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
《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是一首传唱已久的经典老歌,这首歌的诞生地就是在我们沂南。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国军民唱着这首歌,跟随共产党,前赴后继,奋勇向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五四运动”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共产党像灯塔一样,照亮了中国大地,像舵手一样,掌握着中国前进的方向。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和全国的形势一样,马克思主义的星星之火也照亮了沂蒙大地,唤醒了广大民众,在我们沂南涌现出一大批早期的先进分子和共产党人。
这位是我们沂南县的第一位共产党人---刘鸣銮,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1925加入共产党。1927年,受中央委派回家乡,把党的理论性刊物《向导》等带到沂南,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组织发动群众,建立起了一支工农武装,为革命牺牲时年仅26岁。 (出生于小地主家庭。父亲刘治一生务农,有土地一百二十亩。)
王光伟,沂南县苏村镇人,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国家纪委副主任,在白色恐怖下,他冒着生命危险,辗转于河北、河南等地,在党的地下工作战线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秦鸿钧,著名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主角李侠的创作原型之一。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一直冒着生命危险在敌占区进行地下报务工作,1949年全国解放前被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杀害,时年38岁。
1928年,山东省委特派员孙兆鹏来沂南开展工作,建立了一个特别党支部和5个党小组。以朱寿年为主要负责人的朱家里庄党小组就是其中一个,这也是沂南最早的党组织。1928年12月,朱寿年被选为当是管辖沂南的沂水县委第一书记。
徐相南,他在苏村一带,领导成立了农会,打击土豪劣绅,惩治恶霸地主,抗捐抗税,被称为“农民运动领袖”,1929年牺牲。
大批共产党人的英勇事迹,感染和带动着广大民众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沂蒙人民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进入抗战时期,沂蒙山区也和全国一样建立了多支抗日武装。但是,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下,沂蒙人民急需党的领导和指引。
危难之时,党中央,毛主席做出来派兵去山东,在沂蒙山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决策。从此,大批的党政军机关进驻沂南,沂南成为山东抗战的中心,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
党中央为沂南山区派来了组织,派来了党员,派来了军队,送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坚定的信念。
1938年组建山东纵队,统一指挥山东地方抗日武装。1939年6月,徐向前,朱瑞抵达沂南,在岱庄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
1940年1月,抗大一分校进驻沂南,与1938年成立的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抗大一分校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干部大学几所分校中,办学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培养干部最多,参加战斗最多,取得战果最大的一所分校。
同时还有值得关注的是中共山东分局创办的党校。这所党校是1938年10月,在地处沂南岸堤西北的白佛寺创办的,也是山东省委党校的前身。党校校长由省委书记郭洪涛同志担任。
在我们沂南的群团机关还有战时邮局,北海银行,大众日报社等。
根据地的创建鼓舞了沂蒙人,沂蒙人的戮力支持进一步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刘振东:(1893-1938.2)沂南县张庄镇张庄村人。“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民众就国军第四军团总指挥。“七.七”事变后,请缨抗日,从西安离职回家,组织抗日游击队,任第五战区第一游击队纵队司令,并在沂南老家招兵和筹集军饷。1938年2月,在莒城阻击战中壮烈殉国。
