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真谛与启迪(韩延明)
发表时间:2018-12-10 15:42阅读次数:次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临沂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他明确定位:“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习总书记视察沂蒙革命老区已近五年时间,但其重要讲话却言犹在耳、振聋发聩,为我们研究和弘扬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今,我们重温讲话、回暖初心,感到更加亲切、更加深刻,也更加催人奋进!检索一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年来关于沂蒙精神的题词、批示、讲话和谈话,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如此明确地把沂蒙精神与三大经典红色精神相提并论,将其上升到全党精神的层面和国家精神财富的高度,并深刻阐明了沂蒙精神的本质,这在中共党史上还是第一次,由此也圆满实现了9900万山东人民多年企盼的政治梦想。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称的“沂蒙”,更多的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是指以泰沂山脉、蒙山山脉、沂沭河流域为主体标志的大沂蒙红色文化,其范围不仅包括临沂市、莱芜市、枣庄市的全部,而且还包括淄博市、泰安市、潍坊市、青岛市、济宁市以及江苏省徐海地区的部分区域。所以,沂蒙精神也是山东精神,是包括沂蒙人民在内的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培育、塑造和丰富的伟大精神,是齐鲁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饱含着初心和使命,熔铸着信仰和忠诚,凝聚着血泪和真情。对这个专题,我将从“沂蒙精神的军民深情”“沂蒙精神的大义壮举”“从新时代的新高度认知和弘扬沂蒙精神”三个大的方面展开论述。
一、沂蒙精神的军民深情
有位名人说得好:“过去的是历史,但历史没有过去。”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一个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所以马克思指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应该经常地回头看看、低头想想、抬头望望,因为历史就是过去与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无休止的对话。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我们也割不断历史,因为我们是在先辈耕耘过的土地上走向现代化、在先烈战斗过的土地上走进新时代的。一位位英烈,串联起一个个载着硝烟的战斗故事;而一个个故事,又诉说着一段段撼人心魄的红色历史。所以,“牢记历史”这个词,已经不是简单地对过去的回忆和纪念,而是化作了一种精神,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一种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伟大精神。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就是党政军民生死与共、党群干群水乳交融,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进取。这既是沂蒙精神的创生之根,又是沂蒙精神的发展之本,更是沂蒙精神的文化之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饱含着初心和使命、渗透着血与火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红色丰碑。下面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让我们穿越时空、回首历史,走近那血火洗礼的、英雄的沂蒙……
1947年5月12日傍晚孟良崮战役前夕那撼人心魄的一幕:沂南县艾山乡妇救会长、时年23岁的李桂芳,带领32名沂蒙妇女肩扛门板、站在齐腰深的冰冷河水中,搭起一座20多米长的“人桥”,让一个团的战士们踏着她们柔弱而刚强的肩膀渡河杀敌,这就是后来被广为传颂的“女子火线桥”。有一次,李桂芳老人应邀到大学作报告,当同学们问起她这段往事时,她流着眼泪说,当年与她一同组织这次架桥行动的另一位妇女干部叫刘曰梅,时年只有19岁。当时,她正在月经期,因下水架桥受冻而得了重病,后来医治无效而英年早逝,令人悲痛万分!
