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在实现沂蒙梦的征途上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张鹏、李涛)

发表时间:2019-04-22 10:14阅读次数:
        沂蒙,是一片红色沃土,是一片神奇土地。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的沂蒙精神,孕育、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岁月,成长和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丰富和凝炼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是极具浓郁地方色彩的时代民族精神,是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核心和闻名全国的政治品牌。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总书记的肯定赞扬和重要指示,包含着对沂蒙老区的深切关怀,体现着对沂蒙老区的关爱厚望,为推动老区全面深化改革、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特别是在全市锐意改革创新科学跨越发展,加快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新形势下,赋予了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脉相承、休戚与共,是沂蒙老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沂蒙精神是党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熔铸凝练,集中体现了沂蒙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沂蒙老区乃至全党全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弘扬沂蒙精神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本质内涵。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既是沂蒙精神的概括和提炼,也是沂蒙精神的品格和特质。沂蒙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与人民的鱼水关系。人民群众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又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沂蒙精神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包含了战争年代的“红嫂精神”、“支前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厉家寨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九间棚精神”、“沈泉庄精神”等等,这一切都源于沂蒙精神始终传承、不断厚重的“鱼水深情”。党舟民水,载舟覆舟,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党与群众鱼水相依、同舟共济的具体体现。沂蒙精神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的沂蒙精神,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崇高品质的结晶,其本质就是践行群众路线,在感情上与群众相通,在生活上与群众相融,把自己置于普通群众的一员,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意图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团结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不断开创生机勃勃的工作局面。沂蒙精神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沂蒙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保持党、人民军队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当时环境恶劣、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党和军队把群众当成爹娘,用生命保卫胜利成果和群众利益,人民群众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支持党和军队;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沂蒙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摆正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位置,清醒认识人民群众永远是主人,党员干部永远是公仆,人民群众永远是先生,党员干部永远是学生,真正体现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人民拥护支持下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弘扬沂蒙精神是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沂蒙精神是在党的领导和精心培育下,在沂蒙人民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创造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性是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沂蒙精神的人民性体现了根基性。“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历史由人民群众创造,人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任何政党任何组织都不能忽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群众路线的要义所在,也是沂蒙精神的真谛所在。沂蒙精神的人民性体现了民族性。沂蒙精神的人民性与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相互激荡。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华。沂蒙人民拥有爱党爱军、开拓奋进的政治信仰,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革命意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都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沃土之中,是民族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生动表述。沂蒙精神的人民性体现了时代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优秀精神财富,就是时代的精神。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毅然选择了代表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汇聚成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强大革命洪流。和平建设时期,千万群众充分发扬沂蒙精神,不等不靠,自强自立,像当年拥军支前那样抓经济、促发展、保稳定,1995年沂蒙老区率先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开发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2004年临沂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GDP过千亿,人均过万元;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00亿和万元大关,成为全国老区经济的强力领跑。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正是沂蒙人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着自己创造历史的作用,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三)弘扬沂蒙精神是贯彻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沂蒙精神是临沂的宝贵政治优势,临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弘扬沂蒙精神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坚持用沂蒙精神凝聚发展共识,用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共建美丽家园的强大合力。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建立完善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和干部包村住户的“第一书记”制度,全面开展“结亲连心”活动。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线,与群众交朋友结“亲戚”,常联系解难题,实现干部与群众手拉手、心连心。目前,全市各级共有8.1万名干部参与活动,联系群众284.8万户;征集群众各类诉求116948个,目前已解决84896个。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全力办好“行风热线”、“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市委书记、市长公开电话,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和需求,让人民感到党和政府就在身边。其中,“12345”运行1年多来,共受理群众诉求545916件,日均1837件,日受理最高3785件;办结率96.63% ,满意率96.21%。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习总书记视察临沂时特别叮嘱,要把老区人的生活搞得更红火、更幸福。临沂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的这一重托与厚望,坚持把民生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在人均财力不足全省平均水平四成的情况下,六成以上的财力花在民生上。2013年,各级财政民生支出263.3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64.9%。在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大调查中,临沂跻身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十大地级城市。
        二、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含义隽永,内涵丰富,是沂蒙人民最突出的精神品质。
        沂蒙精神是在党的领导、培育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沂蒙儿女最突出的人格品质。
        (一)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筑牢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的坚定立场。旗帜就是方向,具有光荣传统的沂蒙人民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主动凝聚在共产党的伟大旗帜下,让鲜艳的红旗牢牢地屹立于心坎上。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信念决定立场,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立场。鸦片战争以来的斗争史,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复兴,靠纯粹的农民起义不行,靠西方资产阶级的改良革命不行,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唯一出路。沂蒙人民在党的教育下,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牢固了为民族独立、人民翻身解放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彻底的革命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不断巩固,成为敢于胜利、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支柱。坚信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为已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率领人民军队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党的政治纲领、宗旨主张、工作作风、路线方针,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亲眼目睹了历史的变迁,亲身感受到党对人民的真情,从心底里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正是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得广大的沂蒙儿女不管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不管面对怎么样的艰难困苦,都矢志不渝的支持拥护党,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支持人民军队。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旧社会的沂蒙人民深受日寇、伪军、土匪、地痞、恶霸等丑恶势力的压榨和盘剥,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沂蒙人民把希望寄托在人民军队身上,把热情倾注到人民军队上,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戮力支前,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更加坚定支持人民军队,涌现出了“普通军属、拥军模范”朱呈镕、“沂蒙新红嫂”戚洪桂、“十佳兵妈妈”包庆荣和省“十佳好军嫂”贺玉霞等一大批拥军优属先进典型,她们同老区人民一起,一如既往地支持部队建设,积极参与拥军优属活动,成为新时期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临沂也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三连冠”。
