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发展的文化力支持——对“老区精神”的几点认识(薛宝生)

发表时间:2020-04-12 10:35阅读次数:
        最近几年,对革命战争时期党和人民革命精神的怀念几近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不断在全国引起感动。7月28日到30日,我到山东临沂参加“沂蒙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在洒满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上,沉思历史,思考现实,检验思想,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一、老区精神的共同特征
        每一种精神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但作为老区精神本质的方面,其共同特征是明显的。
        1、以“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党,以自身的先锋作用为社会树立榜样,因而可以不断赢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可以由小到大,由弱转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几千年当牛做马的贫苦人民感受到做主人的滋味,所以才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延安,我党开展民主政权建设的伟大尝试,上下整肃同国民党统治下的腐败横行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民群众和有识之士从这里看到中国的希望。黄炎培、陈嘉庚在访问过延安后,都不约而同地预言,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解放战争中,面对敌强我弱,我党我军敢于斗争,敢于决战,主要的自信是人民的支持。如淮海战役,当时沂蒙根据地460万人,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0多万人次拥军支前,6万多革命烈士献出生命,所以,共产党解放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过程,是互相的奉献也是互相的成就。党和人民生死相依的关系,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向人民群众讨价还价的权利,而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2、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着险恶的斗争环境,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艰苦条件的约束,给共产党人成就事业以可能的基础。建国以后物质生活条件优越了,但保持革命情操的难度却比战争年代加大了。在我们党即将取得全国政权之际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不无惊怵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震惊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腐化堕落事件,毛泽东“挥泪斩马谡”,其用心可谓良苦。毛泽东之后的几代领导人,都一再强调艰苦奋斗的意义,把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一种精神看成是品格修养的高境界和治党治国的法宝。
        3、高尚的目标引导,追求理想,坚守信念。因为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人民才跟着共产党走,在民不聊生的年代,走造反的路是唯一的生路。但是,这只是必要条件,而决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按现在一些经济学家的“经济人假设”,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为了理想生存而选择躯体死亡,没有一个是会算账的。在他们看来,“不自由,毋宁死”,“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一种理想主义人生观。没有这种理想主义的烛照,就不会有几百万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红色江山,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只有把个人理想定位在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事业中,个人也才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灿烂的前程。
        4、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是由崇高的理想信念决定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艰苦奋斗过程中食苦如怡的心理感受。中国革命过程是波澜起伏的过程,要坚持革命到胜利必须具有饱满的革命热情。在革命老区,一方面是残酷的斗争环境,一方面是永远不断的歌声、笑声,这其中,革命文艺功不可没。延安精神离不开延安文艺,《南泥湾》、《兄妹开荒》寓教于乐、令人回味。在沂蒙大青山,人们今天还能看到抗大文工团袁成隆同志写在大石头上的“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几个大字,更能体会到陈毅元帅歌颂沂蒙山诗歌的深挚感情。 
二、老区精神的时代性特点
        1、革命时期,在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获得地方特点,提升地方文化品质。老区精神中,既有革命精神的因素,也有民族精神的因素。具体到一地的老区精神,首先与我们党和军队进入当地所处的时期有关,与我们党当时的中心工作有关。比如在井冈山,在苏区,当时我党还处在早年草创事业的困难时期,主要的敌人是国民党反动派,我党的任务是通过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造压迫阶级的反。在这里,革命文化同地方文化的结合,把一批“绿林好汉"转变成了骁勇善战的革命战士。后来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锤炼,这里出现了不少“将军村”,革命的浩然正气赋予了地方文化深刻的内容,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也由此产生。其后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也是这样,共性的精神在延续,但个性的特点也都十分明显。比如沂蒙精神,产生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正派做人加爱僧分明,熔铸成沂蒙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行为准则,他们听党的话,无私奉献,为消灭反动派舍家舍命,诚如陈毅所言:“以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2,在建设时期,与发展生产力结合,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文化精神的传承,当然不是以发展经济为唯一指归,但文化发展无疑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解放以后,老区政治强的优势实现了由革命向建设的转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老区许多方面的工作成为全国的典型。农业战线艰苦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太行山腹地的大寨,毛泽东批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厉家寨就在沂蒙老区。当年,革命根据地都在最艰苦的地方,发展生产的难度要大得多,所以想在较短的时间里赶上或超过全国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但即使如此,这些老区和历史的状况比,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老战士故地重游,心情都如诗人贺敬之在《回延安》一诗中所表达的一样,对变化由衷惊讶和感叹,事实证明,建设和革命一样,也需要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老区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应该更加发扬光大,丢了老区精神,丢了艰苦奋斗的法宝,经济发展也会停滞、倒退。