1941年11月,一名八路军小战士在突围中身负重伤,并被日军紧紧追杀。这时,聋哑妇女明德英正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坐在路边。她机智地救下了这位小战士并把他藏到一座空坟里。面对小战士因失血过多和极度缺水而奄奄一息的状态,明德英毅然解开衣襟、用自己温馨洁白的乳汁救活了这位生命垂危的小战士。战士得救了,但明德英心爱的孩子却被前来搜捕的日军摔成重伤,成了痴呆儿。
我们说,乳汁,是新生儿的命脉,是伟大母爱的象征。用乳汁抢救伤员,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恐怕是非常少见的,但明德英这位出身农家的聋哑妇女,却以博大的胸襟,冲破根深蒂固的封建世俗偏见,谱写了人世间的圣洁之歌和大爱情怀。根据这一情节,著名作家刘知侠于1961年创作了20世纪60年代极为轰动的短篇小说《红嫂》。后来又被改编为现代京剧《红嫂》、芭蕾舞剧《沂蒙颂》等,一经上演便“红”透全国。1964年8月12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山东省淄博京剧团与青岛京剧团合演的现代京剧《红嫂》,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给予了高度评价,明德英也由此成为新中国家喻户晓的“沂蒙红嫂”,与“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等一起,成了全国人民熟知的齐鲁巾帼英雄群体。聂荣臻元帅赞誉她们是“革命的先进妇女光辉形象”。1995年正月初二,明德英这位“山东红嫂第一人”与世长辞,享年95岁,走完了她平凡而光辉的一生。
战争年代,军民互助、血乳交融的大爱情怀,在“沂蒙红嫂”这一女性群体身上展现到了极致。为了革命,她们冒着生命危险送军粮、做军鞋,烙煎饼、救伤员,传情报、抬担架,掩护革命战士、抚养革命后代;为了胜利,她们毫不犹豫地拆下自家的门板当担架,扒下房屋上的谷草喂军马,找出珍藏的陪嫁布做军鞋,动员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上前线,可以说是倾其所有、慷慨奉献。前苏联有个电影,叫《战争让女人走开》;莎士比亚在其名剧《哈姆雷特》中也写道:“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也都会记得李云龙说的一句话:“打仗是老爷们的事,你们女的就在家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就行了。”而对于沂蒙妇女来说,残酷的战争非但没有让她们走开,而且使她们在枪林弹雨中得到了洗礼和升华。据有关资料记载,战争年代,沂蒙妇女共做军鞋315万双,做军衣122万件,碾米磨面烙煎饼11716万斤,动员参军39万人,救护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迟浩田上将曾挥毫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可能有人会说,“沂蒙红嫂”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怎么每次都讲?我的回答是,不能不讲。因为她们是从沂蒙大地的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女神。她们的名字已经成为沂蒙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她们的事迹已经成为沂蒙精神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当然,沂蒙红嫂不是几个人,“沂蒙六姐妹”也不止6个人,而是一个红色群体的符号。她们有太多太多的人物可讲,她们有太多太多的故事难忘。今天我再举几个鲜为人知的事例。比如,沂蒙妇女方兰亭忍痛卖掉自己的小女儿为八路军战士买粮食充饥的事迹。1940年,丈夫已经被日军杀害的方兰亭,家里住了一个班的八路军战士。粮食不够吃,她又不忍心看着战士们挨饿,就偷偷地把只有5岁的小女儿小兰卖给人家做童养媳,换回了20斤谷子。夜里,她又把谷子磨碎,掺点糠菜烙成煎饼,第二天早上端给饥饿的战士们吃。战士们早就知道她家已经没有粮食了,再三追问下,方兰亭才说出了实情。一个班的战士们,齐刷刷地跪在方兰亭面前,泣不成声。战士们把身上的零用钱凑起来,又托人将她的女儿小兰赎了回来。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哪一位父母不深深地疼爱着、呵护着自己的亲生儿女,但为了八路军战士,方兰亭竟忍痛割舍了浓浓的母女之情。还有彭大娘送五个孩子参军的事例。沂水县朝阳官庄有一位妇女叫王步荣,因丈夫姓彭,人称彭大娘,是村妇救会会长,丈夫已经病故。她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为了打鬼子,从1938年到1943年,她先后把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送到抗日前线。当时的《大众日报》曾这样写道:“朝阳官庄彭大娘,拥军工作做得强,母送子来妻送郎,四儿一女上前方。”后来,二儿子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大家都熟知“沂蒙母亲”王换于,她是42集电视连续剧《沂蒙》中的女主人公于宝珍的创作原型。从1939年秋到1942年底,她受徐向前委托创办的战时机关托儿所最多时有42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三天。这些孩子在王换于及其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后来都幸福地回到了父母身旁。然而,王换于的4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照顾不周而先后夭折。她还几经风险多次掩护和救治抗日干部,并将一本载有全省抗日领导机构和干部名单的秘密文献珍藏了38年,直到1978年上交党组织,存入山东省档案馆。这些事迹,已是众所周知。但王换于冒着生命危险从敌占区秘密运回烈士遗体的事迹,有的可能还不太了解。她就是陈若克,时任山东省妇联执委会常委,是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兼八路军第一纵队政委朱瑞的妻子。