刘佛缘:沂南县大庄镇刘家店子村,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中华民国初期曾任山东省议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毁家纡难,变卖田产千余亩,组织抗日武装一个营,集体加入八路军,编入一一五师六八六团。相继担任山东省参议会驻会议员兼临沂边联县参议会参议长,为山东著名抗日爱国人士。
刘式矩:沂南县依汶镇五空桥村。1941年,时任村长的刘式矩,为掩护军用物资,被日军三次按到在铡刀下,脖颈鲜血直流,仍誓死保守八路军的秘密,受到中共山东分局,鲁中军区党委的表彰。罗荣桓元帅亲自到其家中看望问候。
在党和军队的领导下,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在沂蒙山区形成了燎原之势。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全国唯一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管辖全省的抗日民主政权。
1940年7月26日,山东省各界代表300余人,在沂南县青驼寺召开了山东省联合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也是现在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前身。
在战工会成立50周年之际,山东省政府拨专款建立了纪念馆和纪念碑,碑的正面由徐向前元帅亲笔提词,谷牧等领导同志亲自参加了纪念活动。
《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是由沙洪和王久鸣创作的。1940年,他们二人随抗大一分校来到沂南,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9周年,两人各用十分钟就完成了词曲的创作。有人问沙洪:“你是怎样在10分钟内写出这首歌的?”沙洪说:“这不是写出来的,是从我心中迸发出来的。”
2002年,沂南县孙祖镇党委在这首歌的诞生地东高庄村建立了纪念碑。
2004年1月24日,沙洪因病谢世,享年84岁。按照沙洪生前的遗愿,他的爱人姚明携子女将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纪念碑前。
这首歌表达了沂蒙抗日根据地和全国军民的心声和信念。从此以后,这首歌唱变了全国各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就是唱着这首歌,打败了日寇,推翻了蒋家王朝。
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军乐队奏起了雄壮的《跟着共产党走》乐曲。万千群众齐声高唱。那浑厚,高昂的旋律,不仅激荡在雄伟的天安门上空,也激荡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90年弹指一挥间,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建设富强祖国的光辉历程,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跟着共产党走。
请各位跟上随我到展馆前,一起重唱《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
现在我们首先参观一下《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这个馆的馆名是由华楠将军题写的。(详细内容馆内介绍)
在我们这里工作战斗过得将帅有很多,从1955年到1988年,授衔的10位元帅和1500多位将军,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得就有400多位,由于我们展馆有限,只展出了200多位将帅和百位高级官员。
这边展板展出的是三位元帅和两位大将他们是陈毅,罗荣桓,徐向前三位元帅;粟裕和张云逸两位大将。
提起罗荣桓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政治工作巨匠”、“做政治工作的多面手”。同时,他还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罗荣桓是1939年3月和陈光,代师长率一一五师到达沂南,在这里的历次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提出来著名的“翻遍战术”---即“敌打进我这里来,我打到敌那里去”,这一战术还被写进了军事教材。发生在我们沂南的留田突围就是这一战术的成功运用。毛泽东说:“山东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靠山东。”“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方,做好了决定中共革命成功的事业。”毛泽东对罗荣桓的评价,也一直激励着生活在这个地方的沂蒙人民。
