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文化渊源(一)

发表时间:2021-02-04 10:41阅读次数:
       任何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文化变革与文化创新。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的沂蒙精神,发源于沂蒙地区,发展光大于齐鲁大地,其形成与发展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这就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培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铸就一方精神。
       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党政军和沂蒙人民共同培育的一种崇高的山东革命精神。它孕育和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和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丰富和弘扬于改革开放时期,拓展和升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沂蒙精神之所以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求独立、求解放、求发展的伟大事业和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给沂蒙人民带来了全新的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革命精神和生产生活方式,在内心深处实现了对先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另一方面,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齐鲁文化的长期熏陶密不可分。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植根于深厚的农业文明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之中,立足于宗法社会和血缘亲情之上,以忠孝仁义为核心,推崇重义轻利、厚德载物,深入到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之中,内化到人们的灵魂深处。齐鲁大地自古被尊为礼仪之邦,讲情义,讲仁厚,民众富有牺牲精神,特别耐苦,特别勇敢,特别务实。
       沂蒙地区历史悠久,深受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双重影响,深深打上了齐文化“合时俗,务实际,崇革新、尚包容”的创新型文化,以及鲁文化“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的双重烙印,深刻体现出齐鲁文化的“孝梯”思想、“忠义”观念、“大爱”情怀和“创新”品质。可以说,正是有了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这一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进而就自然形成了忠于国家、忠于社会、重义轻利、舍己为人、奉献社会的行为规范。而“创新”这一支撑齐鲁文化不断传承发展的文化品格,则始终激励沂蒙人民不安于现状,义无反顾地走上求解放、求自由、求发展的进取之路。
       一、沂蒙精神深刻体现了齐鲁文化的“孝悌"思想
       齐鲁文化是以孝为先的文化体系。“孝悌”思想是齐鲁文化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在浩如烟海的齐魯文化典籍里,关于“孝”的论述俯拾皆是。“孝,善事父母者", “悌,善兄弟也”。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性,惟人为费。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孝悌”思想虽然有“糟柏”的成分,但更有其“精华”所在。就人与人而言,这种思想要求“善事父母”、“善事兄长”,尊老敬上,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的是一种慈爱与仁义。这种思想构筑了一种纯朴的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以家庭的和谐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就人与社会而言,这种思想要求忠于国家、奉献社会,体现的是一种舍已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形成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成为凝聚力量、奉献自我的内在动力。
       从古至今几千年,齐鲁大地长期处于齐鲁文化“孝梯”思想的浓厚熏陶之中,特别重视立德、立功、立言。“立德”讲究做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讲义气、讲诚信,做君子; “立功”讲究“治国平天下”,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 “立言”讲究写文章、著书立说,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这种价值观念的存在,使山东人特别忠厚纯朴,特别讲团结、讲义气、讲奉献,特别爱家乡、追求光宗耀祖。
一种精神的诞生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土壤,一种文化的形成深深反映着一方群众的性格特征。沂蒙地区深受齐鲁文化“孝悌”思想的影响。古“二十四孝",沂蒙地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仲由的“负米养亲”、王祥的“卧冰求鲤”、闵子骞的“孝事后母”、古郯子的“跪鹿求乳”、老莱子的“彩衣娱亲”,千古传颂,历久弥新。“孝悌”思想正如一种具有巨大力量的“黏合剂”,产生了使整个社会团结如一的强大凝聚力,产生人与人的团结、家与家的团结、党与群众的团结。如果没有“孝悌”思想所要求的尊老敬上为基础,很难有“沂蒙红嫂”用乳汁救助伤员的感人事迹,很难有“沂蒙六姐妹”“新红嫂”拥军传统的发扬光大,也很难有沂蒙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和谐环境。如果没有“孝悌”思想所要求的忠于国家、奉献社会的熏陶,则不会有参与支持沂蒙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历史壮举,不会有将自己最后一个儿子送往战场的牺牲精神,不会有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慷慨解囊的无私奉献,不会有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建设新临沂的不息奋斗。
       在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今天,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不仅没有被外来文明冲垮,反而通过自身的升华得到发扬光大,成为种社会美德,正是因为其对于社会进步有着独特的价值。
       二、沂蒙精神深刻体现了齐鲁文化的“忠义”观念
       在齐鲁文化的思想体系中, “忠”与“孝”是密不可分的。“孝梯”思想应用于社会就是“忠义”。《孝经·扬名章》说: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以孝事亲则忠”。《论语·为政》也有“孝慈则忠”的说法。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这种思想有对国君愚忠的糟粕,但其倡导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性格和历史的发展。沂蒙精神更是无处不体现这种“忠义”观念。
       这种忠义观念体现在爱党爱军、坚定不移跟党走上。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沂蒙人都忠于党,忠于人民军队,义无反顾跟党走,坚定不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把这种忠义体现到同仇敌忾杀敌、支持根据地建设、踊跃报名参军和戮力拥军支前上。在建设年代,他们把这种忠义体现到发扬拥军传统、创办全省第一个农业互助合作社、动员几百万民工治理淮河以及“九间棚精神”等一系列引领时代风尚的事迹上,涌现出了“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齐鲁十佳新军嫂”、“沂蒙十佳新红嫂”等先进典型,临沂市也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这种忠义观念体现在舍己为人、奉献社会上。在革命战争年代,被誉为“沂蒙母亲”的王换于,多次冒死掩护首长和战士,巧妙保护党的绝密文件,并受徐向前同志委托,创办了八路军地下托儿所。从1939年秋到1942年底的3年时间里,八路军地下托儿所的41名孩子在她及其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得到了健康成长,而王换于的4个亲骨肉却因营养不良而先后夭折。在共享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普通的沂蒙出租车司机李学国, 2011年6月1日,在行经沂河小埠东橡胶坝时,突遇一游人不慎落水呼救,他立即停下车,二话没说一个猛子扎进水中,连续三四次奋力托起落水者,终因水流过大、体力不支而英勇牺牲。当李学国的遗体被打捞上来时,双手依旧保持着托举姿势,他用生命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和表彰、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的农民企业家王廷江,将自己用拉地排车、卖瓷器等方式辛辛苦苦挣来的600万元钱和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企业全部捐给了村集体,带领全村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这种观念体现在艰苦奋斗、为国分忧上。沂蒙地区多山少地、生产力落后,是有名的贫困地区。作为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革命老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沂蒙人却始终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等、不靠、不要,靠自身的努力改变了沂蒙老区在经历战争后千疮百孔的面貌。在农业建设中,涌现出了毛泽东亲自批示的厉家寨典型;在淮河治理工程中,临沂涌现出1.5万多名功臣和劳动模范;在地方建设中,沂蒙人主要依靠自身投资和义务劳动完成了“千库万塘”工程、沂蒙公路工程、开发“五荒” (荒山、荒滩、荒沟、荒坡、荒水)工程。这些战天斗地的伟大壮举从根本上改变了沂蒙地区的落后面貌,奠定了快速发展的基础。沂蒙人依靠自身的努力解决了发展问题。这既是沂蒙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必然,也是沂蒙人民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充分体现。


(作者:刘德龙未经作者和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