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发表时间:2019-12-04 11:02阅读次数:

沂蒙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丰富于改革开放时期,升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沂蒙山区浴血奋战12年,带领沂蒙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过程中缔造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的形成和中国共产党对沂蒙人民守初心担使命的过程是相伴而生的同一个过程,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沂蒙山区守初心担使命的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具体呈现。

一、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贯穿于党在沂蒙山区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中,关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和深化的相关理论比较明显、比较权威的理论是党章的规定。在党章中,从党的七大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到八大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再到十二大更加具体地表述了党的宗旨都一以贯之。此后,党的初心和使命不仅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予以确认,而且始终贯穿在我们的党建全部理论中,成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先进性,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是党之所以能够在沂蒙山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实践层面上,党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始于1938年党中央“派兵去山东”。此后,共产党八路军在长达12年里自始至终实践的就是为沂蒙人民求解放谋幸福这一初心和使命。以沂蒙山为中心的山东革命根据地相继出台的《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各级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人权保障条例》等条例构建了党的为人民靠人民的制度文化基础,对贪污公款的费南县政府二科仓库主任和秘书处军用代办股长审理后判处死刑,这均是用实际行动真正捍卫人民利益的现实写照。

二、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体现在党在创造沂蒙精神的核心领导作用中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双重主体共同创造的产物。丰厚的文化积淀和长期的人文浸染造就了沂蒙人民尚道义、重气节、朴实善良、忠勇正直、敢于斗争、敢为人先和永不服输的优秀品质,孕育了沂蒙精神催生的最为原始的素材。但是,如果没有先进文化的引导、改造甚至基因重组或文化重构,再优秀的地域性文化或精神既不可能自发地改造成先进文化,更不可能升华为革命精神。尽管以王尽美、李清漪、李清潍、刘晓浦、刘一梦、刘鸣銮、刘之言等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员和有志青年早已开始播撒马克思主义火种和建立早期党组织,为先进革命文化的催生奠定了一定思想和组织基础。从本质上来看,沂蒙精神的真正萌芽起始于中国共产党进驻沂蒙山区,沂蒙精神的逐步形成有赖于党的领导和精心培育。事实上,不同历史时期沂蒙精神的丰富和升华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从进驻沂蒙山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一直是沂蒙人民的主心骨,共产党领导沂蒙人民创建了沂蒙革命根据地,缔造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沂蒙人民的选择。沂蒙精神从一开始就是“姓党”的,是共产党文化创造的结晶,是党的文化和精神实现了沂蒙文化的基因再造与文化重组。党的核心领导和党的初心与使命是沂蒙精神最鲜明的特征,而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践行成为沂蒙精神不断成熟和升华的根本动力。

三、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呈现在沂蒙精神基本内涵的价值意蕴中

与时俱进是沂蒙精神的理论品质,其具体内涵随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地被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重点,但勇于守初心担使命是其恒定的底色。沂蒙精神是坚持党的初心与使命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也深刻揭示了党群之间最根本的血肉联系。沂蒙红色的热土之所以铸就“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为沂蒙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和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无论寻觅八百里沂蒙留下的将帅足迹,还是重温乡野村落党群亲如一家的家长里短故事,为人民靠人民永远都是主题。新中国成立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厉家寨精神、“龙顶山龙虎斗地,九间棚九龙擎天”的九间棚精神、“没有跑不了的路,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干不成的事”的兰田商城精神彰显的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靠人民的呈现和使命。新时期,王传喜、寻明胜、张玉兰、王永涛、赵志全等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在不同的岗位上诠释的依然是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可以说,尽管不同的历史时期沂蒙精神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呈现有着不一样的精彩,但为人民靠人民的鲜红底色一直亮丽。正是中国共产党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和践行,才有了不断熔铸“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关系的现实基础,沂蒙精神也因其这一特质而愈发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无论就其初衷还是最终达成的目的和效果而言,都是高度契合的同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沂蒙精神是最好的载体和动力之源,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就是在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永远在路上。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沂蒙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7ALJJ13]、沂蒙精神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8LDYMZ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孙海英,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