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沂蒙山区根据地创建后,打出一套漂亮的金融组合拳
1938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指示山东省委创建沂蒙根据地。
1月15日,中共中央向中共山东省委发出指示信,信中指出,山东的工作“应以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游击区的根据地为中心”。还指出,山东东省委“应当适应山东被敌占领的环境和游击战争的任务来布置工作”,“工作的中心应当放在鲁中区,开始依靠新泰、莱芜、泰安、邹县的工作基础,努力向东发展,尤以莒县、蒙阴等广大地区为中心”。同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进驻沂蒙山区,开始了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在沂蒙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一方面要和日寇作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另一方面还要与日军、与国民党作残酷的经济斗争,特别是金融货币战线上的斗争。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沂蒙山区根据地军民在金融战线上展开了“保法”“排法”和“打黑驱假”斗争。
北海银行是为服务抗战而产生的,所以当它一落地,便要承担“战士”的职责。
1.北海币在沂蒙解放区流通与北海银行成立
1940年11月22日,由北海银行印制的北海币在沂蒙解放区开始普遍流通。
抗日战争中期到建国前,北海币是根据地内所流通的主要货币。早在抗战初期,鲁中根据地即发行“农民合作社流通券”,鲁南根据地发行过“临郯费峄流通券”。
1939年秋,驻鲁中的党、政、军领导机关,为解决暂时财政困难,决定继续发行北海币。为此,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发出整顿北海银行,筹办鲁西、鲁北、清河各分行,建立各级金库和统筹统支管理制度的指示。通过整顿和筹备,北海银行遂于1940年初又开始发行北海币,并于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五)将北海银行迁至今沂南县朱家里庄乡大梨峪村。当时,银行归属山东纵队供给部领导。
北海银行建立之后的主要任务是:发行本位币,打击假票及日伪货币的入侵;取缔各种土钞、杂钞;与引起通货膨胀的法币作斗争,并最终将法币排除,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统一的北海币市场。借以争夺物资,稳定物价,维护群众利益,筹措经费,支持抗日斗争。这个任务本身即把金融推向了斗争的前沿。
1940年后,在沂蒙解放区由北海银行印制的北海币投放市场流通。当年11月22日,发行的北海币票面为1、2、5角3种辅币。10角可兑换法币1元。1942年又发行新钞1000万元,其中总行印发500万元,在沂蒙、滨海、鲁南和泰山根据地使用;胶东区印发500万元,流通于胶东、清河、冀鲁边3区。新钞有三分之二是1元、2元、5元、10元有三分之一是5角、2角、1角、5分的辅币。投放时,以50%投资于农业生产;20%投资于农村工、商合作事业;15%投资于贸易局;15%用于部队兵工生产。
1940年初,八路军山东纵队供给部也开始在沂蒙地区印制面额为贰角的“北海”币,印钞地点在沂水县夏庄,为石印。因受当时条件所限,面额伍角票券通过关系在济南印好后,再运回沂蒙根据地内加盖印章。同年8月,省战工会成立后,决定建立独立的北海银行组织系统,印发一定数量的北海行票,作为本位币,并办理储蓄、汇兑、借贷、投资等业务。10月,省战工会将在胶东创建的“北海银行”改名为“山东北海银行”。新成立的山东北海银行归省战工会财政处领导,艾楚南为首任行长。因与原胶东地区的北海银行同名,故被称为“北海银行总行”。总行成立后,原胶东地区的北海银行便改为分行。1941年夏,北海银行总行由财政处分出,搬至沂南县艾于湖村,下设3个科室和1个印钞厂(在大梨峪)。是年冬,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银行遂迁址辛庄,后又迁至万良庄(均属沂南县)。印钞厂职工在附近山上挖掘了山洞和地下室,以保证北海币的正常印制。1943年春,北海银行总行由沂蒙山区迁驻滨海地区。是年夏,滨海区停用法币,此后,北海币即成为解放区的本位币。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总行随省领导机关迁驻临沂城,行址即现临沂市工商银行城里办事处驻地。发行科和印钞机在城北曲沂、大朱夏村。8月29日,省政府发布通告,宣布各解放区印发的北海币均可在山东全省统一流通。
(本文作者:李强 原载于:《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金融战争”》 未经作者和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红色金融教育基地、清廉金融文化教育基地、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山东省银行保险业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培训中心、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沂蒙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银行业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保险业培训、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