粟裕也是我军最卓越的军事指挥家之一,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智入张良;才如韩信;义如关羽。”1947年进入山东指挥了最有名的一场战役——孟良崮战役。
这两边墙上展出的是18位上将。
给大家介绍一位非常熟悉的原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上将,山东招远人。战争年代,他在沂蒙山战斗生活时间很长,与沂蒙人民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现在,他也是对我们沂蒙山区感情投入最多,办好事最多的将军。2007年7月,由他发起并发动100多位将帅在我县的依汶镇建起了一所“将军希望小学”,并且亲自为之题名。这正是对我们老区感情投入的具体体现。
这两边展出的是37位中将。这位是张经武中将,他是对敌谈判的专家,曾两次被毛泽东主席钦点为联络官来到山东,也是最早到达沂蒙的红军将领之一。
这位是我们沂南的李连秀中将。将军的一生与“38”这个普通的数字结下不解之缘。1938年8月入伍,1938年入党,先后在38军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直至军长职务,1952年来到朝鲜战场,一直战斗在“三八线”上,1984年任武警部队司令员。第38军由此被称为“万岁军”。
(接下来我们一起参观《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走台阶注意脚下)
《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的馆名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汉斌题写的。
院子里的铜塑展示的是红嫂原型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场景。详细内容请大家一起到馆内。
“红嫂原型”明德英(1911-1995)享年84岁,她是沂南县岸堤镇岸堤村人,周岁时因病致哑,25岁嫁给横河村村民李开田,夫妻二人在村里以看守李氏陵墓为主。
1941年冬天,日伪军包围了驻扎在马牧池乡山东纵队司令部,一名战士为掩护首长和部队转移,身负重伤。转移到明德英看护的李家林里。当时,明德英正抱着孩子在家门前晒太阳,看到这种情形,他急忙把受伤的战士拽进家里藏起来。很快,两个日本兵就追到他家门前。发现她是哑巴就比划着问她:八路军去哪了?她指了指西山。鬼子信以为真,径直向西追去敌人走后,他又把战士背到一个空坟墓里藏起来,她看到这名战士由于失血过多,已经昏过去,他嘴唇干裂,不时的微微颤抖,像是要喝水,但周围有没有水,回去取水又来不及!为了救人,明德英来不及多想,他毅然解开衣襟,把乳汁一滴一滴的,滴进战士干涸的嘴里,慢慢的他苏醒了过来。明德英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哑妇,但是在无声的世界里,她从共产党、八路军的行动中看到了真爱,看到了希望。她知道八路军、共产党就是咱老百姓的救星。
这位就是合影中的小战士庄新民。1942年日军集结两个师团的兵力对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再次发起残酷的大扫荡,庄新民身负重伤,被明德英夫妇相救,1955年组织审干中,庄新民为了证明自己负伤 2 个多月不在部队上的那段历史,回到沂南千方百计找到明德英和李开田,李开田亲赴上海为 他作证。可以说,明德英夫妇先后救了他两次:一次是给了他生命,一次是挽救了他的政治生涯。庄新民曾握着明德英的手说“明妈妈,您就是我的亲娘……”这副照片是 1995 年,庄新民在得知明德英病重时悲痛流泪的场景。当时,庄新民年事已高,自己不方便回到沂 蒙山区看望他的再生母亲,便委托自己的大儿子壮举华来沂南看望他的明奶奶。明德英去世后,庄新民以其儿子身份为其立碑,并每年让他的两个儿子来沂南为明德英扫墓。
明德英这一生对部队上的感情相当深厚,先后把自己的大儿子,小女儿和长孙送去参军。
1961 年,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情节为背景,创作了一部短篇小说《红嫂》。之后,又被改编成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红嫂”从此走上了舞台。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明德英被评为“全国双百英模人物”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她的小女儿李长花代替母亲去北京领的这个 奖项,回来之后受到县领导的欢迎和亲切接见。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是原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在1990年来沂蒙山对《沂蒙红嫂》的题词
