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沂蒙精神中的“群众”情愫(张善伟)

发表时间:2019-07-11 13:31阅读次数:
     沂蒙山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著名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根据地党政军民同心协力、浴血奋战,熔铸和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赋予这一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综观沂蒙精神的的成长史,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其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沂蒙精神的呈现载体与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浸润其中的浓浓的群众情愫却是一贯到底的。
     一、沂蒙精神是对党群关系的深情回应
     (一)报党恩,拥军情—沂蒙人民的质朴情怀
     “爱党爱军”,集中展示了沂蒙人民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是沂蒙人民崇高政治信仰和火热政治感情的生动反映,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一她们就是“沂蒙红嫂”。在孟良崮战役中,为了掩护战士们过桥,她们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在冰冷的河水里她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让战士们踩着肩上的木板顺利地过了河。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情况下,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战役期间,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忙碌着,操劳着,每天来回20多里山路。据不完全统计,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捐赠鸡蛋450多个,运柴火1700多斤,停下来还要为战士唱歌,搞宣传,鼓舞士气。
     沂蒙人民自觉地凝聚在党和人民军队的旗帜之下,全身投入革命,全力支援革命。当时,沂蒙根据地400多万人,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陈毅同志曾经动情地说过:“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在那惨烈悲壮、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在那宝贵生命朝不保夕的生死关头,广大人民群众为什么全心全意拥护共产党?为什么会舍生忘死支持革命战争、支援革命战争?在那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党为什么能够赢得民心、一呼百应?为什么会有“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奉献精神?我们为什么能够牢固地构筑起军民血肉相联、鱼水情深的钢铁长城?
     就是因为,党和人民军队为人民浴血奋斗,把人民当亲人,人民用乳汁哺育了党,用生命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党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骨肉相连。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临沂人民始终与党同呼吸、共命运,把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朴素感情转化为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使沂蒙精神不断升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正是我们的党终始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才跟着党坚定地进行革命。
孕育沂蒙精神的环境和条件,正是共产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是军队和民众之间的鱼水关系。

     (二)讲奉献、顾大局一一沂蒙人民的豁达情怀
     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精神时时处处都体现了沂蒙人民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公而忘私、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境界。
     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经过战争的考验,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即一个老百姓要养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对这些困难没有屈服,说实话,办实事,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参军拥前,表现了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豪迈志气,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和耀目风采。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沂蒙山区40多万库区农民舍弃了世代经营的田园,先后建起了总库容达30多亿立方米的44座大中型水库。沂蒙山人以自己的巨大牺牲,使素有“洪水走廊”之称的鲁南、苏北地区解除了水患,沂、沭河下游300多万亩土地尽得灌溉,成为稻花飘香的“山东江南”。
     三年困难时期,沂蒙人民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向国家交粮3.6亿公斤,油820万公斤,并接收了由政府统一组织来的6万余名灾民;为顾全大局,根治淮河,沂蒙山区有527个村、27万间房屋被拆迁,28万亩良田、5万亩山林被淹没,40多万库区农民舍了家园,生活跌到了贫困线以下......
     沈泉庄的王廷江,把自己600万元的白瓷厂无偿献给村集体,曾在当地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当罗庄区委书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王廷江说:“我是个受过苦的人,俺庄现在这么穷,光我自己富了,心里不踏实。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也挣不了这么多钱。我知党的情,就要报党的恩。我献厂就是想让大伙儿都富起来”。刘团村的党支部书记邵长学懂市场、会经营,是不少企业想要招揽的人才。有一些企业以年薪50万聘请他去执掌帅印,均被他一一谢绝。而是带领一帮乡亲发展村办企业,让刘团成为了明星村。邵长学说:“我生在这个村、长在这个村,如果为了自己发家致富,不如我自己干。我这一生心愿,就是让全村共同富裕”。
     沂蒙人民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正是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
     二、沂蒙精神是对群众路线的真情实践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宝贵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一)厉家塞,九间棚——人民是改造自然的主人
     厉家寨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当地群众无奈地说:“穷山恶水种地难,既怕涝来又怕旱,十年就有九年欠;沙石盖子旱龙岗,锄地丁当响,种地不打粮”,粮食亩产平均不过50来公斤。1954年冬至1955年春,厉家寨人决心改造家园,发起了治山治水的攻坚战,两年削平了10个山头,凿通了3道山岭,修成了11座小塘坝,闸山沟2000余道,把1000多块零碎地修成了118块高标准水平梯田,控制了水土流失,农业生产连年丰收。1956年,粮食亩产达到274公斤,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确定的亩产250公斤的目标。1965年3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文章:《改造山 山低头 改造河 河变样 改造地 地增产------临沂地区人民发扬革命精神顽强不懈征服自然》,临沂从而成为当时全国农业的先进典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也成了全国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座右铭。
平邑县九间棚村的共产党员带领全体村民在海拔600余米、四面皆悬崖的龙顶山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修公路、架电线,筑“天池”,植果树,创造了被中央领导誉为“九间棚精神”的奇迹,使这个昔日被称为“山顶洞人”的小山村成为新时期艰苦创业的典型。
靠艰苦奋斗,临沂人民修建了被称为艰苦奋斗丰碑的沂蒙公路,建成了铁路、公路、航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改变了“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历史。

