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嫂精神的价值取向及时代意义(曹然斌)

发表时间:2019-10-22 11:41阅读次数:
一、对于价值的讨论
       “价值”(value)原是一个古典经济学的概念。但是今天我们所谈的“价值”是它在哲学中经过长期发展的意义。但是要给价值下一个定义,是很困难的,不同的学者,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域对价值的界定有着一定的区别。要是从它的一个侧面来看,我们可以说是一种选择取向,反映了人的需求、欲望、态度等等。当我们说某个事物有价值时,是说的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意义越大,价值越大,意义越小,价值越小。所以,价值取向是对意义的选择。感性地说,选择一种趣味爱好;理性的说,选择某种追求与理想。“围绕着价值意义的评价和选取,存在着意识形态的斗争。文化系统的差别,归根到底也就是价值体系的差别。”
       人类主体之间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关系是利益关系,尤其是经济利益关系,其它社会关系都是利益关系所派生出来的,并在本质上都是为利益关系服务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关系,因此,价值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核心。
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主要是人的社会价值,它也是自我价值的基础。我们这个社会所提倡的价值也是社会价值,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所以他的价值也只能通过社会价值来体现。除了给社会带来的物质价值之外,人类在劳动生产以及其他社会活动中产生的精神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它通过影响与传承对这个社会发挥着作用。具体地,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可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能是一言一行。积小成大,在一段时间里不断积累的言行、方法渐渐抽象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之后,它就会通过某种文化载体形成一种地域的、传统的符号,不断传承、发展。红嫂精神就是在革命斗争年代里沂蒙老区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爱党爱军的崇高品格和精神。
二、红嫂精神的实质及价值取向
       “从内在脉络上说,‘红嫂精神’的生成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主体精神,他呈现出一种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渐进的规律”。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勤劳勇敢的沂蒙妇女依靠自己的善良和智慧挽救了无数伤病员,为掩护革命战士,他们任凭敌人严刑拷打,视死如归;为了支援前线,她们“母送儿子上战场,妻送丈夫打东洋”;为了抚育革命后代,她们忍痛舍弃自己的亲生骨肉。如果说用自己乳汁救护伤员的明德英的行为仅仅是出于同情、善良的道德心,为推动征兵运动而立言“谁第一个报名参军就嫁给谁”的梁怀玉的行为是缘于心中的感动和报恩之情。随着中国共产党在沂蒙的扎根和发展,沂蒙老区人民有组织有领导的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支援体现出了山东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勇敢。而沂蒙红嫂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用她们特有的方式支持着中国的革命,这种精神是山东文化发展以及在特定时期下形成的。所以,红嫂精神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社会信仰,这种信仰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通过促进革命的形式打破落后的生产关系。
       这种价值取向受到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但是决定这种价值取向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相融合。可以说,这种评价是客观的。价值是历史的,任何事物的价值从不同的历史阶段来说是不一样的。红嫂精神的价值取向在当时来说,是由其生产力决定的,同样也是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作为特定的社会主体,沂蒙女在弘扬和发展这种精神的过程中一定是要从女性文化特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这里我们不在讨论。
三、红嫂精神的时代意义
       前面我们说过,红嫂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但是我们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活在当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决定了我们要积极深入地研究红嫂精神。
       红嫂精神有助于推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沂蒙红嫂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在当今自然资源匮乏,物质与精神高度不协调的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迫切的需要一批能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人,需要一种能够真抓实干,务实求效的信念的支撑。对于这些,红嫂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借鉴意义。
       红嫂精神对我们的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
       无私奉献对于很多受到传统观念的人来说是高尚的。作为对社会价值的一种描述,它对我们价值观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人只有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的同时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红嫂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德)奥伊肯[注] 新星出版社
[2]《哲学的思考》 何 新[注] 时事出版社
[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王新婷 金鸣娟 姚晚霞[注] 中国林业出版社
[4]《沂蒙精神》丁风云 黄宏[注] 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沂南县科协 曹然斌 未经作者与本站允许不得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