在我们一起到第二展室,“沂蒙母亲”王换于展室参观。
这个石碑上刻的是,当年王换于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的一本《联合会刊》。 请大家首先到馆内参观。
这位就是“沂蒙母亲”王换于,1888 年出生 1989 年去世,享年 101 岁。她是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人 。
1938 年 ,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的家被称为“第一堡垒户”,像罗荣桓、徐向前、黎玉、朱瑞、郭洪涛等领导 人,都曾经在她家住过。
当时随军而来的还有许多孩子,为了更好的照顾这些孩子,徐向前委托王换于办起战地托儿所,共收养了42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大的只有七八岁,最小的只有刚出去几天大,其中包括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女儿罗琳;徐向前的女儿徐鲁溪,陈沂、马楠的女儿陈小聪。战时机关托儿所的孩子们都是王换于用生命去呵护的。
(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王换于的 4 个亲生骨肉均因为营养不足先后夭折了,那时的王换于,对她的儿媳妇这样 说:“烈士的孩子饿死了,就断根了,咱的孩子饿死了你还能生育,让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奶,咱们的孩子就吃粗的 吧”!)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联合会刊的来历。)
1940 年7月26日,在我县青驼镇古寺举行的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后编印了《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里面记录了领导的演讲稿和机构人员名单,可以说这是一份绝密文件,一旦落入敌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时任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的马保三,将这本书改其封面并叫《还政于民》交给王换于保管,王换于在历时38年后,在1978年将这本书交给沂南县委,也就是这本资料填补了山东档案资料的空白。
当时在他家里居住的还有许多八路军女干部,这位是陈若克,山东省委书记朱瑞的夫人,也是山东省妇救会的执行长委。
来到沂南后,一直居住在王换于的家里,并认王换于为“娘”,1940年王换于以母亲的身份为朱瑞和陈若克举办了婚礼,但好景不长。
在1941年冬天日寇大扫荡时,她已经怀有八个多月的身孕,可她毅然决定跟随部队转移,后来不幸落入敌人手中,并被残酷杀害。几经周转,她同孩子的遗体被运送了回来。王换于看到残暴的敌人把陈若克的尸体剁成了数块,那时,陈若克才二十二岁。 王换于强忍悲痛,卖了自己的 3 亩半地为陈若克和孩子做了棺材,娘俩的遗体,一起被隐蔽地埋葬在村东王换 于家的地里。一九五三年沂南县人民政府将陈若克和孩子的遗骸迁葬到孟良崮烈士陵园。陈若克活着的时候,拉着王换于的手说,“娘,等把鬼子打完,过上好日子时,俺要好好孝敬您,让您住最好的房子,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东西。”
王换于抚养过的孩子们长大后时刻不忘沂蒙山区的养育之恩。这边是一些老将帅以及王换于抚养过的孩子来看望 王换于及其家人的场景。
(这个展室就参观到这里,大家这边请。)
我们一起到第三展室,“沂蒙大姐”李桂芳展室
李桂芳也是在九月三号阅兵式中130位抗战老兵里面的一员。
这位就是“沂蒙大姐”李桂芳,1925年出生,2017年4月去世,享年92岁高龄。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来临沂视察工作时,接见了李桂芳,并亲切的叫她大姐。从此,有了沂蒙大姐的称号。李桂芳在党的培育和领导下先后当过识字班班长,干过军工厂和村妇救会会长。
她最感人的还是架起火线桥。
1947年5月12日孟良崮战役前夕,李桂芳突然接到命令:“天黑之后,部队要从这个地方过河。让你们在 5 个小时之内架一座桥。”这可难住了李桂芳,当时齐腰深的河水,一二十米宽的河面,又没有建桥材料,男人又都上了前线,家里只有这些妇女,怎么架桥?大家商量之后,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那就是用门板当桥板,用人来当桥墩。大约晚上 9 点,华野的一支队伍朝河 边走来。李桂芳转身对妇女们喊道:“架桥!”
刹那间, 一座人桥神速而奇迹 般地出现在战士们面前。看到突兀而现的桥,战士们都不忍心过,李桂芳站在凉气袭人的河水中,大声喊道:“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快过桥?”
