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群众观及其在山东践行群众路线的启示(王春梅)
发表时间:2019-04-07 11:44阅读次数:次
刘少奇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之一,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刘少奇不仅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更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忠实宣传者和践行者。在大力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重温刘少奇同志的群众观点尤其是他身体力行,有效践行群众路线的行为,能够为今天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一、刘少奇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刘少奇同志一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支持者和有力践行者,这根源于刘少奇同志与毛泽东同志一样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信仰,有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思想感情,有着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正确认识。他的群众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刘少奇认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光荣和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他认为:“一切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普通劳动者,没有任何特权,都必须关心群众生活,和群众同甘共苦”。他告诫党内同志,那种大喊大叫,装模作样,口号喊得很响,样子装得很像,但没有为人民做一点实事的行为是万万要不得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对在党内滋长的那种讲究享受,不关心群众疾苦,明目张胆地挥霍人民财产的旧官僚恶习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刘少奇指出,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在于他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能够接受人民的批评监督,不在人民面前摆任何架子;在于他有事找群众商量,群众有话也愿意同他说。
2.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
刘少奇认为:“我们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对人民负责,就要在客观上使人民因为我们的服务而获得益处……就要力求不犯或少犯错误,免得害了人民,引起人民的损失。因此,凡属于是我们提出的任务、政策或工作作风,都应该是正确的,这样才有利于人民;如不正确,那就要损害人民的利益。他告诚党内同志,在人民面前,一切都不应采取轻率态度,而应采取严肃的负责的态度,只有对人民群众负责,才算是尽了最后与最大的责任。
3.尊重群众,信任群众
刘少奇认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信任,而谋求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信任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党员是否做到尊重群众,信任群众。“只有我们的同志尊重群众,信任群众,群众才会尊重我们,信任我们。信任群众的问题,是共产党员的根本观点问题。刘少奇同时强调,尊重群众,信任群众,并不等于迁就群众,尤其是迁就群众中的落后意见甚至是错误的意见。否则,就把自己降到普通工人、农民甚至落后分子的水平,那就会失去党的先锋队作用,最终就会失去对群众的正确的领导。
4.联系群众,依靠群众
刘少奇认为,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我们的一切纲领与政策,不论是怎样正确,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直接拥护和坚持到底的斗争,都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密切的关系。她必须在各方面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人民群众,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如果不能履行自己当作人民先锋队的应有职责,不能在一切时期和一切情况下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不能及时提出正确的任务、政策及工作作风,不能坚持真理,不能在有错误时及时修正错误,那就要脱离人民群众”。他强调,我们党必须经常清除各种脱离群众的倾向、而实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路线。所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而要真正做到联系群众,必须切实依靠群众。
5.向人民群众学习
刘少奇认为共产党人要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必须要做个有知识、有经验和有预见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不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也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因为群众的知识、群众的经验是最丰富最实际的,群众的创造能力是最伟大的。”如果不向人民群众学习,而只是主观臆造出一套东西或生硬地照抄照搬别人的东西来启发群众、推导群众,那肯定是无用的,是会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要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先向群众学习。刘少奇强调。我们做群众工作,不要以群众解放者的资格与群众见面,要虚心地向群众学习。
二、刘少奇在山东抗日根据地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
“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党是群众的儿子。”这是1942年4月刘少奇在山东干部会议上作《群众运动问题》演讲时说的一番话。正是具有这样一种自觉意识为前提,使刘少奇在到达山东抗日根据地之初,就找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1942年,山东抗日根据地面临外有敌人的包围、封锁、分割、蚕食,内有中共山东分局与115师领导存在分歧,在政权建设、群众运动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困难局面。鉴于山东抗日根据地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解决山东问题,改变被动局面,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委托时任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同志,在返回延安,“途经山东时请加考察予以解决”1942年3月下旬,刘少奇一行抵达山东。在山东停留期间,他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帮助山东分局总结工作,吸取经验教训,统一了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明确了斗争的方针任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至7月下旬离开,他的指导使山东抗日根据地发生了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变化。
刘少奇在指导山东抗日根据地工作期间,非常关注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工作。尤其是他敏锐地认识到了当时山东抗日根据地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就是当时根据地党政军的领导人没有深入发动群众,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他的主持和推广下,山东抗日根据地通过关心群众疾苦,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减租减息运动广泛而深入的开展,扭转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群众工作薄弱的局面,为根据地建设和抗战做出巨大贡献。
一进入山东境内,刘少奇就注重接近群众,力求了解第一手资料。见到群众就问:“你们村里有农救会吗?老乡是不是都参加了?减租减息减得怎样啦?……”而且他还告诫随行的工作人员,应该找一切机会和老乡交谈,看看党的政策贯彻的怎样,群众的反应如何。经过观察,刘少奇感到山东分局工作的弱点在于:没有把群众运动摆在适当的位置上,而是被放在第四位的。山东的群众和农救会还没有发生血肉相连的关系,农救会没有权威,群众腰杆子不硬,积极性受到压抑。可以说,群众运动是山东根据地最薄弱的一项工作。使他认为山东根据地群众工作没有做好,主要的还是由于领导者主观上的错误,是主观上忽视群众运动的结果。
针对山东分局负责人忽视群众工作的实际问题,刘少奇专门作了的报告。他十分尖锐地指出:“脱离群众是共产党员最危险、最严重、最应该受到责罚的事情。无论哪一个党员,也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都应当十分注意做群众工作,如果忘记了这一条,他虽还在党籍,而实质已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
为了从思想上提高党政军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意识刘少奇作了《中国革命的战略与策略问题》、《改造政权问题》、《党内斗争问题》、《民主精神与官僚主义》、《何谓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关于财政粮食问题》报告,对如何以群众运动为中心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通过一系列的讲话和宣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机构思想认识得以统一,以减租减息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
为顺利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刘少奇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借助党创办的新闻媒体进行充分的舆论动员。他曾多次找分局宣传部和《大众日报》社的同志谈话,提高他们对宣传减租减息运动重要性的认识。还有亲自安排群众工作计划,交待工作方法。刘少奇指出,既然减租减息是中心,就要党政军民干部一齐抓。还要”抓住中心,做好中心,就突破中心,由村到区,由区到县,由县到全滨海区,切忌平均使用兵力。典型示范,带动整个根据地减租减息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使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能够代表群众的利益,他要求抽调一批具有地方群众工作经验的干部组成工作团、组,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减租减息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具体指导。刘少奇还身体力行。还亲自深入到基层,先后到临沭县夏庄、东盘村和赣榆县大树村等地,了解运动的开展情况和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山东抗日根据地群众工作的局面有了巨大改善。通过减租减息,保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负担减轻,收入提高。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使党获得了人民群众广泛的支持和拥戴。随着减租减息运动广泛开展,农民对共产党的认识也逐步深入,这极大的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战热忱,觉醒的农民开始踊跃参军,扩大了抗日力量。通过减租减息,党还团结了其他各阶层,特别是赢得开明地主、士绅对山东抗日的经济、教育、社会救济等各方面的的支持。
