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三)

发表时间:2021-11-12 14:41阅读次数:
沂蒙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

        三、沂蒙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沂蒙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革命精神。但是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仍然摆脱不了其固有特点,即具有历史继承性。沂蒙精神也是在继承了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升华而形成的。沂蒙精神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无不显示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无穷魅力。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爱国主义传统,这一思想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之前,如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出发扩展到整个国家,视爱国、为国献身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成为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强大凝聚力。“爱党爱军”是沂蒙人民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沉淀和升华。          
        沂蒙各个时期均涌现出了一批批爱国志士,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奏响了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如“宗圣”曾子主张忠君爱国,要求人们在尽到家庭责任的前提下,自觉而主动地承担并终生坚持不懈地履行对他人以至于对天下人的责任。“智圣”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蜀国的建国大业。民族英雄左宝贵为抵抗日本侵略者而血洒沙场等。中华民族是一个生命力和进取心极强的民族。尽管历经劫难,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减少过、放弃过、停止过对民族进步发展的追求,正是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蒙山沂水间曾发生过大小战斗4000余次,巍巍青山掩埋过数以万计将士的忠骨,涌现出了同仇敌忾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抗日模范村”渊子崖、舍生忘死救助伤员的“沂蒙红嫂”、宁愿饿死自己的亲人也要抚养好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英雄的沂蒙人民不仅用红薯、煎饼、小米、奶水养育了几十万人民军队,而且见危请命,踊跃参军支前。据不完全统计,在解放战场上,沂蒙山区人民共出动担架29万副,各种车辆11万辆,支前民工达到200万人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儿女在革命战争的熔炉里,孕育了沂蒙精神,其深刻表现,就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对艰难困苦的无所畏惧和对革命的无私奉献。可以这样说,沂蒙精神的产生、发展,对当时沂蒙红色政权的现固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在这一时期,沂蒙精神突出地表现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把革命年代的那股劲,那种彻底革命精神,那种革命热情,投入到了治愈战争创伤、改造穷山恶水、甩脱贫穷的国家经济建设之中。莒县的吕鸿宾率先创办了山东省第一个农业合作社一一爱国农业合作社;王家坊前“新建”农业合作社,发动社员投资,靠集体的力量解决了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高家柳沟创办了记工学习班,解决了农村缺文化、合作社记账难的问题;厉家寨人民为改变贫穷面貌,整山治水,艰苦奋斗,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这些典型都经毛泽东批示表彰并在全国予以学习推广。这充分反映了沂蒙人民面对艰难困苦,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勇于战胜困难的雄心壮志,充分反映了沂蒙儿女生生不息的伟大创造精神。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激发了沂蒙人民的创造精神,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奉献社会的优秀典型。
        农民企业家王廷江,将自己用拉地板车、卖瓷器等方式辛辛苦苦挣来的600万元钱和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企业全部捐给了自己的村集体,然后带领沈泉庄全村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使沈泉庄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村”“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王廷江的先事迹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1992年7月28日,江泽民在视察临沂时,亲切接见了王廷江。沈泉庄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村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新时期沂蒙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和光大的结果。沈泉庄的发展史是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无私劳动的奉献史。
        改革开放新时期,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带领村民在龙顶山上的展苦创业同样把沂蒙精神发挥到了新水平。平邑县九间棚村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坐落在海拔640多米的龙顶山上,四面悬崖,谷深涧陡,曾因先人居住在九间崖石洞穴内而得名,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曾十分恶劣。20世纪80年代,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与其他八位共产党员一起,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吃气,带领全体村民架电、修路、治水,并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九间棚村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九间棚视察工作,对九间棚人艰苦创业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现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刘嘉坤又带领村民下山进城发展特色经济,先后办起了中药材深加工基地,新上了花岗石厂、农业生态园和房地产开发等20多个项目。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九间棚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九间棚村的巨大变化,是九间棚人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充分运用当地自然资源,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结果,是新时期沂蒙精神的具体体现。
        这些精神被吃苦耐劳、正直善良的沂蒙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沂蒙地区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历史。从古代至近代再到现在,一代又一代沂蒙人靠着自己的艰苦努力,使沂蒙精神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