1941年冬,日伪军大举扫荡沂蒙抗日根据地时,陈若克已经怀孕8个月,但她坚持随部队转移。王换于劝不住她,就给她盘起头发,并把自己的大襟褂子给她换上作掩护。但在一次突围中,为保护战友和群众,陈若克不幸负伤被捕,遭到日军严刑拷打。几天后,遍体鳞伤的陈若克在狱中早产生下一个女孩,但她因绝食而没有奶水。走上刑场时,陈若克怀抱瘦弱的女儿、流着眼泪说:“孩子啊,妈妈对不住你。你连妈妈的奶水都没能喝上一口,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你就喝一口妈妈的血吧。”说完,咬破手指,把血滴到了孩子那干瘪的小嘴里。1941年11月26日,年仅22岁的陈若克与出生才十几天的女儿一起,被残暴的日军用刺刀活活捅死,并陈尸野外。王换于通过辨认大襟褂子,将陈若克母女的遗体秘密运到自己家中,用卖田地的钱为她们买了棺木、做了寿衣,并隐蔽地埋葬在自家的菜园里。新中国成立后,沂南县委县政府将陈若克母女的遗骨,移葬到“孟良崮烈士陵园”。
常言说,仁者寿。1989年1月31日,101岁高龄的王换于老人去世,走完了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沂南县委县政府在王换于家的百年老屋旧址上,建起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并为她塑造了铜像。迟浩田上将含泪题词:“缅怀沂蒙母亲,教育后世子孙。”我们说,母亲是生身立命之本,母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王换于等一批“沂蒙母亲”的大爱情怀,将永远彪炳史册!
有句古语说得好,圣贤者“虽死而不朽,愈远而弥存”。虽然战争的烽火已经远去了半个多世纪,我也不曾经历过那段血火岁月的洗礼,但这些真实的沂蒙故事,使我触景生情、引起了深深的思考:在那惨烈悲壮、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在那宝贵的生命朝不保夕的生死关头,老百姓为什么会全心全意、舍生忘死地拥护共产党、保护共产党?为什么会倾其所有、义无反顾地支持革命战争、支援革命战争?为什么会“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也要送战场?”党和群众为什么能够紧密地形成那种水乳交融、血肉相联的鱼水深情?军队和人民为什么能够牢固地铸就起那生死与共、浴血杀敌的钢铁长城?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那是因为:党把人民当亲人,人民和党心连心!
二、沂蒙精神的大义壮举
在血火岁月中铸就的沂蒙精神,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修养、坚实的奉献意识、坚韧的责任担当,彰显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民族大义。这种大义,是指崇高、坚定、壮阔、无私的道义精神和正义行为。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勇担道义、深明大义、伸张正义,用忠诚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撼人心魄的张扬民族大义之歌。沂蒙老区的每一座山峰,都燃烧过革命战争的烈火;沂蒙老区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革命烈士的鲜血,几乎是“村村有红嫂,家家有烈士”。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9月30日,日军侵入山东境内;10月3日,日军占领德州;12月24日,日军渡过黄河;12月26日,日军占领济南,由此而全面开始了对齐鲁大地惨绝人寰的烧杀淫掠。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境内伤亡人口约在600万至650万人之间。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在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率领10万大军仓皇南逃的时刻,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揭竿而起,组织发动了天福山、黑铁山、徂徕山、泰西等十大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按照毛泽东“派兵去山东”的指示,罗荣桓、陈光率领八路军115师师部及其主力挺进山东,极大地鼓舞了山东人民的抗日斗志,涌现了许多抗日英雄和“抗日楷模村”。“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这是撰写在“全国抗日楷模村”渊子崖抗日自卫战纪念碑上的一篇碑文。1941年12月20日,日军1000多人突然包围了莒南县渊子崖村。他们先用4门大炮连续轰击村庄,继而发起猛烈进攻。面对侵略者,全村312名自卫队员和村民在19岁的村长林凡义带领下浴血拼杀,以土枪、土炮、铁锨、铡刀、菜刀、木棍等作为武器,与日军展开了生死搏斗,从上午一直打到傍晚,直到八路军和区武工队闻讯赶来,日军才丢下112具尸体狼狈逃窜。在这次战斗中,全村共有147人英勇牺牲,不少人家是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同时遇难,林炳标一家九口人全部战死。惨烈悲壮的渊子崖抗日自卫战,杀出了沂蒙人民的凛凛正气和铮铮铁骨,表现了中华民族誓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如今,山东省博物馆内还陈列着当年村民们用过的大刀长矛和土枪土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还设有专版介绍渊子涯抗日自卫战。