三、刘少奇在山东践行群众路线的当代启示
1.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巨大作用。
从刘少奇山东之行前后山东抗日根据地形势的变化,可以看出,是否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关乎党和人民军队的生死存亡。
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大力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从初创时期的50多名党员,作为一支崭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赢得了广大的农民的拥护。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调动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积极性。使党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信只有“人民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建立起巩固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创造热情,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建设中去,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成就。
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一切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以后,更应该时刻牢记这一准则,把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葆生机和活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2.党员干部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增强宗旨意识,提高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正如刘少奇在指导山东工作时指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被动局面首先是由于根据地党政军领导人主观上忽视群众工作造成的一样,今天,我们党面临的群众工作的困境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一些党员干部没有群众观点,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首先确立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意识,才会更自觉地行动。
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党员领导干部群众观点牢不牢,关系着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能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会变,才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开展群众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刘少奇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的群众工作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成效,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对根据地实际状况的正确把握。在今天要真正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也离不开这两个方面。在党的十八大上,我们党提出要大力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说已具备了正确的指导方针。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真正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真正有效地践行群众路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份多元化,刺激了群众不同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人们的思想活动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呈现新特点。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刘少奇在山东指导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第一,要做好群众工作,首要的是密切和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以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
当前,一些地方群众工作的弱化和淡化,不是领导干部学历低和文化水平低,而是他们的学历和文化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但群众工作却往往做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领导干部未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亲身感受和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没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没有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和现实生活状况作为决策制定和顶层设计的立足点。所以,当前要做好群众路线的实践活动,首要的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主动贴近民众。善用群众语言,少一些“官腔”,多一些“民味”,讲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大白话”、“大实话”。要善于利用网络手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要通过政务网站、电子信箱、手机短信、热线电话、工作论坛等建立“民情民声信访互动平台”与群众进行“零距离”交流探讨。
第二,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的教育和培训;要注重面向群众的舆论宣传,使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需要两方面的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和身体力行;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拥护。现实中,在强调群众工作时往往忽略了对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内容的教育和培训。所以才有了某些领导干部“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的雷言雷语。这种把党和人民群众放在对立面的思想行为,在现实中绝对不是个案。这种状况的存在需要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其真正树立起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成为群众路线的自觉践行者,才能真正防止脱离群众危险的发生。
对于党的策略和方针,群众只有了解了,认可了才会有积极的响应。因此要做好群众工作要注重深入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大力宣传。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快,影响范围广、渗透力强,能不能牢牢掌握宣传群众工作的主动权,关系群众的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石巩固与否,关系国家的事业兴衰。因此,要发挥我们党宣传工作的体制优势,在紧紧抓住信息传媒等宣传机器和舆论工具,开展全面、纵深,正面舆论宣传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基层干部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经常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优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加强对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特别是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利用,以充分发挥它们在宣传、教育群众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切入点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通过践行党的减租减息政策,不仅维护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改善和提高了根据地群众的生存状况,调动了人民群众维护胜利果实的积极性,也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主、富农和开明土绅的利益,从而团结了绝大多数的民众,结成统一战线,扩大了抗日的队伍。这些效果的取得都依赖于刘少奇抓住了维护群众利益这一基本点。
在今天,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仍然要从注重群众利益出发。群众的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就难以解决,必须联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注重群众利益还要自觉服务群众。当前,一些地方干群关系不够和谐融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不作为、不到位”,群众感到不满意。要消除这种现象,必须要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通过掌握民情,增强服务针对性;通过提高本领,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切实解决好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作者系王春梅,未经作者与本网站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