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嫂的诞生
用自己的乳汁救抗日伤员的“红嫂”,其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是山东省沂蒙山腹地沂南县马牧池乡的农家哑妻-------明德英。1941年11月,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日军纠集5.3万兵力,形成对沂蒙山区的“铁壁合围”,开始了日军侵华史上对山东使用兵力最多、时间最长、最残酷的一次“扫荡”,企图一举消灭沂蒙山区我八路军和山东党政领导机关及主力部队,彻底摧毁沂蒙抗日根据地。 11月4日拂晓,日军偷袭包围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所在地沂南县马牧池,在突围中,一个战士因被两颗子弹击中肩臂而掉队,忍着伤痛跑入明德英家前的林地。明德英正在居住的团瓢屋前抱着还在喝奶的孩子晒太阳,当小战士跑到她面前时发现她又聋又哑,小战士犹豫了,明德英临危不惧,将小战士摁倒在团飘屋里的一张破床上,并巧妙地支走了两个日军追兵。当明德英看到八路军战士因流血过多已经昏迷时,来不及烧水做饭,她急中生智,毅然把奶头送进了战士的嘴里,将乳汁一滴一滴流进伤员干涸的喉咙,战士慢慢苏醒过来。为确保安全,明德英夫妇把伤员转移到墓地的一座空坟里,并把家中仅有的两只鸡杀掉,熬成汤,给伤员滋补身体。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治疗和呵护,痊愈后的战士恋恋不舍地离别救命恩人,找部队去了。1964年8月1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观看了山东京剧团演出的现代京剧《红嫂》,毛主席在亲切接见剧组演职人员时说:“《红嫂》这出戏是军民鱼水情的戏,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红嫂’。”从此,“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唱响了神州大地,红遍大江南北,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红嫂”这个光辉响亮的名字,成了热爱党热爱人民子弟兵的劳动妇女的泛称,成了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新女性的典型。
二、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群众路线是红嫂的产生的历史根源
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省地方党组织及八路军山东军区领导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斗争,发展生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领导人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规定土地收入不论是租佃还是分种,一律照原租减25%。借贷利息减半。协助农民搞好生产,部队不仅派出岗哨监视敌人,还组成抢耕抢种队,帮助农民春耕秋收,有力地推动根据地军民的生产自救。1946年的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彻底改善了人民生活,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切实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切实感受到共产党好、八路军好、人民政府好真心拥护共产党。
例如:1943年春,由于敌寇的烧杀抢掠,敌人配给制度的吸吮压榨,加以部分天灾,致使许多敌占区、游击区甚至某些根据地内同胞,不能不离乡背井,沦为难民。数万难民涌向根据地,这个时候,山东省参议会、省战工会、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立马发起了“关于迅速救济难民的号召”,要求党政军民机关节约粮食救济难民,各村提出了具体办法,进行生产,以作长远打算,各家各户打发难民决不使一个难民空手过门,提出了“不让难民在根据地内饿死一个!”的口号。
1943年,山东军区、一一五师制定的《拥军与战时动员法令》中有这样一条:“军队不但要以平等民主精神对待人民,而且把人民当作自己的母亲。……只有更加依靠及密切与人民的联系,尊重人民,才能得到人民对自己的帮助,这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当敌伪掠夺“清剿”时,八路军配合民兵打击之,抢救粮食,抢救壮丁,掩护村民转移退却,保护人民一切生命财产的安全。正因为共产党领导了这样的一支队伍,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打心底里的拥护和爱戴,谁才是老百姓的队伍?谁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的心里清清楚楚。所以,在长达8年的艰难困苦、颠沛流离的抗战中,老百姓与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真正形成了不离不弃、水乳交融的血亲关系。
