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世界法西斯主义的矛盾。“抗战”是中国人民的梦魇,也是希望。漫长的七十年时间足够使人民淡忘苦痛,淡化历史。但是,当中华民族再度面临绝种的危机,你会演绎怎样的民族性格。抗日战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丰硕成果大概就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族性演绎模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读》深刻剖析解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且将会从政府、人民、军人、日本等法西斯势力、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五个层面深刻分析不同民族在抗日战争舞台上如何演绎自己的民族性格,深刻认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民族沉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的反法西斯模式,它不是最高效的、最强大的,但却是最持久的、最符合中国与世界实际、民族性格的反法西斯演绎模式。
关键词:民族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法西斯;同盟国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抗日战争的实践过程里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八年抗战,日本发动了“918东北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蚕食了中国大地。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坚持全民族抗战。
毛泽东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的,是带有民族特性的。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相互吸收与发展的关系,共同新形成世界新文化。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认识抗日战争时代的民族特性,国家各个民族以及与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交融在抗日战争中反映的尤为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在此时期所彰显出来的民族特性无疑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精神的折射。
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区别于其他民族,是因为其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质决定的。而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不同地位、不同能力的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其本质的目的是坚持全民族抗战。
全民族抗战或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迄今为止视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这种说法可能带有政治的色彩。但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概念的确定,标志着党对其本质属性与科学内涵的理解程度。“抗日”锁定了打击的对象,“民族”确认了团结的范围,“统一”规定了合作的规则,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凝聚了各族民心,为中国抗战这幕丰富多彩的历史话剧,确认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内涵。
归结上述内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打击的是日本法西斯势力,团结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统一的是国共两党的抗日战线。但这样的确认的概念,很明显地反映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涉及了政府、军人、人民、日本等法西斯势力、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他们彼此之间相互独立,但又相互指导,相互排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贯彻并不是一帆风顺,这条路线一直贯彻了八年。
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缔造者是中国共产党。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及卢沟桥事变乃至南京大屠杀,日本的侵略已经深入到中国腹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动机。而中国当时仍是处于十年内战期间,国共对峙。但从有限的史料可以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实力远逊于国民党,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处于一种存在很大威胁的地步。因此,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抗日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这件事情上,国民党是被动接受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所幸国民党内存在着爱国的领袖,他们造就了一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必须和平解决,因为这关系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当时的“杀蒋”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够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党员利益前面,实属很难得。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了民族危亡的命运迫切需要敌对的势力彼此合作。统一是国内抗战的一致目标,必须贯彻在两者的行动中。
红军改名为“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发布了周恩来两个月前递交的宣言,总司令亲自宣布,在国家利益上重新恢复统一战线。十年当中,蒋介石成功地将共产党赶进荒野,逼上了中国政治生活的边缘。现在,他们又回到了政治中心,成为了一个具有宪法地位、全国性大舞台的和一个被认可的国家级地位的合法政党。对毛泽东而言,这条通向权力的路是毛泽东打开的,换句话说,日本人带给了共产党生存和发展的契机。
(作者: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曹瑞冬,未经作者和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