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的途径和方法(赵福祥)

发表时间:2019-04-13 11:29阅读次数: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可贵革命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明写照。从历史角度看,沂蒙精神在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中得到弘扬,党的群众工作也在弘扬沂蒙精神中得到深入落实,并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可见,沂蒙精神不但是贯彻群众路线的结果,也是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优秀载体。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提供了新的契机。现浅谈几点弘扬沂蒙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沂蒙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沂蒙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注入更多新的内涵,丰富和发展沂蒙精神。要加强沂蒙精神理论学术研讨,把弘扬沂蒙精神与深入研究沂蒙精神相结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历史贡献、丰富内涵时代特征、现实意义,深入探讨沂蒙精神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内在联系,深入总结弘扬沂蒙精神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尤其是沂蒙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沂蒙精神的时代作用和现实意义、沂蒙精神与党的自身建设、沂蒙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有机融合等方面。以先进的理论引领人,激励人,为人们干事创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沂蒙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奉献的精神,一种开拓拼搏的精神,曾孕育了无数“临沂好人”,在全国树起一座座道德的丰碑,沂蒙精神早就内化为临沂人民的价值追求与自觉行动。让沂蒙精神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
        弘扬和培育沂蒙精神,必须充分挖掘沂蒙大地上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我们要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沂蒙人的传统美德,使沂蒙精神世代得以继承和发扬。沂蒙历史悠久,系“东夷”之地,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原始陶文、金缕玉套、银雀山汉墓竹简、金雀山汉墓帛画等,展示着沂蒙大地的久远和文明。孔子七十二贤徒,沂蒙十三人;著名二十四孝子,沂蒙具有其七:圣师郯子、兵圣孙子、宗圣曾子、算圣刘洪、孝圣王祥、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荀子、孙膑、蒙恬、匡衡、王献之、颜真卿、颜之推、刘勰、王导、左宝贵等“琅琊名士”,显示着沂蒙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领袖地位。汉代樊崇的琅琊起义,宋朝杨妙真、李全的红袄军起义,明末清初九山王王俊的费县起义,郯城、兰山的幅军起义,表现了沂蒙民众的抗争精神和英雄主义。同时,正如地方志所说:沂蒙“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恶劣环境,也迫使沂蒙人民形成了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创业精神。沂蒙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底蕴之中,特别是在沂蒙人民群众不畏艰险、不畏强暴、不甘贫困的坚强努力和自强自立、艰苦创业、团结互助的辛勤劳动下,不断地孕育、萌芽的。
        弘扬和培育沂蒙精神就要把沂蒙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各行业各单位都要经常开展一系列沂蒙精神的教育学习活动,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无论是干部、党员、群众,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都要以积极地心态,自觉接受沂蒙精神教育,包括沂蒙历史教育、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和改革开放成就教育。深刻理解沂沂蒙精神的发展孕育、时代价值、现实意义和丰富内涵,自觉阅读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读物和文艺作品,从中感悟伟大的沂蒙精神。重在认知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通过教育学习,把沂蒙精神作为行为准则和思想境界追求。只有加强教育学习,才能了解沂蒙精神的孕育发展形成过程,才能深刻领会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才能懂得为什么“爱党爱军,无私奉献”,“那是党全心全意为了人民,只有共产党才能为人民大众服务”。从而坚定信仰,永远热爱党拥护党,更加拥护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奋斗。从而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没有信仰和精神追求的人宛如行尸走肉,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净化心灵,涤荡灵魂深处的污浊,永葆纯洁。
        弘扬和培育沂蒙精神要从青少年学生抓起,让沂蒙精神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积极开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育系列丛书和形式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育载体,激励文艺创作人员创作出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精品,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把沂蒙精神纳入学校德育规划,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既要理论引领,更要注重学生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感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独生子女的长大,暴露出的问题日渐突出。如好吃懒做花钱不在乎、厌学无上进心、迷恋网络游戏荒废学业、缺失爱心孝心责任心感恩心、学习、生活习惯较差,自理自立自强方面欠缺。今天的学生,明天的公民。“从来纨绔少伟男”。要结合我们农村城市特点,积极开展调查走访和劳动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进一步了解、学习、弘扬沂蒙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安排“百姓生活大变迁社会调查”“我村(社区)名人采访录”“村长访谈”“我和爷爷话改革”“新居老家区别大”从衣食住行方面感受沂蒙大地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自然对学生进行了“爱家、爱国、爱党”教育并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社区)而努力学习。还可安排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品德和文明礼仪教育。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尤其是当今社会一定让学生感受到有很多东西比金钱地位更重要,那就是“亲情、和睦、温馨、孝敬、感恩、责任”。由小家的温馨和睦联想到祖国各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互助共繁荣,从而坚定维护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感恩党的领导与关怀,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盛世稳定局面。这些道理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认可和升华,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先有大家才有小家。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可运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社区)建设的丰硕成果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最好的现实教材,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惠民工程、改善民生、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党的领导、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等这方面的教育最怕喊口号,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教育更具说服力。如免除农业税免费、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免费提供教科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制度、旅游观光农业、水电路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等等。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看得见觉着到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爱党爱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教育就会落到实处。再者,要运用好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学生到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去亲身体验感知,了解感悟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反思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生活、珍惜生命、珍惜学习机会,励志报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同时,要指导学生勇敢的拿起笔,热情讴歌沂蒙大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自觉加人弘扬沂蒙精神的行列。