在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巩固过程中,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抗日热情不断高涨。他们真心拥护共产党,拥护抗日民主政权,为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了全民族解放,一心一意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真心实意尊重人民民主权力,一心一意实行减租减息,致力于发展民生。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财富和权威,激发起农民的阶级觉悟;开办“识字班”,让妇女识字,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封建迷信。学习科学,意味着不再把妇女视为男人的财产,而建立男女平等关系,使广大的妇女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与其切身利益之间的密切关联,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中坚定地站到共产党一边。
三、战争年代,党群(军民)共同敌寇,沂蒙抗日根据地和军民鱼水情深
当战争的枪炮无情地吞噬女人的丈夫和儿子时,女人就再也无法退隐到战争的幕后。相反,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柔韧而坚强的女人会一步步走向成熟,由自发变为自觉。战争消灭了人性,沂蒙红嫂的人性却在战争中得到凸现和升华。
1、抗日战争艰难时期,党群(军民)关系经受住了考验。
1940年3月16日至18日发生在沂南县孙祖镇的“九子峰”战斗的胜利,在当时震动山东,战斗事迹到处流传,《九子峰战斗之歌》,响遍沂蒙山。战斗前夕,在八路军动员下,周围各村围寨便已拆除,这对开展游击战更为有利。战斗由徐向前司令员亲自部署和指挥,一天之内打退了敌人的9次冲锋。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歼敌军指挥官、炮兵队长以下190余人,是山东军民抗战史上的一次大胜利,也是日寇进犯山东以来受到的一次严重打击,粉碎了敌军在鲁中进行分区“扫荡”阴谋。这次战斗的胜利,除了部队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起了重要的作用。战斗一开始,孙祖附近的民众,就自动组织起来,有的直接参加战斗。他们自动组织起担架队、运输队、情报队,昼夜奔忙,送茶送饭,抬送伤员,侦查敌情,维持后方治安。军队与民众、前方和后方能极好的配合。人民群众在这次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例如:沂南县铁峪村有个叫田大的农民,当他在附近的小山上看到我们的同志正顽强地阻击着十几名敌人时,不顾一切地跑去参加了战斗。当把敌人打退了后,他由于过度紧张得了精神分裂症,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到处奔走,四处呼喊“杀鬼子”、“打敌人”,不久就去世了,像田大这样的群众英雄,在这场战争中不止一个。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冒着枪林弹雨到前线往返数次背送伤员,由于年老体弱,在路上不断跌跤,别人劝他休息,他坚决不背,咬紧牙关,以惊人的毅力,直到把最后一个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吃饭时,大家看到他双手沾满了鲜血,要他洗一洗,他却无比感慨地说:“这是咱们八路军同志的鲜血啊,让它留在手上吧!”。西高庄有位60多岁有名的拥军模范胡大娘,当敌人的炮弹已打进了她的村庄时,她仍坐在锅门口安详地烧着两锅茶水。有人劝她赶紧离开,她却坚定的说:“我走了能行吗?前线的同志没有水喝怎么能打仗呢?!”许多战士听了这慈母般的话语,都流出了感激的泪花。在枪声稍疏的时候,九子峰东面的山头上,来了一位40岁上下的老嫂子,她用手巾包了4个鸡蛋,握住一位战士的手就说:“同志,你吃了这几个鸡蛋歇歇吧,我真没有多,鸡还在窝里下,等下出来,我再来给你们送。”枪声忽然又紧起来,同志们劝她赶快下去,她说:“你们还没吃蛋呢!”她这山区人民的深情厚谊,给战士们增加了无穷的战斗力。
经过这次战斗,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再一次用实践说明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2、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全力支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1947年3月底开始,国民党在山东战场集中45万余人,其中包括五大主力中的三大主力,即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十一师和新五军,采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作战方针,向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进攻。