时,结合广大干部群众弘扬沂蒙精神的新的实践,不断推出新的文艺精品。
广播、影视、图书、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是宣传和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这些媒体对于沂蒙精神的宣传还非常不够。今后,各类媒体都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专版,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评议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沂蒙精神,营造浓厚的论氛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娱乐、相互交流掌握知识、了解信息的重要平台。据悉,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已备案网站数量达到382万个,网民数量达到4.77亿。因此,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及时、参与方便的特点,积极开辟沂蒙精神宣传教育的网络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时代性于一体的沂蒙精神教育网站或网页,把反映沂蒙精神的文化遗产、艺术作品、科研成果、文物图片等制成数字化产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沂蒙精神教育网络活动,形成网上网下弘扬沂蒙精神的合力。
二、切实做好结合的文章
第一,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永放光芒的,关键是要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实现对接。弘扬沂蒙精神,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将沂蒙精神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沂蒙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实现弘扬沂蒙精神的时代化、社会化、大众化。要把先进性要求与普遍性要求结合起来,紧密结合人们的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等不同领域和层面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把沂蒙精神的基本要求渗透到乡规民约、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之中,并善于挖掘和发挥各类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弘扬沂蒙精神具体化、形象化。
第二,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和生活有科学依据的向往与追求,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主宰着人们的各项行动。“理想信念是一切精神力量的源泉。有了崇高的理想,人才会有坚忍不拔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理想信念作支撑,任何精神都会黯然失色。”因此,弘扬沂蒙精神,要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着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第三,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深入研究沂蒙精神相结合。山东省沂蒙精神研究会已经于2004年7月28日在临沂市宣告成立。今后研究会应积极主动地组织全省乃至全国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加强学术交流,组织专题研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历史贡献、丰富内涵、时代特征、现实意义,深入探讨沂蒙精神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和其他地区、行业或个体在新时期的创业精神等的内在联系,深入总结弘扬沂蒙精神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此外,还要通过建立沂蒙精神重点研究基地、国家课题和省课题立项等有效途径,进一步深化对沂蒙精神的研究和宣传。
三、注重党建的引领作用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人民群众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其创造主体是人民群众。弘扬沂蒙精神,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热情参与。然而,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这种政治自觉、热情的形成,离不开党的建设的引领。
回顾当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党和人民军队广泛发动群众用先进思想武装群众,以实际行动感染群众,这是沂蒙精神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先进思想理论教育下,在人民军队的影响和感召下,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紧跟共产党干革命,一心一意参军参战、拥军支前,“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顽强拼搏,牺牲奉献,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实践中创造形成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如今,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进一步抓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建设的成果保障和促进沂蒙精神的弘扬。
发挥党的建设对弘扬沂蒙精神的引领作用,关键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和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完善党的政策和改进党的作风上下功夫。发挥党的政策对弘扬沂蒙精神的引领作用,关键是要坚持和完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政策措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也反复强调:“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过去,党之所以在沂蒙人民心中拥有巨大的号召力、凝聚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真正代表和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如今,党要引领群众弘扬沂蒙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菅造有利于人民群众创业的社会环境,激发群众想干事的创业热情,并在不断推进科学发展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发挥党的作风对弘扬沂蒙精神的引领作用,就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扎实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本领,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时时处处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和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似乎是一项“软”任务,但要增强其实效性,就必须把它做“硬”、做“实”,为此,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既要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蹲点工作制度等各项联系群众制度,又要完善服务承诺结对帮扶、法律援助、领导督办等各项服务群众制度,还要完善奖惩制度,对联系群众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优先考虑提拔重用,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给予批评査办。通过奖惩机制,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总之,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并推动伟大的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途上,只要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作者: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王格芳,未经作者与本站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