夜色中,虽然互相看不清面容,但战士们心里明白,桥下是自己的姐妹,他们是踏着亲人的肩膀走向战场的,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是默默地、轻轻地、匆匆地从桥上走过?一分钟,两分钟……整整四十分钟,一名战士,两名战士……整整一个团的战士。当战士的脚步声已经消失在炮声隆隆的前方,她们这32名妇女却被河水冻得周身麻木,牙齿直打颤,累得瘫倒在河崖上。有谁能想到,在这些妇女中,有的怀有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生残疾,不能生育。
这边是电视剧《沂蒙》中再现了当年恢弘感人的架桥场景, 通过这一个个的原景再现,充分反映出了:我们 沂蒙山区的女人是革命战争的铜墙铁壁!是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托起了革命胜利的桥梁。
在2015年中国抗日战争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李桂芳作为支前代表参加了阅兵。
第四展室 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
如果说我们刚刚参观的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是战争年代的红嫂,那么胡玉萍就是跨越革命与建设两个时期的新老红嫂的典型代表。
胡玉萍(1922---2005)沂南县张庄镇人。在她83的岁月里,拥军长达60多么。从少女时代的拥军支前,护理八路军伤员,到把养老的房子送给一位退伍的军人。胡玉萍为国家和部队奉献了执着的大爱和一生的真情。
胡玉萍童年很苦,13岁那年父母被地主逼死,姊妹九个,她是家里的老大,像母亲一样抚育年幼的弟弟妹妹,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
共产党、八路军的到来,解放了她,教育了她,给了她新的生命和希望。一次,再给八路军送饭的途中,被日本鬼子扎了一刀,差点送了性命,是八路军及时地救活了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无怨无悔的拥军之路。
1939年,胡玉萍嫁到了张庄镇和庄村。新婚第二天,为了救治八路军伤员,她和丈夫商量,把刚住了一天的新房让了出来,把一间破旧的草棚当做自己的家。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新房是不能让外人住的,更不能让病人住的。胡玉萍的这一做法,破除了陈旧的传统观念,是一种超尘脱俗的境界。解放战争时期,胡玉萍带领妇女们拥军支前,动员亲人们参军参战,曾被沂蒙地委授予“支前模范”荣誉称号。
抗美援朝时,胡玉萍听到志愿军缺少飞机大炮,她把家里仅有的500斤大豆拿了出来,又动员兄弟姐妹凑了1500多斤粮食,捐献给国家。为此,她们全家很长时间都没吃上饱饭。
1963年,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胡玉萍又成了学雷锋的典范。她处处关心集体,像闺女一样,照顾了村里的3位烈军属和多位五保户。
胡玉萍,这个沂蒙山区学习雷锋的典范,真的来到了雷锋工作过的地方。1978年,胡玉萍被转业到辽宁抚顺的儿子接去安度晚年。她把“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带到了那里,和“雷锋团”的官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来到抚顺后,胡玉萍并没有安心的颐养天年。她带头组织了50多个军地单位成立了双拥活动站,她当站长,吸引了600多人加入了活动站,为部队送猪300多头,价值20多万元,北疆几十万战士都亲切的称他为“好妈妈”。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胡玉萍养猪的艰辛。为了让猪长的好,她把猪圈建在向阳的一面,她则住在猪圈的后面。为了省钱,他每天都要经过一座300米的铁桥,到浑河南岸的养鸡场去捡猪饲料,把猪饲料装进编织袋,还要爬上60多度的大坡,在拖过仅能容一人行走的铁桥。拉回家还要用半天的时间,累了、饿了,就坐在桥头上就着咸菜吃一口自带的干粮。这样的难度和劳动强度,对一个70多岁,身高不足一米五的,裹着小脚的老人。我们只能说,胡玉萍是在用一种不屈的精神战胜自己。
胡玉萍被雷锋团誉为编外指导员,编外政委,多次为部队官兵做传统报告,讲述她在战争年代拥军支前的事迹。海拔1000多米的205高山哨所,她也不止一次地去过。光给部队买书赠书就花了1万多元钱。
雷锋团原政委肖林发曾这样说道:“我们要像学雷锋那样学习胡妈妈,要像胡妈妈那样学习雷锋。”
还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1989年,她的老伴朱丰林 入党不久,胡玉萍一家决定向中央交党费4000元。此时朱丰林病情很重,胡玉萍想从准备上交的党费的钱中拿出100元给老伴治病。老伴说:“我这病怕是不好治了,这是我第一次交党费,我要是能活到那,就让我看一看中央的收据吧。”但是,收据来了,她的老伴已经去世了。胡玉萍跑到火葬场,跪着说:“老伴,中央的收据来了,你瞑目吧!”
