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与“大义临沂”建设(李印廷)
发表时间:2017-04-03 09:10阅读次数:次
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承载,是沂蒙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其主要内涵是“爱党爱军、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大义临沂”作为临沂城市的一种品格,其内在品质表现为临沂人民坚定的政治信念,顾全大局的风范,勇于牺性、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大义临沂”在本质上与沂蒙精神的内涵具有统一性。因此,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将沂蒙精神内化为每个市民的思想深处,对于打造“大义临沂的城市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一、沂蒙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大义”品质
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人民性,其核心是大义。沂蒙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大义”品质,“大义临沂”乗承了沂蒙精神中的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爱党爱军、无私奉献”是它们共同的灵魂和文化核心,它蕴涵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义薄云天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大义临沂”是以忠孝、诚信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历史嬗变过程中,针对民意及社会实践的精神诉求所作出的文化整合,是一次文化集成、提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带领沂蒙老区人民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文化的结晶,它在全国叫响了沂蒙精神的品牌,“大义临沂”成为诠释沂蒙精神的最好名片。
沂蒙精神中藴含着丰富的“大义”品质,其主要内容表现为“爱党爱军、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处处闪现着临沂人的大义情怀。甘于奉献是沂蒙精神和“大义临沂”内核。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精神和“大义临沂”就是临沂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同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抗敌御侮、甘于奉献、翻身求解放、当家做主人。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蒙山沂水间共发生过大小战斗2万余次,这里的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革命斗争的烈火,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革命烈士的鲜血。当战争与危难一起交织,当家国命运共同危急之时,淳朴善良的临沂人民的人性光辉再次闪现,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举止中闪现出的是一种大仁、大义、大爱大恨。在长达12年的革命战争中,临沂人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万众一心,支持和投身革命。当时的根据地人ロ共420万,就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将士献出了生命,以至村村有烈士,村村有红嫂,乡乡有英雄。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和“大义临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万众一心支援前线,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大批沂蒙红嫂的出现。人们应该不会忘记被誉为“八路军的母亲”的祖秀莲;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人们更不会忘记戮力支前“沂蒙六姐妹”。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社会一员,却勇于铁肩担道义,爱党、爱国、爱军、毁家纾难。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无不藏着一个“爱”字,思想深处无不展示一个“义”字。他们用沂蒙人的真情高义,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大爱、大义之歌。“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伴随着这首人唱不衰的《沂蒙颂》,蒙山有顶,沂水有界,沂蒙红嫂的故事却永远说不完。这些英雄群体形象,既是对“大义临沂”的生动诠释,也是沂蒙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建设“大义临沂”与弘扬沂蒙精神是有机的统一
“大义临沂”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逐渐与沂蒙精神融为一体,新时期建设“大义临沂”就是要在要在临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大义临沂”是对新时期沂蒙精神的高度浓缩,是对临沂人民“真、善、美”高尚品德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了临沂人民坚持正义、崇尚进步、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大义临沂”是从沂蒙精神中抽提中的核心精神价值,在沂蒙精神基础上赋予了更多的历史文化传承。它与临沂的其它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一脉相承,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的本质特征。
“大义临沂”处处体现出临沂人民顾全大局、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使得沂蒙精神才得以完善并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临沂人民继续发扬沂蒙精神以国家大义为重。在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临沂人民勒紧腰带,宁愿自已挨饿也要调拨粮食、蔬菜支援外地灾民。同时敞开胸怀,接纳德州等地灾区暂时性移民6万余人。在兴修水库过程中,临沂人民中有40万人舍弃家园,极度搬迁,以自己的巨大牺牲换来沂、沭河下游300多万亩的良田,换来了鲁南、苏北几百万人民的福祉。2003年抗击非典过程中临沂人捐款、捐物列山东第一等等等。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突如其来的袭击了大半个中国,南方运输几乎陷于瘫痪。上海、南京、广州、苏州、武汉等南方十个大城市被暴风雪围困,市民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事后了解,这些城市的蔬菜大运销户60%以上都是临沂苍山人,他们在政府困难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战胜暴风雪每天坚持输送蔬菜,托起了这些城市菜篮子的70%,被当地政府和市民称为“大义临沂人”。历史将永远铭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一时间,山河齐哀,举国同泣。地震发生后,临沂人民感同身受,立即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甚至出现排队捐款的感人场面,以实际行动支持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三年来,1000余万临沂人民与北川人民心手相连,共克时艰,将无边的人间大爱,洒向羌山的每个角落。“蒙山高,沂水长,我为援川献力量......沂蒙精神再弘扬......”这首传唱在巴蜀大地的《沂蒙援川之歌》,是临沂广大援川者的心路历程和大义临沂真实写照。临沂人民高举大义旗帜,充分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唇齿相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跨越千里、真情援川的大爱之歌。这些群体性的大规模善举,构成了大义临沂的恢弘画面。这一曲曲无私奉献之歌,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的大义和大爱,它是沂蒙精神生生不息的源泉。沂蒙人民在关键时刻总能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牺性小家,顾全大家,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处处闪现沂蒙精神的大义品质。
沂蒙精神和“大义临沂”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口号和一个生冷的政治概念,它扎根于八百里沂蒙山,产生于沂蒙古老而久远的东夷文明和山区文化,产生于强敌入侵,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它是由临沂人的义行支撑起来的,辉映的是炎黄子孙的中华民族之魂。
和平建设时期,“大义临沂”和沂蒙精神是老区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临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カ。2004年10月,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创六建”,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整体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工作”。口号一经提出,临沂人就化为自觉的行动。举全市之力,凝全市之智,临沂的文明指数节节攀升,“一创六建”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临沂市开展了“文明临沂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临沂人”、“知荣辱、树新风”、“知荣明耻、爱我沂蒙”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各项主题实践活动,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成为我们文明城市创建的亮丽风景。面对持刀抢劫歹徒,徐家喜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凛凛刀光与青春热血折射出沂蒙儿女的大义凛然和无私大爱;面对陌生落水者,李学国义无反顾纵身一跃,滔滔沂河上立起一座惊天动地的英雄雕塑,奏响了一曲悲壮的时代领歌。他们用实际行动闻释了“真、善、美”的深刻内涵,让我们看到了人间“大义”的巨大力量。他们的壮举,成为沂蒙精神和“大义临沂”最好的注脚。2010年7月,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近日在京揭晓,全国有114位道德先进典型榜上有名其中临沂14人入选,入选人数位列全国第一。临沂人的大义铸就了“大义临沂”,“大义临沂”自然会开放出更加美丽的文明之花历史证明,沂蒙精神和“大义临沂”是一种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精神,它们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支撑我们走过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走过艰苦卓绝的困难岁月,它们同样可以激励我们在和平与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走向繁荣和富强。沂蒙精神和“大义临沂”不仅是临沂人民的强大动力,也是山东乃至全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现在我们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健时刻,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同样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让我们从继续从沂蒙精神和“大义临沂”中获得启迪,汲取力量,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不断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绩。
(作者: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 李印廷,未经作者与本站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