我们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永远也无法忘记的民族伤痛和历史灾难。特别是1941年至1942年,这是世界法西斯最猖獗的时期,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岁月。两年间,日伪军对沂蒙山区千人以上的“扫荡”有132次,其中万人以上的“扫荡”27次,至于千人以下的“扫荡”几乎每天都有。1941年冬,日军集中五万多兵力,向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了“铁壁合围大扫荡”,山东分局、省战工会、115师机关和抗大一分校部分师生以及地方群众共一万多人,在费县大青山一带被日伪军包围。这是山东抗战史上空前惨烈的一次战斗,空中敌机轰炸,地面枪林弹雨。300多名抗大一分校学员,在子弹、手榴弹全部打光之后,就举起石头奋勇还击,其中5名学员,坚守在山谷一间破旧的草房里。日军用火焰喷射器击中草房,5位英雄被活活烧死。抗大一分校的女生队突围时被堵截在三间草房里,日军向屋内连续投掷炸弹,女学员们血肉横飞。二大队政治教员唐国琼是归国华侨,负伤被捕后被敌人用铁丝捆起来,浇上汽油活活烧死。五大队二中队队长邱则敏,亲自端着机枪扫射敌人,弹尽后毅然跳崖殉国;指导员程克赤手空拳与敌人搏斗,牺牲后嘴里还咬着敌人的半只耳朵。司号员齐德腹部受伤,肠子流出体外,他硬是把肠子塞进肚子,一手捂着不断流血的伤口,一手吹响了震撼敌胆的冲锋号。浩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大青山突围战,以1000多人的伤亡赢得了9000多人的突围,粉碎了日军苦心经营的铁壁合围,书写了抗战时期“北有平型关,南有大青山”的英雄战例。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抗战中,山东军民共击毙、击伤、俘虏日伪军25万多人,但我们一批优秀儿女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有位军事家说过:战争是军事力量的抗衡,但更是人心向背的较量。可以说,忠诚和奉献一直是沂蒙人民永不褪色的人格承诺。被称为“三英烈之父”的刘永良,先后将自己的3个儿子送到部队当兵、后来都光荣牺牲。1940年,他在村里第一个报名把19岁的长子刘福林送到抗日战场;1942年,他将年仅17岁的次子刘孟林送到区中队参加了地方抗日武装;1946年,小儿子刘洪林又走上解放战争的最前线。而战争是残酷的。1947年春,刘永良的大儿子刘福林在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1948年夏,二儿子刘孟林血洒疆场;1950年冬,三儿子刘洪林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四年间三个儿子先后阵亡,淳朴的沂蒙人民用大义壮举、大爱情怀诠释了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无比忠诚和无私奉献,被称为“一门三英烈,精忠报国情”。电视剧《沂蒙》中就以此为原型改编了这样一个情节:沂蒙山下张月芬的公公、大哥、丈夫都在前线牺牲,满门忠烈浩气长存,全村人为之长跪,沂蒙大地为之哭泣。下面我们放一下这段视频,也作为我们对所有革命先烈的追思、哀悼和纪念。
树碑昭英烈,存史启后人。追寻远去的风尘,在沂蒙大地上威震敌胆、壮烈捐躯的将士和村民,每个人都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有一串惨烈悲壮的故事,都翻滚着弥漫的硝烟,裹挟着纷飞的战火。他们崇高而博大的情怀、坚定而持久的信念和豪迈而顽强的精神历久弥新。有位名人说得好:每一座墓碑下都埋葬着整整一个世界。这些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忠诚,用泣血的笔书写了人民军队为保护人民群众舍生忘死的正义和悲壮,奠定了共和国大厦的坚厚基石,成就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陈毅元帅曾动情地说:“我陈毅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是他们以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三、从新时代的新高度认知和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一种流动的、进取的、深远的文化形态,是新时代天空中猎猎飘扬的红色风景和璀璨绽放的精神图腾,是承载新时代新使命的社会主流精神文化,是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旗帜和灯塔,是一种永不歇息的历史传承。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我们应当不断地从与时俱进的沂蒙精神中汲取宝贵的道德营养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记得我曾在党史文献上看过一个感人的事例:红军长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大雪山——党岭山时,发现有不少冻僵的前卫营红军战士遗体被埋在雪中,其中有一位战士的胳膊伸在雪外面,拳头攥得紧紧的。路过的战友上前用力把手掰开,发现他握着的是一张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3月入党”。埋骨于巍巍雪山的刘志海同志,临死前仍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并不忘向党组织交纳最后一次党费。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信仰啊!其实,这样的事例在沂蒙也有。比如,沂南县普通农民朱丰林1989年入党,他决定把全家多年积攒的钱全部拿出来,一次交党费4000元。恰在这时,朱丰林老人病了,而且病情非常严重,他的老伴胡玉萍就想从刚凑齐的4000元党费中先拿出100元来给他治病,但朱丰林坚决不同意,他说:“我这病恐怕治不好了,这是我第一次交党费,要是我能活到那个时候,就让我看一看中央的收据吧!”但是收据来了,朱丰林却已经去世了。他的老伴跑到火葬场,边哭边跪在地上说:“老朱啊,党中央的收据来了,你的愿望实现了,你就瞑目吧!”这就是沂蒙一位普通的农村党员对党的忠诚和信仰。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依然用自己的拼搏、开拓和奉献继续传承、丰富和发扬光大着沂蒙精神。