1995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爱国拥军好妈妈》,并发表短评《山高水长五十年》。同年12月25日,中国沂南县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胡玉萍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庆典时,胡玉萍受到了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
这边是胡玉萍一生获得的荣誉。
抚顺市民自发的为她建起了“个人荣誉室”,时任辽宁省委副书记的张文岳亲自参加了仪式揭牌。一个城市的市民为一名外地妇女建起个人荣誉室,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2005年9月27日,胡玉萍因病在抚顺去世。享年83岁。同年11月7日,她的骨灰按放在沂南县境内的鲁中革命烈士陵园,安息在了革命英烈聚集的地方。
鲁中革命烈士陵园,有1885位抗日烈士和英模人物长眠于此。胡玉萍的墓室的旁边,就安放着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的纪念碑。
奉献歌
------胡玉萍
六十年代学雷锋,九十年代心不变;
一天不为党奉献,饭菜再香难下咽;
两天不为党奉献,吃了蜂蜜也不甜;
三天不为党奉献,脸红耳赤羞满面;
五天不为党奉献,对党有愧心感叹;
十天不为党奉献,思想灵魂半瘫痪;
天天为党做奉献,年年为党做奉献;
用为党旗增鲜艳,共产主义早实现。
第五展室 基层民兵是我们红嫂展室这边唯一的男士
沂蒙山区的基层民兵创建于抗战初期,成为壮大于革命战争年代。
人民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奉献的女人。在沂蒙山,一个红嫂群体的前边有一个浴血奋战的红哥群体。
我们看到个数据是我们沂南县1947年全年动员民工统计表和1948年出动民工情况统计表。
威震敌胆的徐敏山游击队
徐敏山(1905-1966)沂南县岸堤村人,1938年参加抗日武装,1939年,加入共产党。他坚持对敌斗争七年之久,同敌人作战上千次,享有“沂蒙飞虎”的称号。
爆炸大王王兑一
王兑一(1913-2000)岸堤镇李家庄子村人。抗日战争时期,领导群众支援前线,两次被评为鲁中区劳动英雄,战斗模范。在孟良崮战役中执行爆破任务,身负重伤,失去左臂,右手仅剩三个手指头,华东野战军授予他“二等功臣”、“爆破英雄”称号。
高金大队
高是指高运成,金是指金维三。高运成是爆破专家,他埋的地雷,一定可以把敌人炸的横尸遍野。金维三是神枪手,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
敢打必胜的“张秀海民兵连”
张秀海(1919-1948)日军曾悬赏“300万元”金票捉拿他。在1948年1月18日,张秀海奉命带领民兵,阻击国名党增援部队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称雄华东的“朱富胜担架团”
朱富胜(1906-1992)1940年入党。抗战时期,在沂河两岸坚持对敌斗争,被评为拥军模范,劳动英雄。在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期间,带领沂南县3000多人的担架团,出色完成了支前任务,被华东野战军授予“华东第一模范担架团”称号。1961年任沂南县县长。1992年因病谢世。
勇往直前的李家才小车队
李家才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人。3岁丧父,五岁随母改嫁。14岁担任常山区儿童团长。1941年参加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曾6次带领民工参加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支前工作。
1941年,鲁南战役担任支前大队,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继鲁南战役之后,又发起莱芜战役,李家才带领小车队,从鲁南战场直接北上参加莱芜战役,出色的完成了支前运输任务,受到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部嘉奖,并授予锦旗一面,上书“奖给沂南县支前民工李家才小车队”。
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参加战斗并荣立二等功一次。
鲁南战役地图