     (二)沈泉庄,刘团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角
     80年代后,罗庄镇沈泉庄农民王廷江,致富不忘众乡亲,将560万元个人财产无偿献给了集体,尔后带领大伙兴办村级企业,几年间,将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建成工农业产值过亿元的“沂蒙第一庄。
     河东区的刘团村,二十年前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破村子,一个工日不到2角钱。1973年初,年仅26岁的青年农民邵长学,说服生产队卖掉了一头老水牛,换回800元做成本,借助当地有小五金生产的传统优势,腾出队里的破牛棚当车间,办起了翻砂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1992年,筹资2000万元,建起了山东蒙凌工程机械厂,主要的生产设备和检测手段均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成为固定投资达8000多万的“国家大二档”企业集团,实现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自1997年起,村里先后投资5000万元用于村庄建设,使365户农民全部住上了小康楼;投资120万元为家家户户免费安装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直拨电话。1998年,刘团人告别了煤、柴、气的历史,生活全部实现电气化。村里建起了公园、娱乐中心和三星级标准的大酒店等娱乐服务设施,刘团被誉为“沂蒙明珠”
     三、沂蒙精神是对群众工作的倾情推动
     “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沂蒙人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一)临沂商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曾以贫穷封闭与落后著称,有“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的记载。直到1984年,临沂市13个县有7个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临沂地区被列为全国18个连片的扶贫地区,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国家与省区发展规划中长期被处于边缘化。国家不投,靠老百姓自己来投。临沂的发展是从市场起步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路边摆摊,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批发城到商城,再到物流城。积极推进市场改造提升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商业贸易快速发展。创建、崛起于80年代,发展、繁荣于90年代,年成交额达200亿元,位列全国第三大批发市场的临沂批发城,使临沂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临沂因此赢得了华东地区“商城”的美誉。
     (二)大美临沂——敬畏人民的创新精神。沂蒙人民是敢于胜利的,沂蒙人民创造了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滨河公园、全国最大物流城、全国最大国际文化城、全国最大的板材基地、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临沭)、在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临沂喜获全国地级市第一、临沂大学是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大学……沂蒙人民用自己平凡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奇迹,这是沂蒙人民敢于胜利精神的集中体现。《大众日报》发表评论:“大美临沂”,以其独具个性的“城市名片”,体现大思路与高效率统一的“临沂速度”,充满实践创新与理性价值的“临沂模式”,聚集着全省、全国甚至世界的目光。
     历史证明,打天下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改革开放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沂蒙精神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形象反映了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生动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全部工作的根本方法和根本路线的宝贵经验。沂蒙精神正在成为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力量源泉。
(作者系 临沂杏园小学 张善伟 未经作者与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