比如,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沂蒙人民为了完成国家“导沭整沂工程”中建设44座大中型水库的艰巨任务,有527个村庄、27万间房屋被拆迁,28万亩良田、5万亩山林被淹没,生活在库区的40多万农民舍弃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搬上了贫瘠的荒山。在水库建设中,有44名热血男儿献出生命,有370人因伤致残,被称为“热血铸就的水利丰碑”。为创作巨幅油画《当代新愚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曾抱病到该工地体验生活,写了如下题词:“模范同志们,你们英勇创造出来的纪录,可与我们在前方抗美援朝战士们英勇光辉的战功同垂不朽。”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沂蒙人民吃糠咽菜,却向国家交售了12亿多斤粮食,比前三年还多交了2.5亿斤,并接纳了由政府统一组织来的鲁西北的6万多名灾民,奉献精神,感人至深。
再比如,沂源县的朱彦夫老人,也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新中国沂蒙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和左眼,右眼视力仅有0.3。这位14岁参军、16岁入党,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斗、10次身负重伤、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主动放弃了国家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了沂蒙山腹地的家乡——沂源县张家泉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他拖着17斤重的假肢,拄着双拐,带领村民劈山修田、打井架电、植树造林、脱贫致富,硬是让一个战火烧焦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这位无手无脚的老人,又用嘴衔笔、残肢抱笔,七度春秋、数易其稿,创作完成了33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被誉为“永远的战士”、“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被评为第一位“全国时代楷模”和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他的先进事迹,丰富了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力量。“八百里沂蒙八百里歌”。正如《沂蒙精神之歌》中所唱:“沂蒙精神悄悄告诉我,流血流汗莫问为什么;沂蒙精神悄悄告诉我,吃苦奉献莫问为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对沂蒙精神,“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那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从新的视角去思索和探寻沂蒙精神的脉络与源流,如何从新的境界去审视和提升沂蒙精神的平台意义与教育价值,如何从新的挑战去理解和把握沂蒙精神的群众路线与时代需求,如何从新的向度去细化和拓展沂蒙精神的研究视野与弘扬路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和现实课题。
(一)要从新视角去思索和探寻沂蒙精神的脉络与源流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过去,我们在思索与探寻沂蒙精神时,往往更多的是站在沂蒙的、基层的、群众的角度去理解、阐述和把握,认为沂蒙精神源于老区、生于基层、长于群众,是原生态的“草根”精神、“平民”精神。应该说,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结合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创生型的本原角度以开阔眼光审视沂蒙精神形成的脉络和源流时,我们便有了更多的感触、领悟和思考。
追根溯源,沂蒙人民诚朴的爱党忠心、爱军情怀和奉献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党的感召、培育和滋养下逐步生成与发展起来的,是党的先进性、正确性、群众性和服务性,激发了沂蒙人民对党、对人民军队的真诚热爱和耿耿忠心,使党群、干群、军民成为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坚固整体。当时,沂蒙根据地有420万人,其中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将士壮烈捐躯。我多次在想,沂蒙人民这种“爱党爱军”的信念和忠诚来自哪里?这种“无私奉献”的动力和情怀缘于何处?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和深刻影响。
应该说,沂蒙精神孕育生长之初就深深烙上了革命初心的红色基因,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原因有三:其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曾回家乡沂蒙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建立了党组织,由此也开始了沂蒙精神的破题之笔。其二,曾经在沂蒙根据地任职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如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张经武等,都是曾经血战井冈山、多次“反围剿”、历经长征、从延安派到山东工作的久经考验的红军高级将领。而驻扎在沂蒙的八路军115师,也是由参加过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苏区“反围剿”和万里长征的红军官兵骨干在延安组建的一支精锐部队。