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沂蒙精神的党性特征(汲广运)
发表时间:2018-11-15 10:35阅读次数:次
“沂蒙精神具有人民性的基本特征”,而“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因此,可以说沂蒙精神具有党性特征。本文拟以沂蒙精神形成的关键期———革命战争时期为考察重点,谈点自己的看法。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明显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主要体现在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等方面,而先进性和阶级性体现在群众工作方面,就是辩证地处理了学习群众和教育群众的关系,全面、务实地做好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带领群众前进等工作。在革命战争时期,战斗、工作在沂蒙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以他们的言行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从而使沂蒙精神具有了党性的基本特征。
一、信念坚定,方向明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重视组织和文化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信念坚定,方向明确,为沂蒙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奋斗目标。沂蒙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有许多革命前辈在这里战斗、工作过,仅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授衔的1614名将帅中,就有429人曾在沂蒙战斗过。这些革命前辈,在自己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信念坚定,革命目标明确的同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沂蒙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奋斗目标。
重视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和文化教育,奠定了为民众服务的基础,同时为沂蒙带来了先进的组织建设原则、工作作风和先进的文化教育。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沂蒙的党政军领导在革命斗争异常激烈频繁、环境异常复杂、生活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开天辟地地加强了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并发展文化教育,在奠定为民众服务基础的同时,为沂蒙带来了先进的组织建设原则、工作作风和先进的文化教育。
二、立场坚定,立足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
立场坚定,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沂蒙的党政军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为了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了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关系。
观点鲜明,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观点鲜明,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群众利益。例如,1944年4月,黎玉同志在军区政工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爱护群众利益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要尽我们的可能的力量,处处为了群众打算。”“一切战时、平时环境要处处爱护群众利益,严格遵守群众纪律。”
三、辩证地处理好了学习群众和教育群众的关系,全面、务实地做好了群众工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点、实践观点和实事求是精神。
辩证地处理好了向人民群众学习和教育、依靠人民群众的关系。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又要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论点之一,也是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处理的问题。但革命战争时期,在沂蒙工作、战斗的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军领导却较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
全面、务实地做好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起家之本,是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在沂蒙战斗、工作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是做群众工作的模范。毛泽东曾说:“山东是执行中央十大政策的模范。罗荣桓一到山东,就在谁领导谁,谁团结谁,谁统一谁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上,坚持正确路线。”江泽民也曾说:“罗荣桓同志是对党忠诚,敢于坚持原则的典型;是实事求是,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典型;是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典型。”这些评价是恰当的。罗荣桓的确是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他在沂蒙6年,每年的主要工作都是群众工作,他不仅认识到位,而且落实到位,效果显著。
(作者系临沂大学汲广运,未经作者和本网站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