至5月中旬,国民党军以整编第七十四师为主力,对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驻地实施中央突破。陈毅、粟裕决定就近调集几个主力纵队,以“猛虎掏心”的办法,从敌战斗队形的中央楔入,切断威胁最大的先锋整编第七十四师与其友邻部队的联系,并将其全部消灭。整编第七十四师原系第七十四军,全师有3.2万人,为美械装备的甲等装甲师,接受过美国军官训练。因其曾充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卫戍任务而被称为“御林军”。师长张灵甫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抗日战争时期,曾被誉为模范军人,深受蒋介石青睐。华东野战军仅有9个纵队加1个特种兵纵队,共计27万人。
为消灭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粟裕命令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担任围歼,4个纵队负责在两翼阻援。因此,单单就围歼整编第七十四师的孟良崮一役来说,国共兵力对比为1 :5,华东野战军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结果,华东野战军以伤亡1.2万人的代价,三天之内全歼整编第七十四师于孟良崮,击毙师长张灵甫。对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全歼于孟良崮,蒋介石哀叹其是“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在这场战斗中,沂南、沂东两县人民全力支援孟良崮战役。孟良崮战役前夕,沂南县副县长朱富胜带领全县的烈属、军属、残疾军人和一部分党员干部,共30000人作大规模战略转移,腾出家园作战场。战役即打响后,朱富胜又根据县委的指示,马上从转移群众中组织起担架团支援前线,并组织起500名青年妇女到野战医院去护理伤员。战役结束后,朱富胜组织临(沂)蒙(阴)公路两侧的万余名群众,苦战3昼夜,抢修公路100余里,修石桥、木桥40多座。在孟良崮战役中,沂南县共派出三个子弟兵团配合主力作战,其中二团有12人立一等功,200人立二等功,500多人立三等功。出动常备随军民兵、民工10750人,担架900副,小车700辆,挑子4500副,牲口350头,临时就地支援前线的男女有十几万人。“鲁中区第一救护团”最可称道。该团由沂南子弟兵一年团(服役期一年)7个连队和沂源县3个连队合编而成,共1100余人、250副担架,跟随华野四纵十一师参加了前线二道火线的抢救任务。5月16日,全团250副担架,短途抢救了500多名伤员。他们在国民党军飞机、炮火威胁下,日夜不停地抢运伤员,输送弹药、粮食。在战地方面保证了华东野战军作战胜利,受到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表扬。
男子在前线奋勇支前,留守在家的女性也和男子一样积极参加武装斗争和防奸、防特、破袭、运输等工作。沂南县土山区武装部长张秀海带领一个配有5挺机枪、16枝汤姆式、还有1枚六0炮的加强排,全力以赴支援孟良崮战役。许多妇女还担任领导职务并表现出惊人的能力。她们工作积极,带头实干,出色地完成了支前和生产任务。她们的事迹曾刊登在《大众日报》上。另外,沂南县有2300名女青年参加了民兵。沂南、沂东两县有万余妇女参加运送公粮。沂南县也由此被誉为“支前模范县”。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每次想起总让人心酸和感动:在一次的拥军大会上,一位年轻的大嫂手牵着一个8、9岁大的儿童给八路军送军鞋,孩子将四双新鞋紧紧抱在怀里,怎么也不肯放下,原来孩子长到这么大都还没穿上过一次新鞋。这位大嫂姓名不知,只是当年《大众日报》的记者记下了这一幕。
这样的事迹不计其数,当年,在沂蒙山区这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热土上,“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以那份圣洁无暇的母爱关爱子弟兵,无私奉献的女性形成了一个伟大的红嫂群体。在党和军队的领导下,她们在村村乡乡广泛地组成了“妇救会”、“识字班”,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侦察敌情、站岗放哨,冒着枪林弹雨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以母亲的博爱胸怀,无私奉献出了一切,只是因为许多人不愿扬名于世,她们的动人事迹才鲜为人知。她们申明大义,同仇敌忾,缔结了水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谊。这就是伟大无私的“红嫂”,这就是无尚崇高的“红嫂精神”。是“红嫂”一样质朴而伟大的人民,用汗水、乳汁和鲜血,喂养了革命,喂养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孕育了新中国。
(作者单位:沂南县党史委 隋善红 未经作者与本网站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