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嫂精神与双拥工作(一)

发表时间:2021-01-06 15:41阅读次数:
       一、沂蒙精神及内涵
       (一)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我们党领导下创造的民族精神。沂蒙精神,是党的精神,是地域性精神。沂蒙精神是在党的领导和先进文化的指引下产生和发展的。战争年代,沂蒙儿女赴汤蹈火、前赴后继;建设时期,临沂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创业;改革开放时期,临沂人民敢闯敢冒、改革开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共同的精神创造者,这是第一。第二,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40年7月至8月,中共山东分局在沂南县青驼镇召开了山东省各界联合大会。选举产生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民主政权机关--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省战工会”。山东省统一的抗日民主政权的成立以及各地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山东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也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人的重要开端,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三,党的群众工作是沂蒙精神的产生的重要根基。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大战略区之一,在八年抗战中,面对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和敌强我弱的险恶环境,党组织正确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战略思想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团结带领广大军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在全国各根据地中位居前列的辉煌战果。抗战胜利后,山东解放区又成为我党、我军进军东北,解放全中国的重要前进基地。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共11万余人,其中有6万余人来自山东根据地,成为东北野战军的主力。解放战争大战役,东北野战军就参加了两个,并且一直从东北打到海南岛。留在山东与新四军合并的正规部队有21万余人,也是华东野战军的主力,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上海、福建等战役。淮海战役中,仅支前民工就多达百万。抗日战争的主体,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群众。抗战中的沂蒙人民,坚决贯彻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级党员干部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和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救亡图存的希望,给人民群众以巨大的激励和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工作中以身作则,作战中身先士卒,生活中艰苦奋斗,自觉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激励和鼓舞着沂蒙人,也是熔炼沂蒙精神的火源。第四,沂蒙人民特有的仁爱忠厚的品质、丰厚的齐鲁文化底蕴是沂蒙精神产生的内因。儒家文化精髓在沂蒙人民的血液里流淌了上千年,对沂蒙人民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孔子72贤徒,13人在沂蒙。宗圣曾子、算圣刘洪、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构成了沂蒙绚丽的历史星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取儒家文化重道义、崇气节、颂正直、贵信实、求和气之优良精华,并使之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形成了纯朴、善良、诚实、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在传承儒家文化,求独立、求解放,建立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沂蒙大地形成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二)沂蒙精神的内涵
       沂蒙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爱党爱军”,集中展示了沂蒙人民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这是沂蒙精神的灵魂。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始终热爱和拥护人民军队,“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革命年代,沂蒙人民与人民军队建立起了浓浓的鱼水之情和密切的血肉联系,筑起了坚不可破的铁壁铜墙,涌现出了“沂蒙红嫂”、支前模范“六姐妹”等一批英雄群体,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广大军民在加快老区开发建设中通力协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密切配合,在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风雨同舟,谱写了同心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篇章。“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宝贵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作者:寇增超,未经作者和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