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然要遵循和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其中,“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形成协同效应”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指向。习惯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若要正确回答好“课程思政”是什么的问题,就必须厘清“课程思政”的主体、内容和目标的内在规定。
主体规定: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承担育人使命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教育主体而言,只有当教师自身真正理解、信仰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时,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明确政治立场,加强理论修养,努力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把爱国情感、社会责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者,教师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魅力与职业精神,通过以身示范与言行感染,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内容规定:以多维的课程设计彰显价值属性
“大学课程不仅仅是追问其范围的解释之学,更是规范人的价值之学”。教育是一项面向人、为了人的工程,绝不仅仅是某种知识的灌输与转移,而是要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将某种精神与某种价值传递给受教育者,因此,教育的价值中立在本质意义上是不存在的,而且在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科学技术也是有国界的。在新时代强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对教育本质的解蔽与重识,是要将教育内容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深入到价值维度,这是向教育“初心”回归的必然选择。
作为教师,要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断丰富教学维度,重视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运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授课计划之中,这意味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对课程进行整体科学架构,努力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课程不仅要实现学生对知识积累、能力提升的需要,还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对学生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念进行引导。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是生硬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移植过来的,也不是要消解专业教育的原有目标,而是要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立足课程的自身特点,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与深层设计,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激活各类课程的价值属性,涵育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课程思政”建设不能追求统一模式,不能确定同一指标,更不是新增几门课程,必须注重多样化、追求个性化、遵循渐进性。
目标规定:以深刻的思想体悟培育时代新人
“课程思政”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让学生在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更好地实现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坚守“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情怀,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润物无声、化育无形的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教育不是培养“知识的存储器”和“移动的工具箱”。“课程思政”就是要在课程目标设计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找准关键、突出重点,努力让学生形成符合本学科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态度的同时,成为“价值理性视野下人格健全、品行端正的‘自由人’”。所以,“课程思政”不能片面地推崇“唯量化”评价,而是要将教育教学向理想信念教育、学术能力培养、社会责任培育等多向度延伸,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使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课程思政”对主体、内容和目标的内在规定决定了其不是一项“口号化”“标题化”的“面子”工程,而是新时代对全体教育工作者增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次“寻根”工程,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专业性集于一身的“正本”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的“筑基”工程。
(作者:东北大学 丁义浩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