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刘友田)

发表时间:2019-08-19 10:03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25日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针对山东实际,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应当“用足用好山东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刘家义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弘扬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可贵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沂蒙精神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与突出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好的。绝大多数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也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高校总体稳定;绝大多数师生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法律;绝大多数师生认同和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反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绝大多数师生对建设富强、文明、民主、法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无疑是巨大的,但也必须看到,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极少数教师比较偏激,混淆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的界限,甚至突破法律和师德底线,在课堂和媒体上发表一些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一些高校对上面提到的有这样言行的教师管理不严格、不到位、不及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的高校没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日常师生看到、听到、读到的许多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东西,而党团组织及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么说得不多,要么说得不好,要么说得好但做得不好,或者说的与现实不符;有的辅导员陷入日常行政和事务工作,有辅导无政治,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甚至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唱对台戏,占用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开展开会等活动;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好,不受学生欢迎,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不接地气,灌输、说教的多,不能做到贴近师生,不能做到生动活泼,不能做到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可以肯定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主流积极健康、趋势不断向好;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弘扬沂蒙精神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路径。
     二、沂蒙精神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沂蒙精神有助于坚定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解决好大学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问题,这就必须解决理想信念的问题。在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刘晓浦、陈若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甚至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如何捍卫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追求,并把这种信伸转化为实际的革命斗争,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不放弃、不动摇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些共产党人的壮举,不仅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也极大地感召和激励着人民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选择支持和拥护共产党,才有了“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破家支前等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爱党爱军的感人事迹。沂蒙精神中所蕴含的坚定不移跟共产党走,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共同信仰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支柱。沂蒙人民就是靠着坚定的信念,不断增强战胜困难与挑战的决心和信心,开拓奋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沂蒙精神蕴含的坚定地跟党走,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共同信仰历经岁月淘洗从不褪色,历尽千难万险从不动摇。它引导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认清方向,坚信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沂蒙精神有助于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沂蒙精神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红色年代里逐步形成发展,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创新的一套价值观念系统和行为规范的组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沂蒙人民时时以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处处从大局出发,勇于自我牺牲,无私奉献。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以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壮举,创造了沂蒙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以开拓奋进、艰苦奋斗的壮举,不断赋子沂蒙精神新的内涵,沂蒙精神已经内化为沂蒙人民的价值追求与自觉行动。沂蒙精神作为伟大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致的,广大沂蒙人民既是沂蒙精神的实践主体,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力量。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沂蒙精神是提高高校师生道德免疫力,有效应对各种负面影响的思想利器。以沂蒙精神教育引导高校师生,可以使高校师生正确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利益取舍,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沂蒙精神有助于增强高校师生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是党的宗旨、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党的立场使然。在党长期执政的状况下,如何始终保持党群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和生命力所在。所以,为民的立场、为民的理念必须深深植入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脑髓,人民幸福是党员干部的政绩观所在,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信守党的宗旨,始终在各项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现、保障和要求。因此,增强高校师生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提高践行党的宗旨的自觉性也是在新形势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沂蒙精神闪耀着党亲民爱民的光辉典范,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是沂蒙精神的突出特征,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坚守党的宗旨,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教材。把沂蒙精神融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从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群众史观等方面为增强高校师生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提高践行党的宗旨的自觉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沂蒙精神有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师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具有共同的精神支柱,才会使人们的理想追求趋于一致,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沂蒙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先进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是沂蒙人民的精神支柱,推动沂蒙人民去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争取解放,沂蒙人民用小米供养革命,用滚滚车轮碾出战争奇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精神,战天斗地,顽强拼搏,涌现出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过艰苦创业、奋力开拓,在全国老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生产总值居全国革命老区之首,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沂蒙精神蕴涵着丰富的精神能量,弘扬沂蒙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把高校师生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精神振奋起来,充分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使之成为国家与时俱进、兴旺发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三、沂蒙精神融入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路径选择
