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封电报的追记谈新时期沂蒙史料的现状及弘扬沂蒙精神的方法(黄立宇)
发表时间:2019-02-21 08:21阅读次数:次
缘起
2015年我接到拍摄一部十集电视文献纪录片《红城须》的任务,这是一部全方位展现沂蒙革命斗争史的大型文献片。在拍摄该片时有一个人物让我产生了兴趣,他就是“从山大王到鲁南军区副司令”的万春圃。
万春圃传奇的人生让我有了创作的冲动,我自费启动拍摄了人物传记片《万春圃》。
拍摄过程中有一封电报引起了我的注意,所有史料上都说到有一封罗荣桓发给万春围的电报,但我能够查到的资料对电报内容都语焉不详。
1.一封消失内容的电报
1942年因为内外交困山东根据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根据地不论百姓还是部队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但在这最为艰苦的年份,根据地内却发生了一件震动山东乃至全国的看似铺张浪费的大事。
在鲁南根据地的云涧峪村,鲁南区党委召集各界人士代表数千人聚集一起召开了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会,会议主办方大摆宴席几百桌,一边开会一边吃饭,这是为万春圃60寿辰祝寿的场面。让在场的人意想不到的是,罗荣桓等军政首长尽管已经转到了滨海区,但都发来了贺电,还派115师战士剧社专程从滨海来鲁南为祝寿演出。
罗荣桓发的那封电报内容到底是什么?
查阅历史档案徒劳无功。采访当事人研究者就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了。我采访了罗荣担元帅的研究专家李维民少将,当年给罗荣桓当勤务员的王汇川等等都不清楚------祝寿电报的内容成了一个谜。
2.寻找电报内容
也许有人会说这封祝寿的电报不重要,不必那么较真,在战争年代罗荣桓向中央和各指挥机关发了几百封电报,这些电报直接关系到山东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同它们相比简单的祝寿电报而且极有可能是礼节性的话语,真无足轻重,但我看到的是它的独特性,越是独特才更显得珍贵。
万春圃的孙子万欣一直为他爷爷的事情东奔西忙,现在“万家大院”的恢复重建就是他和罗东进一起呼吁下的结果。万欣告诉我,他父亲很有可能知道此事,只是近百岁的老人了,半清醒半糊涂,就看我们的运气了。
他父亲叫万国芳是万春圃的三子,现住河南郑州,我们便驱车前往,尽管已是97岁的老人了,但祝寿的场面历历在目宛如昨日,他当年22岁,是苏鲁支队宣传队队员,他和苏鲁支队宣传队一起参加了祝寿演出,老人说演出开始前,鲁南区党委书记张雨帆念了好几封电报,其中罗帅那封电报让他记忆犹新,因为电报电文只有简短的八个字:宏达志远日月昌明。
我抓紧让老人把这八个字写了下来。前一段时间,省委宣传部组织各地编写“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读本,华东烈士陵园的书稿是我写的,我就把这封电报的内容加了上去,估计以后大家会在“沂蒙革命纪念馆”里看到万老追记这封电报内容的手迹。
3.电报内容背后的意义
罗荣桓元帅的电文是经过字斟句酌的。万春圃字“鸿源”,所以“宏达志远”中的“宏”“远”和“鸿源”是谐音,“达”和“志”指的就是万春围的革命志向;“日月昌明”原本是普普通通祝福老人的话,可祝寿这天恰是中秋节,电文中的“日月”就别有一番味道,特别是和“昌明”相连,有着深刻的含义。
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岁月里,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向一位大地主“山大王”祝寿?这就把大的历史背景带了出来,历史就不再枯燥和乏味。
对当前运用沂蒙革命历史史料的看法
任何一种“精神”的表述都是用及其简单的语句概括出来的,所以“精神”是浓缩提炼出来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滴水藏海,寥寥数语,却折射出跌宕起伏的历史。“沂蒙精神”的凝练诞生也是这样,它的语句简单,却字字珠玑。“沂蒙精神”内容的概括经历了一个过程,现在定下的这些字词,我们无需更改,关键的是如何运用沂蒙革命的史料去解读和支撑,让沂蒙精神更加血肉丰满,这才是问题之所在。
