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沂蒙山小调》的优美旋律在电影《长津湖》里一次次响起,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绽放新光芒。
壮哉,沂蒙!临沂历史传统的文化积淀与精神品格,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血与火的大熔炉里,锻造出光彩夺目的沂蒙精神。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4万人参军参战,出生入死,浴血奋战,10.5万革命先烈牺牲在这里,血染这片土地,英魂长绕沂蒙。
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承载的是博大而深沉的爱;“沂蒙母亲”王换于不顾杀头的危险,精心照料革命后代,自己的4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拥军支前群体“沂蒙六姐妹”、“永远的新娘”李凤兰、“谁第一个报名参军就嫁谁”的梁怀玉……沂蒙人民披肝沥胆,用一腔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出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人民拿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用自己的血肉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为党的事业和民族的未来铸就了一道铜墙铁壁,在历史中定格成一组鲜活的英雄雕像。
在莒南县山东省政府旧址纪念馆里,一组“火线桥”图片让人动容:几十名沂蒙女性挺立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用血肉之躯做桥墩,用肩膀扛起门板架起了一座桥,让部队跨河作战。作为真实的存在,“火线桥”虽然在历史中只持续了短短几十分钟,但却架在了人心上,架在了新中国的词典里。她们的双脚钉进水下的泥沙里,把精神深深扎在了脚下的沂蒙土地。
解放战争的硝烟散尽,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沂蒙人民,紧接着打响了一场新的战争,向“一穷二白”宣战。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从此,厉家寨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整山治水的典范,“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镐头一张锨”的愚公移山精神光芒四射。
改革开放大潮席卷而来,沂蒙人民又以敢破敢立、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勇立改革开放潮头,“英雄谱”熠熠生辉:九间棚“九柱擎天”,临沂商城的领航者王士岭,时代楷模赵志全,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传喜……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临沂,脚踏着沂蒙这片红色热土,深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来源:学习时报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山东省银行保险业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培训中心、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沂蒙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银行业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保险业培训、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