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论(孙临平)

发表时间:2019-07-18 08:28阅读次数:
     人生有许多不可选择,如祖国不能选择、故乡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等等。面对这样一些不可选择,今生生为沂蒙人,我们倍感荣幸和自豪。而使我们生长成为沂蒙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有沂蒙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沂蒙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就是唤起几代沂蒙儿女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建功立业的沂蒙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沂蒙精神的价值定位,揭示了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提出了弘扬沂蒙精神的时代课题。在喜迎十九大、共赴新征程之际,重温习总书记四年前视察山东时的这些重要论述,我们倍感亲切温暖,倍感意义重大深远。我们感谢习总书记,感谢他对沂蒙革命老区的大爱深情,感谢他对沂蒙精神的高度诠释、辩证解读、意义升华和实践要求,这为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沂蒙精神,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指南、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沂蒙精神是沂蒙文化的灵魂
     千古文明开沂蒙。所谓文明文化,实质上是一个群体的自我认同,一种对群体自身最深刻的历史记忆。一方水土一方文,一方文化一方魂。沂蒙是根,文化是本;沂蒙文厚,精神方大。中华文明得以诞生的父精母血是龙凤文化,中华民族融合形成的辉煌气象是龙凤呈祥。以凤文化曙光从这里升起为端,五千多年前,大沂蒙地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现代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先地。大沂蒙文化是我中华开天地亘古今永续不断的大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历程中,她与时俱进生生不息,融齐鲁汇江河拥抱沧海,越千年流万世其命维新。传统文化斯为宗,革命文化斯为盛,时代文化斯为先。在古代、近代和当代实现了三次辉煌发展的沂蒙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孕育形成和繁荣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史诗性贡献。沂蒙文化是沂蒙精神之源,沂蒙精神是沂蒙文化之魂。伟大的沂蒙精神,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具有鲜明沂蒙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时代文化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她是沂蒙党政军民长期奋斗的文化结晶、思想瑰宝和共同信仰,她是革命的精神、建设的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传统文化其为新、革命文化其为魂、时代文化其为神。积厚流光的沂蒙文化,是我们认识理解和把握沂蒙精神的源流之宗;自强不息的沂蒙精神,是激励我们在延续沂蒙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行的大吕黄钟。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的风骨
     文化化人人化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把自己的影象印在它的材料,即它的人类身上”从这一意义上,一切文化精神最终都沉淀为人格。养育我们成长的沂蒙文化和沂蒙精神,说到底是沂蒙人格的基因遗传,是沂蒙人格的形象影印,是沂蒙人民的文化人格在创造一切、说明一切和传播一切。沂蒙入民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逐渐涵养、培育和升华的这种集体文化人格,我认为其恒久稳定地表现为“本厚朴、性耿直、尚名节、重情义、知报恩常维新”。这一伟大的文化人格里,有沂水泱泱的魂、蒙山巍巍的魄;有蒙山壁立千仞的傲骨,有沂水千回百转的柔情。她是沂蒙文化和沂蒙精神的父精母血,是沂蒙入民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沂蒙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人文气象,是洗礼每个沂蒙儿女灵魂的圣水清泉。这样一种文化风骨,也深深地浸染着与沂蒙人民血脉相连的党、政府和军队,潜移默化为其理想信念、革命意志、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的表里特征。沂蒙党政军民最美好、最珍贵、最历久弥新的风骨都在沂蒙精神里。作为沂蒙的子息,我们为沐浴着这样一种文化人格和革命精神的阳光雨露成长而自豪。
沂蒙精神是红色沂蒙的图腾
     沂蒙精神是沂蒙文化孕育浸润的精神,是放射沂蒙人民人格光芒的精神,是辉耀沂蒙红色历史星空的精神。“咱们的共产党领导的好”,沂蒙山好水好人更好。在沂蒙这块热血浇灌的土地上,在跨越两个世纪近百年的岁月里,几代沂蒙党政军民在献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懈奋斗中共同培育的沂蒙精神,感天动地,气壮山河,与党偕行,与时共进。其具有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相同的生命密码,也具有不同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的特质。她所蕴含的党群肝胆相照、军民血肉相连、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实质,她所展现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风范气象她所激励焕发的引领时代、创造历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力量,实现了沂蒙社会历史的伟大进步。沂蒙“两战圣地”,沂蒙“红日”“红嫂”,沂蒙“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范例,沂蒙今天沧桑巨变的深刻变化,使红色沂蒙走出了山东大地,走向了全国,也走向了世界。
沂蒙精神是中国走向未来的呼唤
     沂蒙精神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不仅属于昨天、属于今天,也属于明天;不仅属于山东,属于党和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也属于我们这个拥有十三亿人民的国家和民族。沂蒙精神是党的主义之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生动地体现了党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其指向现实和未来的突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在前不久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习总书记所作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对我们弘扬沂蒙精神同样具有重大意义。这个重要讲话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重要讲话提出的一个重大要求,就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鉴往知今向未来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自信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内外敌对势力的疯狂诋毁和进攻,像今天这样一度腐败猖獗、使党面临脱离人民群众的极大危险。置身这样一个伟大变革时代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我们要进行的伟大斗争、建设的伟大工程推进的伟大事业、实现的伟大梦想,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愈发迫切地呼唤着伟大的沂蒙精神,呼唤着党和人民的水乳交融、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更为宏观地看问题,在中华民族今天应当也可以向人类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东方哲学和思想力量,弘扬沂蒙精神也自然具有深厚的世界意蕴、时代价值和未来意义。山东和临沂是沂蒙精神的故乡,我们应当有这样的历史自觉应当为此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把沂蒙精神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
     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大力学习宣传沂蒙精神,模范践行沂蒙精神,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神圣使命,更是山东和临沂党政军民的光荣职责。理论的价值在实践,学习的目的是应用。要回答好弘扬沂蒙精神这一时代课题,把沂蒙精神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我们应该围绕一个核心、着眼两个方面、做好五项工作、打好“三大攻坚战”。围绕一个核心,就是紧紧围绕沂蒙精神的精神实质,即始终以习总书记深刻揭示的“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核心;着眼两个方面,就是着眼党政军与人民群众这两个方面,并且始终以党政军特别是党的建设为重点和主导。做好五项工作,就是基于文,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建设强大的当代沂蒙文化;兴于学,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切实掌握沂蒙精神的精神实质;立于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把沂蒙精神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促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于细,坚持面向党政军民学实现全覆盖,使沂蒙精神进入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于制,加强硬建设壮大软实力,大力推进弘扬沂蒙精神的制度创新。通过不懈努力,使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做到心系人民、情系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自觉做到信党爱党、为党护党,无私奉献跟党走。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辉煌成就,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千秋伟业,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强国强军梦。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少将 孙临平 未经作者与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