有人说沂蒙精神现在已经到了研究的新阶段了,再去论及史料问题是不是本末倒置?不是。沂蒙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纷繁复杂的地方史、革命史,地方史和革命史史料不丰富或者出现纰漏,阐述出来的精神也不会准确和生动。现在我们引用的史料,是几十年来老一辈党史工作者,凭借他们对党史事业的热爱,在资讯不够发达和其他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的情况下做出的,他们完成了临沂党史的最初莫基,可以说临沂老一辈党史工作者和热爱党史事业的人居功至伟。但是由于战争年代的特殊原因很多史料遗失了,很多史料没有搜集到,很多史料由于缺乏甄别而有不准确的地方。我在拍摄大型专题片《红色沂蒙365》的时候常常遇到以上此类问题,这些直接影响到沂蒙革命历史的全面性、权威性,势必影响沂蒙精神的研究、阐释和教育。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到了新的历史时期。现在不同以往,当今革命传统教育从国家层面上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视和加强,从一般群众层面上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有需求和渴望,这是历史出现拐点后的必然结果。面对新形势我们的原材料远远不够日益增长的客观需求,我们需要更多的史料来诠释沂蒙精神的内涵。
沂蒙精神和当今现实结合,我们有不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作为支撑材料而常讲常新,其实挖掘出新的史料,同样可以成为沂蒙精神内涵形成而再生出的新鲜血液。从我个人的实践中,我感觉在没有深挖出的史料中深藏着我们需要的宝贝。
历史是鲜活的,细节才能打动现在社会上浮躁的心灵,如何去解决和补救?这就是我们下面需要谈及的话题。
1.在运用原有的史料上,突出一个“深”字
我们现在拥有很多的红色革命史料都是散乱的,宣传工作者或者党史部门的任务首先要把散乱的史料进行汇总,这是聚沙成塔的工作,现在市党史研究室出版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汇编,非常难得,前一段时间市委宣传部启动“沂蒙根据地全史”的编纂工作,这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这部书不可能把沂蒙红色革命历史一网打尽,但应该成为沂蒙革命历史的百科全书。在此基础性之上,研究者就需要往深处着眼,只有“深”了,沂蒙精神的阐释上才不会一味研习过去的叙述,出现“炒剩饭”的现象。
我在给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华东烈士陵园写介绍文章的时候,尽管他们给了我较为详尽的材料,但我不想延续过去的讲述方式,而是对一些史料进行了分析,讲出来的故事和叙述语言就耳目一新了------1949年新年刚过不久,中国共产党人还没有打下全部江山,此时做出的决定和付诸实施的计划,足够让当时不论是叱咤风云反法西斯的同盟国还是挑起世界大战不可一世的协约国都惊诧不已,这年的二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治理沂沭河“导沭工程”的同时,在临沂修建一座大型革命纪念陵园,这两件大事注定留名青......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渡江战役马上要打响,山东在支前方面向来任务繁重,政府已经拿不出更多的粮食支援前线,当时山东又遇到大的灾荒,仅滨海区受灾群众达68万余人,政府每做一件牵扯到钱粮方面的事情都举步维艰,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考验着还没有彻底执政的共产党人。
“深”还表现在有深层次影响的史料上。还在担任国家副主席时,习近平就曾经告诚全国党史工作者,党史工作进一步提供历史经验,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我们说不服务于现实的历史,历史就没有了生命。
我们和台湾的关系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要为现实服务,就要好好对待国共历史。国共历史基本就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阋墙”我们有孟良崮大战,现在我们投了巨资花了不少功夫把它已经打造并成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外御”我们讲啥?我们沂蒙这块土地上发生过不少“火线上的统一战线"的故事,就规模和影响来说在全国也不逊色,三年前我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血战对崮山,反响不错。过去我们对这次血战提及的不多,那可是惊心动魄的血战呀,这一战国共两军联手抗日,国民党部队牺牲了200余人。