鲁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1947年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亦称“驿枣战役”,历时18天,歼灭国名党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
对面墙上展出的是随军而来的一些剧团,能鼓舞士气。
因为感人之深,所以历久弥新。邓小平同志有感于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养育之恩,曾深情的讲:“人民是一切的母亲,是对敌斗争一切力量的源泉”,陈毅元帅也感叹道:“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第六展室,支前妇救会
公成美女子爆炸队:1944年3月沂南县岸堤区东北村公成美与田正英、马光兰、隋学礼一起,组织赵桂芹、林秀美、田秀琴、李桂兰、王玉兰、马秀文、公会俊、王清荣、祖玉俭、王换美等十几人成立了妇女爆炸组。进1945年春一次就炸死炸伤数十名进村“扫荡”的日军和汉奸。被评为“女爆炸英雄队”。
刘玉梅深入虎穴侦察敌情:1942年秋,日伪军大举“扫荡”沂蒙山区,为弄清敌情,青驼区女地下情报员、交通员刘玉梅(王大娘),手拿算盘,肩扛称,在青驼南大桥以办伪公的样子,出入敌人咽喉要地,察看青驼据点内敌人人数、武器、动向,及时将情报送至我军司令部邵家峪联络站,待我部队刚刚转移,敌人便包围了孙祖。
马前桂瓦解敌军:1944年秋冬,沂南县岸堤区马前桂等八名妇女夜间到重山、桃曲等敌伪据点周围,隐蔽在壕沟里,用纸筒当话筒向敌伪喊话,唱“反正歌”,以瓦解敌军。
爱党拥军 团结抗战:1941年冬,日军对我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在50多天的时间里,沂南人民誓死保卫领导机关,保护干部和伤员,仅卢山后、艾山后等5个村的群众就掩护了1300名伤病员。
第七展室,战地救护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敌对双方大规模的暴力对抗。沂蒙山区是山东抗日的中心,这里的对抗分外激烈,战地救护成为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一环。
有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1941年11月我军在大青山突围战中受到很大损失,有20多位伤员和一个医疗小组,分散住在不足20户人家的小布带峪村,刘大娘家住了3人。在鬼子搜捕中,刘大娘的老伴马村长、儿子铁柱及5个村民,为了保护伤员,鸣枪引开日伪军并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刘大娘三天没吃一口饭,没喝一滴水,仍无微不至地救护伤员。刘大娘说:“我一闭眼就看见鬼子在杀人,全身就发热,非跟鬼子拼个死活不行!”
有一个千里送伤员的传奇故事:孟良崮战役前夕,共产党员祖秀花带领300多名烈军属、老幼残疾人员,疏散到沂水县诸葛镇一带山村。战役刚刚结束,祖秀花带着疏散人员从沂水回来,一路上见伤员特别多,就没顾得回家,立刻到离家百里以外的东疃野战医院,帮助救护伤员。几天后 有一批胶东籍的伤员须送回家乡。祖秀花主动接过任务,二话没说,带着担架队就走。翻山越岭、照顾伤员、安排吃住,还要同敌人周旋,历经半年,出色完成任务。他们走到莱阳县的时候,正赶上县里召开拥军支前表彰大会,县委县政府评她为“模范护理员”,还为她颁发了一面锦旗。
还有一个高妈妈舍生救伤员的故事:依汶镇滑石崖子村是一个只有9户人家的小山村。抗日战争时期掩护伤病员、军政干部及军属50多人,其中高乃贞一家就掩护了18人。1941年冬,高乃贞家里住着2名重伤员、4名女干部,一大队鬼子和汉奸到处搜捕,情况危急。高妈妈立即把伤员转移到北山,藏进山洞里。她发现鬼子已经越过东山哑口,快到藏伤员的地方了。于是她毅然站起来向西山哑口走去,敌人越喊她走得越快,眼看越过西山哑口了,凶残的敌人向她开了枪。高妈妈牺牲了,伤病员得救了。这个故事被收进42集电视剧《沂蒙》。
还有一个人办起的救护所。1941年冬,16岁的识字班刘梅,一个人安排了30个八路军伤病员,其中有两个重伤员,需要端屎端尿。在残酷复杂的战争年代里,她们默默地送水送饭,疗伤换药,承受着一切。所有参与战地救护的群众是自觉的、分散的、隐蔽的、满山遍野的,可谓是:村村是医院,户户是病房,人人都是护理员。这就是人民军队所特有的强大。
人们关注两军作战的时候,往往注意到那些激烈的战斗场面,双方高层的运筹。其实,战场上不仅是刀对刀、枪对枪的拼杀,还有一个战地救护的战场,这是与死神的抗争,是抢救生命的战斗。这个战斗胜利了,负伤的战士就有生的可能,就可以尽快伤愈归队,继续战斗。
这里有一张图片,就是当年建有伤病员掩护所的一道堤堰,大家可以看一下,掩护所建在什么地方?共有几个?