其三,战争年代的沂蒙根据地直接接受延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更难得的是,化名“胡服”的刘少奇于1942年亲赴沂蒙根据地检查指导工作,带来了弥足珍贵、影响深远的群众工作经验和群众路线观念。所以说,沂蒙精神的成长和结晶,从一开始就注入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和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汲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而且饱含着老百姓对党和人民军队的可亲可信。所以,中国共产党是沂蒙精神的引领者、主导者、推动者和缔造者。沂蒙精神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二)要从新境界去审视和提升沂蒙精神的平台意义与教育价值
过去,我们在沂蒙精神与三大经典精神的比较和宣传上,多是在“不同”、“独特”上下功夫,而从“相同”、“相通”或“相融”上探讨不够。我们说,既然习总书记已经把沂蒙精神与三大红色精神相提并论、使其成了国家精神家园中璀璨光辉的一员,我们就应该认真研究沂蒙精神与其他红色精神之间的相同或相通之处,追寻他们在中共党史上一脉相承的同宗、同根、同源、同魂。因为,尽管三大经典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央领导的顶层设计和思想境界,沂蒙精神主要体现了山东军民朴素的革命精神和斗争实践,但经过血火岁月洗礼而铸就的沂蒙精神,也蕴含了战争年代刘少奇、罗荣桓、陈毅、徐向前等高层领导人在沂蒙根据地的理论探索和工作实践,同时融入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对沂蒙根据地建设与发展的多次指示和战略思想。据统计,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给山东党政军领导人发的电报就有100多封。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锻炼和成长了一大批共和国的高级将领。仅以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共和国将帅为例,10位元帅中有3位(罗荣桓、徐向前、陈毅)、10位大将中有4位(粟裕、徐海东、黄克诚、张云逸)、57位上将中有11位、177位中将中有63位、1360位少将中有348位,共429位开国将帅曾在令他们魂牵梦萦的沂蒙大地上喋血苦战,成为沂蒙老区、齐鲁大地和全国人民永远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就此而言,沂蒙精神与三大红色精神从本源上来说也是同出一脉、谱系相承,同样丰富地蕴涵着中央党政军领导人的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
所以,虽然沂蒙精神孕育和诞生于沂蒙老区,但它并不仅仅属于区域性的临沂;虽然沂蒙精神产生和发展于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但它并不仅仅代表硝烟弥漫的过去;虽然沂蒙精神是属于沂蒙老区和齐鲁大地的,但它更是属于全中国的。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秀革命传统和优良工作作风的具体反映,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具有与时俱进、常讲常新的时代秉性和超强活力。虽然沂蒙精神的载体——红色征程在岁月的年轮上渐行渐远,但其深邃的内涵却在不变的传承中离我们越来越近,在中国梦语境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和教育价值,理应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并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效路径和珍贵读本。
(三)要从新挑战去理解和把握沂蒙精神的群众路线与时代需求
沂蒙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那种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而这正是沂蒙精神的闪光之处,也是习总书记所说的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的“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它昭示我们: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人民”一词,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历史证明,心系人民鱼得水,背离人民树断根。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真正顺应民意、赢得民心!而这正是沂蒙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更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和感情寄托。这一点,焦裕禄精神与沂蒙精神可以说是相通相融、同频共振。习总书记将“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五个方面。他曾深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焦裕禄同志是我们山东老乡,曾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42岁那年因积劳成疾不幸殉职。他深怀亲民、爱民、为民之心,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我曾到淄博市的“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过,确实是撞击心灵、深受震撼!