拍摄该片的时候我采访了多人,对“对崮山革命烈士墓”进行了重点拍摄,得出这样的结论并浓缩成这样几句解说词----淹埋抗日将士的遗体共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山上就地淹埋。三年以后,原来在山上淹埋的抗日烈士的尸骨被移葬到了山下,国共两军合葬在了一起。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唯一一座国共两军合葬墓。该片在山东卫视播出后,不仅获奖还引来部分媒体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北京及其他各地的观众打电话索要该片的视频,社会效果良好,但我们政府某些部门对这次战斗直到现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在史料的挖掘上,要抓好一个“广”字
“广”即“广泛”。正如我前面谈的我们沂蒙党史史料因为多种原因的限制有不少的缺失和遗漏,这不是我们临沂的特殊情况全国都是如此。解决和补救的唯一办法 就是调整思路“广泛撒网",用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沂蒙革命史的史料。
我追踪那封“消失的电报”就是一个例子。按说要寻找一封电报我们需要去的最好的地方是档案馆,如果按这个思路就这封电报而言永远查不到,所以要调整思维方式去寻找历史。
我们的眼光不仅仅停留在原始档案、知情人、研究者的身上,
其他媒介也是需要关注的对象。比如,我们现在“沂蒙革命纪念馆”里有一张“陈毅担架队队长------高启文”的照片。那是我几年前的发现,其实,它不是一张照片,它是我在拍摄《沂蒙精神颂》的时候,从前苏联拍摄的纪录片里找到的纪录片画面,这段影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反映我们沂蒙百姓支前的唯一的活动影像,填补了过去沂蒙山区支前没有纪录影像的空白,我把纪录片“定格”后截取,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照片。另外实物上的历史信息也是值得关注的,十年前,我给中央电视台拍了一部纪录片《沂蒙红嫂》,他们资助了十三万元让我筹划搞“红嫂事迹陈列展”,我搜集了大量的实物,这些实物成为不可多得的红色文物,所以展馆的布展思路就有了一用实物讲述红嫂的故事。
3.在史科的征集上,要国绕一个“专”字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否则达不到效果。比如,市党史研究室今年编写《南下干部》,这是一本不同于以往的书籍,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去编纂,即使到档案馆也查不到如此丰富的史料,这是正面的例子,教训也有,五年前我曾经给一个部门策划“口述革命史”的系列电视片,他们看了以后感觉让自己人拍摄省钱,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现在很多年轻编导,认为把摄像机一架,你说什么我拍什么就是口述历史,那就理解片面了。我采访万国芳老人就非常注意,老人故事很多,但如何把他的记忆调动起来,不是简简单单的采访技巧问题,编导必须有沂蒙革命史的知识建构,站在红色历史的制高点上,左右勾连后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引导。
4.在资源的利用上,要突出一个“抢”字
讲革命精神离不开红色资源,对红色资源就要“先下手为强”。“抢”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红色资源还不明晰或者还处在两可之间的情况下,必须去“抢”否则就遗憾了。比如鲁南战役,主战场在我们这里有在枣庄也有,但糖稀湖大战在我们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把鲁南战役纪念馆建起来,但被枣庄抢去了:我们现在常用的“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口粮,用它做军粮.......多么感人的词句但被陕北抢去了。说到这样的词句顺便说一句,几天前一位朋友为了祭奠他的父母亲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让我给配音留存,文章写到支前时引用了他母亲在世时向他提及的支前口号:“碾磨一起转,米面送前线,打倒蒋介石,粮食是子弹!”多么生动鲜活。