        (二)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激发了沂蒙人民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壮志豪情。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质朴的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敢叫日月换新天,昔日的革命老区已经成为勃勃生机、活力四射的发展热土,沂蒙老区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336.8亿元,增长11%;公共财政收入216.1亿元,增长16.6%,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5.3%。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11个县区、开发区公共财政收入过10亿元,其中1个过50亿元,9个县在全省县域收入排名中实现位次前移。城乡统筹提质加速。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级联动、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化率达到53.2%,迈入与全国、全省同步发展新时期。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人口分别达到195平方公里、193万人;县城城建投资和村镇建设投资分别完成20亿元、110亿元;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实现天然气“镇镇通”。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临沂时评价:“临沂看着很像南方城市”。文化实力持续攀升。围绕打造沂蒙精神这一全国政治品牌,先后投入10亿多元对革命遗迹和纪念地进行规划和整修,建设了56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全国率先开辟了红色旅游线,被列为全国8大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全市建成4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开辟了10多条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文化旅游成为文化旅游的亮点和品牌,以红色名城临沂为中心,“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的红色文化聚集区已形成规模。同时,临沂市“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提前完成,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现代柳琴戏《沂蒙情》等作品获国家级大奖,被评为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十二届全运会上获7枚金牌,创历史最好成绩;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沂河国际运动娛乐节,被国际滑水联合会授予“世界滑水之城”称号。城市影响显著增强。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一创六建”的主要评判依据,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创城漂亮仗,先后成功争创了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摘取了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地热城的桂冠,被授予全国数字化城市建设示范市、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连续四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50强。在全国城市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两项工作测评中,得分均列地级城市第一名。省委书记姜异康称赞临沂:“是山东的一张名片,也是全国革命老区的一张名片”。
        (三)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造就了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以自身行动为争取全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乳汁救伤员”、“肩搭火线桥”等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场景在沂蒙大地上演,“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等一个个鲜活可敬的人物在沂蒙大地诞生“最后一粒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创造了许多永载史册的光荣事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老区的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一道全身心地投入到党领导的伟大建设事业中,发扬沂蒙精神,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和历史性跨越,涌现了罗庄镇、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九间棚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王廷江、刘加坤、王金法等一大批先进个人,为沂蒙精神增添了更多的荣光。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秉承着“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开拓进取,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跨越赶超,沂蒙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变身为全国物流之都、市场文化名城和独具魅力的生态宜居城市,幸福真正写在了老区人民的脸上。
        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必将为建设“大美临沂”的“沂蒙梦”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等一脉相承,都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新阶段,推动沂蒙老区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一)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必将激发老区跨越发展的无穷力量。近年来,临沂市把弘扬沂蒙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巨大的政治优势,用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汇聚赶超跨越的智慧力量,老区临沂解放思想春潮澎湃,干事创业气势豪迈,一座“商兴水胜、荟萃人文”的新城正阔步走向未来。迸发转型升级活力。全市围绕“四三二一”总体思路把实施“10+6”产业推进计划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把“1531”骨干企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力军,把实施“1332”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计划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引擎,加快“转调创”步伐,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努力实现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凝聚改革创新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临沂市把破解瓶颈制约作为科学跨越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围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机制,扎实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力争在产业转型、金融创新、商文旅提升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释放民生改善潜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突出民生优先,不断扩大就业,加快社会保险接续统筹,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加强社会养老服务,推动全民健身,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十件大事和二十项实事,加快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二)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必将展现新时期党建的全新魅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支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包括沂蒙精神在内的党的优良传统,不断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弘扬沂蒙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沂蒙精神体现的正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唇齿相依的浓浓深情。现阶段,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更深地问政于民、更细地问需于民、更广地问计于民,使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永葆先进性。弘扬沂蒙精神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沂蒙精神正是党在与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和奋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新历史条件下,更应要像战争年代那样,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人民群众,与群众心连心,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弘扬沂蒙精神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与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深入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四风”问题,真正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实际行动倡导新风尚、树立新形象、带动新风气,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永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康”的政治本色。
        (三)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必将汇聚老区人民实现“沂蒙梦”的无限热情。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沂蒙梦”是老区跨越发展、建设“大美临沂”的梦,归根到底是千万老区人民的梦。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将中国梦、沂蒙梦的美好梦想照进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中。一心向党爱党爱军的政治信仰为实现“沂蒙梦”牢固坚定的政治立场。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思想统一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把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改革措施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能力,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用成就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带动“沂蒙梦”的早日实现。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为实现“沂蒙梦”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战争年代特别能战斗、建设时期特别能吃苦,是沂蒙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特殊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沂蒙老区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经济总量不足、人均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大力弘扬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艰苦奋斗精神,凝聚和激励千万老区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艰难险阻,为实现“沂蒙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品格品质为实现“沂蒙梦”营造和谐的秩序风尚。当今时代是变革的时代,各项利益关系深度融合。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顾全大局、热爱集体、自我牺牲的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更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扬集体主义思想观念和公而忘私的精神,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倡导关爱社会、尊重他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相处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大美临沂”,早日实现“沂蒙梦”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作者系临沂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张鹏、李涛,未经作者与本网站允许禁止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