把沂蒙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生动的素材增强其实效性,又能把沂蒙精神更好地发扬光大。如何实现二者的完美对接,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
    (一)自觉把沂蒙精神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
高校师生党员干部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并非与生俱来,需要不断地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理论宣传、灌输和时间锻炼来获得和不断强化。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首要的是筑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这是解决思想根源问题,不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不知道共产主义理想从何而来,谈不上信仰。其次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把有关国情、党情和党史的内容融入教育体系,使高校师生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再次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教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论来源,群众路线是践行为人民服宗旨的路径和方法。以沂蒙精神为核心的沂蒙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对高校师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从沂蒙精神的生成基础来看,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提供强有力的例证;从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本质特征来看,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及党的群众路线的正确性及其历史意义进行充分论证;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与时俱进的沂蒙精神引领下沂蒙人民所取得的各项成就来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是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现实诠释。
     自觉把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一是把沂蒙精神的研究成果融入高校师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随着沂蒙精神研究的逐步深入,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比如沂蒙精神与党的建设、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沂蒙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等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中结合讲解,也可以作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现实论证。二是把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在党的正确决策和发展方针的引领下所取得成就的展示,可以使高校师生进一步体会到“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明白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获得更强的学习和工作动力。三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强化沂蒙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比如:以沂蒙精神的生成基础为专题,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沂蒙的传播、影响、作用,加深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以党在沂蒙革命根据地群众工作为专题,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党的群众工作历程、方式方法及其取得效果等,增强高校师生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和认识。
     (二)打造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过硬,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有了把沂蒙精神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的自觉,还只是发挥沂蒙精神育人功能的第一步,要真正发挥其作用,还需要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过硬又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教育对象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高校教师和领导干部都是有学历、有能力的人,这就对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团组织是对高校师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以它们为依托打造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过硬又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教育人者要先受教育。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加强,决不能削弱。”以高校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团组织拥有的师资队伍为基础,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教育和培训。首先要培养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队伍具有熟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点、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的本领;其次要充分发挥高校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优势,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再次要注重鼓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如何更好地把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途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三)充分利用沂蒙大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多渠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包括革命旧址、战争遗址、遗迹遗物、革命文物、纪念馆、纪念地、诞生地、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它们是沂蒙精神的显性存在,也是那段英勇的革命历史的现实载体。二是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主要形式就是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沂蒙精神,它是沂蒙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三是红色文艺,主要包括在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色歌谣,如《沂蒙山小调》、《永远跟党走》等;小说《红日》;战争时期遗留的标语口号等。还包括在新时期创作的一些以沂蒙精神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电视剧《沂蒙》、《血染大青山》、电影《沂蒙六姐妹》、大型实景歌舞剧《蒙山沂水》等。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结合不同形态的红色文化,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多渠道实现两者的融合。1以物质形态红色文化为依托,开展现场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分期分批地组织高校师生到新四军军部革命旧址、孟良崮战役遗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沂蒙革命纪念馆等地方进行参观学习,在现场安排理论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或者聘请讲解员结合现场情景,通过讲解、点评、互动等形式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革命者为了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深刻地感知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无私奉献精神,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一路走来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2以沂蒙红色文艺为依托,组织高校师生了解沂蒙红色文艺、学习沂蒙精神。沂蒙红色文艺的种类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高校师生多方面了解学习,并以红色文艺特有的影响力为理想信念的确立提供帮助。可以通过组织高校师生参观红色歌谣的诞生地,了解歌谣创作的背景;在政治学习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师生观看沂蒙红色影片和沂蒙精神专题纪录片及反映沂蒙精神的文学作品,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坚定理想信念产生影响。3.结合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的实践活动,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落到实处。沂蒙精神自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上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传承与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的要求与实践活动能够成为锻造和提升高校师生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
     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沂蒙精神传承与弘扬相结合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一方面践行沂蒙精神的过程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得到校验;另一方面就是高校师生理想信念坚定的和道德素养提高的过程会使沂蒙精神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弘扬。
(作者系 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委员、教授 刘友田 未经作者与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