“抢”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抢救活资料”,革命老人是不会再生的资源,去世一个就带走一段历史,所以我们必须去和死神赛跑。我采访万国芳老人就是一个“抢”字占了先机,“抢到”就是“得到”,这方面我有经验也有教训。比如明德英用乳汁救的伤员庄新民,他生前的影像我拍下了;抱着公鸡结婚的李凤兰,她的采访我拍了;鲁南战役有一张著名的照片,陈毅坐在缴获的国民党的坦克上,陈毅的两边站着士兵,那是刚刚俘获的国民党坦克兵,我听说他们俩还健在,周末开车前往济南采访到了其中一位老人;那张“识字班”上课的很有名的照片,站在前面教课的“识字班”,我找到了并且拍摄采访了她两次;反映孟良崮战役那张老大娘给我军指挥员指示方向的照片,我既采访了照片中的指挥员,也采访到了照片的拍摄者;刘少奇来山东的那张合影照片,
我采访了照片的拍摄者;还有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的梁怀玉、百岁红嫂孙玉兰、抚养革命后代的尹德美和长大成人的小迎胜、蒙山飞虎队队员宋美续、地下交通员高廷广,张爱萍、叶飞、程思远、楚青、林月琴......通过他们的口了解到了很多历史细节。没有细节的历史是空洞的不感人的,所以要让历史鲜活,就必须采访和发现那些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见证人,但还有很多联系好了去拍摄,不过临时有事情耽搁了,比如,好多年前苍山暴动领导人刘之言他的爱人还健在,我和她侄子约好了,但有事情临时去不了,再想起来已经晚了,这是非常懊悔的事情,所以,我现在车上就带着摄像机,遇到有价值的老人就去“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拍摄留存反映沂蒙革命历史的声像资料在临沂是最多的。
弘扬沂蒙精神的方法
红色历史由于远离现代人群,它尽管是宝贵的精神食粮,但不去把这种食粮用好的“煎炒烹炸”手艺做出精美的饭菜让人们去品尝,再好的粮食也没有营养价值,而“煎炒烹炸”的手艺就是我们要谈及的“方法”。
新时期弘扬传承沂蒙精神的方法,理所当然的就要突出是“新”字,没有“新”就事倍功半。
第一,要有“新创意”。沂蒙精神是个“宝”,但不能把它当成古董和藏品束之高阁,要把它好好包装一番,这个“宝”要让人们达到“四到”_看到、 听到、想到和意想不到,重点在“意想不到”,怎样达到“意想不到”?那就是要有好的“创意”。
1.表现形式的创意。沂蒙精神是对一件件红色历史史料的综合继而进行的升华,展现好这些史料也就是沂蒙精神的具体现,如何展示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996年我酝酿拍摄《孟良崮》,因为1997年是孟良崮战役胜利50周年,没有想到拍摄纪录片这一创意会有那么重要的意义。中央电视台制片人后来告诉我,在我们拍摄这部片子之前,中国电视史上还没有一部拿出90分钟的时间来解读-次战役的“战役纪录片”,《孟良崮》是第一部,该片播出后反响强烈,中央电视台随即立项拍摄了“解放战争著名战役系列片”,共七部,我做了其中的三部。这部片子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专业角度讲,它获得了几乎电视领域所有奖项,特别获得了“20年中国文献纪录片经典奖”,其他几部获得“精品奖”,截止目前,《孟良崮》是我们市唯一一部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片;第二个“意想不到"是来自省民政厅,他们看了以后给中央台打电话,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类型的片子出现,会有那么多的史料特别是支前的史料展示出来,让他们非常吃惊和震撼。
这是表现形式的创意,现在弘扬沂蒙精神的形式有了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实景剧、体验互动、展馆展览、音乐美术作品和大会研讨等形式。百花齐放了,但现在我们似乎又找不到眼前一亮的形式了,出现这样的困境是好事,因为这不是我们自己-家遇到的瓶颈,全国几乎一盘棋,谁能突破谁就占了先机,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表现内容的创意。表现形式的创意毕竞有限,内容上而的创意才历久弥新。
内容的创意不是我们去造历史,而是如何让红色历史产生好的效应。我认为一是“讲好故事”,怎么样让沂蒙精神感动山东感动中国?首先要感动自己。怎么样感动?同样的史料要有不同的讲述方式方法。我们追踪那封电报,有了电报内容,完全利用它作为讲述115师到山东前后的历史背景,也可以用它来讲述老百姓跟党走的心路历程,还可以用它来讲述军民之间的鱼水关系等等。二是指“选题”的创意,“选题”创意好了,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沂蒙精神的内容博大精深,如何创意好的“选题”,这是每一位研究者、宣传者面临的问题,是考验我们创意思维的课题。
两个月前我创意的一个红色文化方面的选题,受到中国科学院领导的重视,他们专门邀我去答辩和讨论。我过去拍摄的365集的电视片《红色沂蒙365》胜在创意,现在正在拍摄的十集电视片《红城颂》在内容方面也有新创意。