第八展室,百位红嫂群体展 沂蒙红嫂是千千万万沂蒙山区妇女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群体形象。
苍山县的老红嫂方兰亭:在 1940 年,她家里住着八路军的一个班,由于没有粮食,她又不忍心看着战士们挨饿,就偷偷将自 己的小女儿卖掉,换回 20 斤小米,回家之后,连夜做成熟饭给战士们吃。战士们明明知道她家是没有粮食,于是 就追问她说“大娘,咱家不是没有粮食了吗?您是哪来的饭?”起初,她不说,但是,在战士们的追问下,方兰亭 说出了实情,“是她自己把小女儿卖掉,换回的 20 斤小米”,整个班的战士听完之后,哭着把党费凑起来,将她 的女儿给赎了回来。这在当年是军民鱼水情最好的诠释。
祖秀莲:大家看到的这位是沂水县的一位老红嫂,她叫祖秀莲,她的娘家是我们沂南县马牧池乡。当年祖秀莲 两次从死亡线上,把八路军的一个侦察排长郭伍士给抢救回来。郭伍士复员后,并没有回到他的老家陕西,而是毅 然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沂水县的桃棵子村,为他的再生母亲祖秀莲养老送终。
梁怀玉:大家看到这边有一位非常年轻漂亮的,也是一位老资格的红嫂,她叫梁怀玉(莒南县洙边村人)。 在 1944 年,部队急需补充兵员的时,大家都在观望,这个时候,梁怀玉,第一个站出来喊:“谁第一个报名参军, 我就嫁给他!”刘玉明第一个报名,随后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全村先后有 11 人报名参军。后来,梁怀玉信守诺言,嫁给了第一个报名参军的人。在那个年代,一个姑娘为了革命的胜利,毅然把自己的婚姻幸福交给了党、 交给了革命。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广阔的胸怀的,因此,她的奉献精神和博大情怀为一个时代的人所铭记。
李凤兰:大家在看《沂蒙六姐妹》的时候,里面有一位主人公就是咱们的这位老红嫂,李凤兰。当年她的丈夫 与她定亲之后,就报名参军了。为了照顾公婆,她是根据当地的风俗,在丈夫不在家的情况下,由嫂子抱着一只大 公鸡与她拜堂成亲的。之后在家里苦苦等着自己的丈夫12 年之后,等来的却是自己丈夫在莱芜战役牺牲的烈士证。老人家一生从未改嫁,也从未见过丈夫一面,在 1992 年的时候她获得了“山东红嫂”的荣誉和“三八”红旗手称号。
祖秀英:这位是我们沂南的红嫂祖秀英,刚去世不久,享年92岁。当年她冒着生命危险收养王建安上将的儿子西波五年之久。我们参观的“李桂芳展馆”原本就是她的家。
这边展出的是新时期的红嫂,她们每一个的事迹都催人泪下,她们是弘扬咱们沂蒙精神的生力军。
于爱梅:(1952——)1952年出生,原临沂市沂南县第四中学任教,1984年入党,2005年从教师岗位退休。2004年,于爱梅积极组织妇女拥军,成立了“红嫂拥军协会”,从此走上了自费拥军的道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临沂视察工作时,接见了她,2015年作为全国文明家庭在北京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他也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
我们整个红嫂纪念馆所要表达的就是,红嫂们那种“最后一把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 战场”的伟大情怀,沂蒙山人这种至深至爱的情怀也被陈毅元帅感叹为,“我就是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是 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