        3、改革开放新时期,与科学发展观结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待经济发展要有历史眼光,顾及老区发展的基础和过程。许多老区的发展符合均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虽然GDP指标不算高,但社会发展的指标却不算低。另外,在创造高效率的同时,时时照顾发展过程和分配的公平,干部民主作风强,干群关系较好,社会相对稳定,对这些情况,不能毫不顾及,不能仅用经济指标一把尺子去衡量。见物不见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得到发展,才是全面发展的本意。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区精神融入市场经济,不仅是老区精神升华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临沂曾经是十八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的一个,1995年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原因固然很多,但“沂蒙山人”的品牌效应却不可低估,许多外商敢于投资,许多人乐于来此打工,看重的就是这里的软环境,吸引他们的就是开拓、诚信的沂蒙人。所以,沂蒙精神不总是代表昔日的辉煌,更代表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积淀在沂蒙山的共有人格品质,是表现在当代沂蒙人身上的一种先进文化,一种时代精神。
三、老区精神必须面向未来
        1、老区党政领导的执政能力面临考验。区精神的产生,首先是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精神感召的结果,也是共产党和老区人民的共同缔造。首先是因为共产党好,才有人民的爱党拥军,无私奉献。解放后,当年的共产党进城了,老区精神要发扬光大,必须有新一代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只有干部还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群众才能保持爱党拥军的传统,现在需要干部警惕的一种误解是:发扬老区精神就是干部对人民的宣传和要求,而不是党员干部自觉地把自已摆到行动主体者的位置,现在在一些地方,有的人已把“咱们共产党”改口为“你们共产党”,说明这些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已经丢失了群众认可的贴心人形象和执政能力。如何重振老区精神,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戴,不仅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引导,更要靠中央和地方干部的身体力行。只要领导干部作出榜样,只有选最优秀的干部到群众最需要的艰苦的地方,老区精神才不会在社会和人民中丢失。否则,不管如何强调,老区精神也仍然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调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领导干部是主要的教育对象。要摆正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首先要认识到领导是群众的一员,是奉群体之命为群体服务的公仆,所以一切执政理念和施政行为都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验,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在服务群众中施展才华。所以,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不可以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亲民,不仅是一个个人作风问题,也是和执政理念紧密相关的,是和承认或不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紧密相关的。具体到一个地方,人民主体意识的确立,既和文化传统、世俗民风相关,也和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民主作风,是否善于发掘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及鼓励群众的首创精神有关。同为革命老区,当年都曾焕发同样的革命精神,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有的自力更生,为当地发展和国家发展作出新的巨大贡献,有的则因为曾经的革命贡献,滋长了“等、靠,要”的思想。为什么一个曾经产生革命精神的地方会陷于落后和不思进取,看来责怪群众和地方文化都没有道理,首先还是当地领导干部要从自身找原因。
        3、让老区精神融入现代文化。老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具有独立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老区精神不仅会时时被记起、怀念,同时也会在与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如何通政治、文化手段做足经济文章,通过历史启发做足现实文章,是一个地方领导要统筹考虑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两手抓”,多手抓,一起抓。然而,政治、经济、文化又都有独立的价值目标,不能相互代替。过去我们有过“政治挂帅”的失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也有过经济指标一俊遮百丑,轻视或忽视文化、政治、社会等工作的现象。比如一度流行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口号,把文化仅看做发展经济的“工具”,就不仅贬低了文化工作崇高的、独立的价值意义,也会使经济发展离开文化的引导行而不远。
       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们不可能同时在所有方面做的很好,所以一个发展阶段必须有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是较长时期内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以更加科学的或更加文化的方式方法抓经济,同时也通过抓文化、社会发展的手段促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只有这两方面都抓好了,才能真正达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发展总目标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当前,发掘和正视老区精神的当代价值,通过对老区精神的重新认识和解释,寻找发展的文化支持,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作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信息局副局长   薛宝生,未经作者与本站允许不得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