第二,抓好“新举措”。任何事情没有举措就等于做事没有目标和方向,沂蒙精神在新时期的宣传与弘扬方面,就必须有新举措,有时这种举措是超常规的。只有超常规的举措才能达到目的。
1.设立一个研究领导机构----沂蒙精神研究领导小组。成立沂蒙精神研究领导小组,组长必须由市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一把手组成成员,半年一次联席会,研究讨论重大项目的启动,并有专项创作资金支持。
具体做事情实行研究员制,研究员每年完成相应的研究和其他弘扬沂蒙精神方面的任务。
2.完成一批作品----“七个一”工程作品。作品年年有,但我们市“七个一”工程作品寥寥无几,必须突破。如何突破?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从个人动作到组织行为。
我认为每年要报送选题----好像每年都报过,但每年几乎走形式。报送选题以后最重要的是组织专家论证,论证以后交“沂蒙精神研究小组"联席会讨论,通过以后给创作者时间、空间特别是人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质保量完成。
策划出一系列活动----有活动才有活力。常规的活动和非常规的大活动,提前做人财物各方面的准备。
围绕沂蒙“四宝”进行策划,沂蒙的“四宝”----历史老,红色早,物流快,山水好。什么活动能把这四件宝囊括?第一,明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5周年,围绕此事能做大做好,“四宝”也就反映好了。具体的项目我在这里因篇幅所限不涉及;第二,我们学校大学生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活动中大学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了信,我们可以借助这帮大学生策划出很多事情。
第三,利用“新媒体”。沂蒙精神的宣传必须利用好“新媒体”这块阵地。“新媒体”是个大概念,我在这里专指“两微一端”。“两微端”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目前我们沂蒙精神的一些成果,必须适合它的语言习惯,沂蒙精神整体化的成果,要进行碎片化的切割,在技术层面完善以后,沂蒙精神的展现要在“内容+”上狠下功夫。
“互联网+”时代是粗放的时代,这个时代慢慢落伍了,现在已经进入“内容+”的时代,技术层面研究开发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沂蒙精神的宣传软件,进入相应的界面的操作超过三步就会失去大半受众,仅需点几下手指,让“指尖上的沂蒙精神”发挥到极致。
“两微一端”里有“四个90%”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注意:90%的人是被题目打动才有了点击的欲望;90%的人点击以后是看了内容好才有了看下去的打算;90%的人看内容好才有了转发的可能;90%的人是因为内容好才有了收藏的意愿。
第四,营造“新格局”。“新格局”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的几句话给出了答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守土”的“土”是哪里?我理解“土”就是你的“地盘”,你的“地盘”在哪,你的“土”就在哪,我们说沂蒙山区的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抗日战争的烽火,每一寸土地都渗透了军民的鲜血。每一个单位的“土”里都蕴藏着红色资源,每一块“土”都有讲述不完的故事,把他们挖掘利用好,讲述自己身边“土”里相关 的人和事件,这种“新格局”的出现,让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极具针对性和目的性,沂蒙精神就真正落地生根了。
比如,学校层面一讲到弘扬沂蒙精神方法的时候,大多要讲“几进”进头脑、进校园、进班级......这些不是不可以,但我们讲授的一般离学校的“土”太远,没有针对性。我现在正在给山东医专的两个展馆布展,其中一个是“罗生特在中国”展馆。罗生特是战争年代来我们中国的,他凭借着自己的医学知识,为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他特有的贡献,他的革命精神和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境界已经融入到我们沂蒙精神里面了,他在莒南办起的卫生学校医专视为学校的前身,医专抓住这个人物,向学生进行革命用想火育和专业规想教育的时候,有了这个展馆就有的放失,要比泛的讲“留田突洲“位出保卫线“等发果会更好,