(四)要从新向度去细化和拓展沂蒙精神的研究视野与弘扬路径
古人讲:“风承于上,气化于下”,这就是“风气”。任何得以传世、蔚成风气的精神,无疑都是历史基因与时代脉动完美结合的产物,都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习总书记说过: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我们必须以“求上上”的追求,打破地域区划观念和宣传视野方面的局限,切实站在与三大红色精神同样的宽度和全国话语体系的广度上,深入挖掘沂蒙精神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力量、道德观念和时代价值,多角度研究阐发,全方位创新宣传,让沂蒙精神融入文化、走进生活、深入人心。我们既要积极推进沂蒙精神理论研究的学术化转型,建立沂蒙精神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又要深入探讨和有效实施沂蒙精神应用研究的可行性路径,真正使沂蒙精神能够既“顶天”又“立地”。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伟大也要有人懂。”在沂蒙精神的研究和弘扬上,我们既要广泛宣传那些人们熟知的英雄模范人物,也要深入挖掘和推出那些隐姓埋名的“平民英雄”。比如,临沂市临沭县有位1944年入党的王保科同志,新婚13天就奔赴抗日前线,一直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结束,参加过数百次战斗,四次负重伤,七次立大功。他从部队回到家乡后,没有到当地政府部门登记注册、申请待遇,而是把军功章、荣誉证悄悄地压在箱底,扛起锄头当起了普通农民。30多年时间里,他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谁也不知道他那光荣的军队生涯。直到1986年开展整党运动,部队来人找他,当地政府才知道了这位特殊功臣。像他这样默默奉献的平民英雄,相信在沂蒙老区还有很多。同时,我们不仅要挖掘和宣传战争年代的平民英雄,也要注意宣传新时代的平民英雄。比如舍身救人的李学国,他是一位普通的临沂市出租车司机。2011年6月1日下午,在沂河岸边陪儿子过“六一”儿童节的李学国,突然听到一游人不慎掉入深水区大声呼救,他毫不犹豫地一个猛子扎进水中,连续三四次奋力托起体重200多斤的落水者,终因体力不支而溺水身亡,时年39岁,被网民称为“最美的哥”。护送李学国的骨灰回老家那天,灵车上方挂着“向英雄致敬”的大字横幅,200多辆出租车载着600多名的哥的姐,整齐地排成两行,齐刷刷打着“双闪”缓缓行进,绵延1.5公里,48公里送行路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乡亲们则打着“沉痛迎接救人英雄李学国回家”的横幅,流着眼泪等待英雄的归来。那情、那景,催人泪下!这位平凡的沂蒙人,用生命奏响了新时代的沂蒙精神之歌,传承了一条生生不息的齐鲁红色文化之路。
再如,对沂蒙妇女群体的宣传,也要全面挖掘和整理。因为在沂蒙女性中,不仅有纳军鞋、烙煎饼、献乳汁的“沂蒙红嫂”,也有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沂蒙侠女”,比如被授予“全国女民兵战斗英雄”称号的侍振玉,曾三次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电影《南征北战》中成功掩护部队强渡大沙河的女民兵连长的生活原型就是她。她11岁当村儿童团团长,后来任区民兵自卫队队长、区联防队队长,17岁入党。她智勇双全,擅长埋设地雷,打枪百发百中。从1940年到1949年,她率队参加了大大小小96次战斗,曾多次深入虎穴擒敌首、摸进鬼子据点埋地雷、同男人一样摸爬滚打上战场,屡立战功,威震华东。像这样的“女英雄”,也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梳理和宣传。
泰山高,黄河长,齐鲁文化远扬,沂蒙精神闪光。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培育和丰富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升华的伟大精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我们要把研究和弘扬沂蒙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提高干部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发展齐鲁红色文化,与加快实施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等紧密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寻根问本,补钙加油,把对沂蒙精神的认知和弘扬跨越到一个新高度、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系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一级巡视员、教授,未经作者和本网站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