        弘扬和培育沂蒙精神要选好、建好、用好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做大做强沂蒙红色旅游是弘扬和培育沂蒙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沂蒙精神发祥地,我市红色资源得天独厚,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当时的沂蒙有“小延安”之称,是我党华东和山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山东党政军机关、华东局机关长期在这里驻扎。刘少奇、罗柴恒、陈毅、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我市先后建立了华东烈土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暨山东省政府纪念地、大青山战斗遗址、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等70多处沂蒙精神教育基地。今后,应进一步整合沂蒙红色资源,规划和建设好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通过大力发展沂蒙红色旅游,切实发挥好沂蒙精神教育基地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党员、干部都有机会来基地感受体验。同时,要保护好体现沂蒙精神的故事、物件,要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哪怕是一书、一墓、一碑、一物,我们都要让其成为浩瀚夜空的璀璨明星,彪炳千秋。
        弘扬和培育沂蒙精神要极力打造文学艺术精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要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体现沂蒙精神的好文章、好歌曲、好影视作品、好相声、好舞蹈、好小品。要面向农村、面向大众、面向基层,城里乡下共享艺术成果。近年来,我市成功推出了系列丛书《沂蒙颂歌》、文艺演出《谁不说俺家乡好》、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交响乐《沂蒙山小调》、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视连续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成为宣传和弘扬沂蒙精神的生动载体。要把这些优秀的文艺精品送到基层,利用节假日和假期加大宣传力度和播放频率,让沂蒙大地家喻户晓,为人们的干事创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增强沂蒙人的自豪感。要在继续发挥好这些文艺精品作用的同时,结合广大干部群众弘扬沂蒙精神新的创业实践,善于发现推出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不断推出新的文艺精品。“两战圣地、红色沂蒙”要让抗日战争时期的渊子崖村;明德英、祖秀莲、王换于等“沂蒙红嫂" ;要让解放战争时期的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等“沂蒙六姐妹”、“百万独轮车支前大军”,全区460多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支前参战,其中31000多沂蒙儿女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人民战争的光辉写照!陈毅元帅曾深情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同志也曾不止一次动情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胜利,是老区人民特别是沂蒙山区人民用小来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我永远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们的恩情。”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看到这样的视频资科,这样的影视作品、这样的镜头……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深受震撼!为沂蒙人骄傲!如女子火线桥,乳汁救伤员、舍子教伤员、为伤员熬鸡汤、男女老少支前队伍中,老爹炸死儿子戴孝推,儿子炸死儿媳戴孝拉……这些场面催人泪下,令人感慨万千,终生难忘,什么是“爱党爱军,什么是“无私奉献”,几个镜头变折射出“党为民、民爱党;军爱民.民拥军"“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至信明理。这样的话,这样的视频、这样的镜头、这样的场面要经常出现、要成为永恒的主题和创作源泉。“读一千遍不厌倦,看一万遍不厌烦”!让生命在文艺精品中多活几次。全面建设时期,沂蒙人从“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人”的恶劣环境,到厉家寨人“愚公移山”,毛主席亲笔题词。真是感天动地,可谓“敢叫日月换新天,敢叫旧貌换新颜”;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买天下、卖天下”;“南义鸟,北临沂”让世人领略了什么是“艰苦创业”、什么是“开拓进取”。从早期的“罗庄现象”、“九间棚现象”、“临沂批发城现象”到“苍山蔬菜发展之路”、“莒南供销社经验”、“南坊建设模式”,沂蒙群众的创新创造丰富了沂蒙精神的内涵,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沂蒙精神创造的又一奇迹。这为弘扬和培育新时期沂蒙精神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源泉。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弘扬沂蒙精神提供了强大坚实的资源优势和创作源泉。不知便罢,知道便热血沸腾、油然而生敬仰之意催人向上,令人无限向往这块创造奇迹的热土.....
        弘扬和培育沂蒙精神既要运用好图书、报刊、杂志、宣传画、连环画、广播、影视、评书、纪录片等适合各类群体需要的形式,更要运用好现代网络、电子图书、影视视频、手机短信等现代大众传媒载体。加大媒体对沂蒙精神的宣传力度和频率,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沂蒙精神,营造依厚的舆论氛围,形成网上网下弘扬沂蒙精神的合力。让沂蒙精神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厂矿、进部队、进学校,家喻户晓。
        弘扬和培育沂蒙精神做好结合的文章。弘扬沂蒙精神,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将沂蒙精神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沂蒙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实现弘扬沂蒙精神的时代化、社会化、大众化。把弘扬沂蒙精神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与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紧密结合;与行业的评先树优、建功立业结合起来。要把先进性要求与普遍性要求结合起来,紧密结合人们的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等不同领域和层面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把沂蒙精神的基本要求渗透到乡规民约、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之中,并善于挖掘和发挥各类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弘扬沂蒙精神具体化、形象化。
        弘扬沂蒙精神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弘扬沂蒙精神,要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着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弘扬沂蒙精神要注重党建的引领作用。发挥党的政策对弘扬沂蒙精神的引领作用,关键是要坚持和完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政策措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也反复强调:“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过去,党之所以在沂蒙人民心中拥有巨大的号召力、凝聚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真正代表和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如今,党要引领群众弘扬沂蒙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营造有利于人民群众创业的社会环境,激发群众想干事的创业热情,并在不断推进科学发展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发挥党的作风对弘扬沂蒙精神的引领作用,就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时时处处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打铁还需自身硬”、壮士断腕之决心反腐倡廉,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纠正四风,赢得了党内外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弘扬沂蒙精神。
        总之,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在艰苦斗争、建设改革中孕育、发展、形成、丰富了沂蒙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人开展,必将弘扬沂蒙精神,激励一代代沂蒙人干事创业,再竞风流。

 (作者系沂水县泉庄镇初级中学赵福祥,未经作者与本网站允许禁止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