现在查看“新格局”就很容别发现在某些力出全国性的“字土无贵”,宣传教育方面尸重缺失。
我跳过“广场舞”,加入过“暴走团”,对他们进行过分析研究。他们有群体意识,但良养不齐,三观无从谈起,只颜自己的整体队伍,附不顾他人的利益诉求,他们讲究的是音乐的强劲节奏,步伐和舞安的整齐,青不管音乐内容的健康与否,你现在即使给他解决锻炼空间问题,宣传教育孩不上,长此以往“广场舞“基走团“成员劳必会争风吃醋,为老不尊,为幼不敬,可能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
我跳了一年多的广场舞以后,组织编创了临沂市第一套广场舞,该舞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沂蒙红色历史歌曲《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跟着共产党走》等进行了改编,又把沂蒙山区传统的音乐和舞蹈元素进行了融合,到歌曲诞生地和革命纪念地进行现场拍摄,每一支舞曲的前面对歌曲诞生缘由和革命纪念地进行简短说明,老大妈们每天听到的是这些奔放的经典致曲,比地们过去选的乱七八糟的音乐不知道强多少倍。我组织编创的这套广场舞及其宣传理念,得到上海浦东干部管理学院专家约肯定和赞赏,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讲述,一位专家还极文发在了《求是》杂志上,我现在正在对“暴走团“的普乐组织创意改编,相信不久他们不仅有健康的体魄,还会陶醉在有积极意义的音乐之中,
第五,拓宽“新领域”。沂蒙精神的研究和弘扬需要新领域的拓展,当然这种拓展弘扬必须和沂蒙精神休戚相关。
编纂《沂蒙传统文化读本》。沂蒙传统文化和沂蒙精神是一致的,沂蒙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结合,沂蒙传统文化是沂蒙精神之“源”,但我们现在缺少一本“源”头文化,没有一本适合市民和学生通读的《沂蒙传统文化读本》。传统文化读本也和沂蒙史料一样需要挖掘,而且要下一番气力做这方面的工作,不能信手拈来。人们喜欢看身边的历史,看你下不下功夫了,我写《发现临沭》这本书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挖掘出很多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人和事,在临沭县很畅销,已经再版印刷。
构建“沂蒙学”。没有学科支撑的文化和精神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因为任何一种精神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理性升华,它必然建立在相关理论学科的基础上。作为沂蒙精神,也需要放到相对独立的学科里面进行研究。我们要构建“沂蒙学”,不断提升对沂蒙学学科定位、主体框架和学术价值的认识,把沂蒙学作为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来建设。去年我把“沂蒙学”的大纲列了出来,分为上下两册,后来因为其他书和拍摄而暂时放下了,这门学科的建立不能够凭一已之力完成,希望得到领导专家的支持,通力协作把沂蒙学这门学科构建起来。
建设“声像馆”。过去是纸质时代,史料的留存形式以图片和文字为主,新时期史料的留存必须有影像的参与。如果孔子生活的年代有摄像机,我们打开他的影像,倾听他自己写《论语》时的心声,后人那才真正是和历史对话。我追踪那封电报就感触颇深,我不仅让万老写了“八字电文”,还把当时的现场摄录下来,图、文、声像一应俱全。目前反映沂蒙的声像资料,我积累的老照片2000多张,采访到的老革命人物1000多位,录像带900多盘,硬盘存储0000多分钟;时间上限1900年左右,下限到我们当今,空间从前苏联、日本、美国、韩国、泰国、奥地利、德国、捷克、以色列等国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到我们沂蒙山区的县乡村户的影像。我们市里可以再进行征集,再继续拍摄,组建-一个沂蒙革命影像资料馆是个进行时的动态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和丰富,现在时机也非常成熟,我们有责任给后人留下一段段可供触摸到的鲜活的历史。
沂蒙精神是巍峨的大厦,支撑这座大厦的是看似不起眼的砖石、水泥等史料,只有砖石、水泥等史料丰富、坚硬和美观了,这座精神大厦才会夺人耳目,绽放异彩!
(作者系临沂大学黄立宇,未经作者和本网站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