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三)
发表时间:2021-02-10 09:15阅读次数:次
(二)开拓进取。
开拓进取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也是沂蒙精神发展的永恒主题。沂蒙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安于现状、求新求强、改变现状的开拓进取精神。开拓进取是沂蒙精神的本质,也是沂蒙精神强大生命力的所在。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这种不安于现状、求新求强的革命开拓精神,使一批批优秀的沂蒙儿女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孕育了沂蒙精神,谱写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颂歌;在和平建设年代,正是这种不安于现状、求新求强的开拓进取精神,鼓舞着精神文明建设。代代沂蒙人战天斗地,改变着家乡的旧模样,荒山野岭变成了山清水秀的花果园,孕育了建设时期的沂蒙精神,谱写了和平建设时期的沂蒙精神颂;在改革开放年代,正是这种不安于现状、求新求强的开拓进取精神,造就了沂蒙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勇气,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品格,学习外地、自强不息的气概,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同心同德、顾全大局的胸怀,全面清“左”、除旧、破“小”,树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使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纵深发展,民营经济快速崛起,从而奠定了新沂蒙的新形象,孕育了新时期的沂蒙精神。
(三)大胆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理论成熟发展的灵魂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理论永葆生机的源泉。可以这样说,沂蒙精神的产生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大胆创新的过程。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体现的是沂蒙人民敢于同旧社会制度、传统的落后社会意识实行最彻底决裂的坚强决心,是一种破坏旧世界威力巨大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向大自然开战,向贫穷宣战,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建设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生产实践中去,谱写了一曲出新时代的壮丽凯歌,显示了沂蒙精神的新威力,从而使沂蒙精神由破坏旧世界的威力创新为建设新世界的新威力。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方向明确,目标远大,沂蒙精神融进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新内涵,从而使沂蒙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焕发了新光彩——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坚定信心和信念;从生产力欠发达的实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新沂蒙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1995年,临沂在全国重点扶持的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2004年,临沂市的GDP实现了总量过千亿、人均过万元的历史性跨越,成为老区经济的强力领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沂蒙精神的伟大胜利,是沂蒙精神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沂蒙精神创新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和昂扬奋进
沂蒙精神作为一种区域群体意识和区域群体精神,自它产生以来经久不息,除了它的外部环境以外,就是它始终保持着无私奉献、顽强拼搏、昂扬奋进的精神,使沂蒙精神始终处于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之中。我们完全可以说,无私奉献,顽强拼搏、昂扬奋进就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支柱。
(一)无私奉献。
沂蒙精神中的无私奉献是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特殊奉献,它是沂蒙精神生生不息的源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全区42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10万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三年困难时期,沂蒙人民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向国家交粮3.6亿公斤,油820万公斤,并接收了由政府统一组织来的6万余名灾民;为顾全大局,根治淮河,沂蒙山区有527个村、27万间房屋被拆迁,28万亩良田、5万亩山林被淹没,40多万库区农民舍了家园,生活跌到了贫困线以下。他们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正是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动着沂蒙精神创新发展。
(二)顽强拼搏。
顽强拼搏是沂蒙人的底色,是沂蒙人的根基,也是沂蒙精神的底蕴。
顽强拼搏说明了沂蒙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前进。正是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的精神底蕴,创造了沂蒙精神的灵魂。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攻,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生命和鲜血创立了沂蒙山根据地,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沂蒙人用小车推着革命前进,用小车推出了胜利,推出了新中国,形成了革命战争年代“立场坚定、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的基调。在和平建设年代,面对落后的面貌、脆弱的经济、恶劣的生态环境,沂蒙人民勇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顽强拼搏地整山治水、修筑梯田涌现出了被毛泽东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莒南县厉家寨,“两个肩膀一双手,龙顶山上写春秋”的平邑县九间棚村等大批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改变贫穷面貌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沂蒙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形成了和平建设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沂蒙精神的主调。正是沂蒙人民特有的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都奉献了自己的热血,谱写了沂蒙人民的光辉篇章,推动了沂蒙精神的与时俱进。
(作者:闵锋,未经作者和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