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是沂蒙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更是党的的群众路线的鲜明写照。因此,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沂蒙精神是群众路线的实践结晶
沂蒙精神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中萌芽。沂蒙历史悠久,系“东夷” 之地, 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原始陶文、金缕玉套、银雀山汉墓竹简、金雀山汉墓帛画等,展示着沂蒙大地的久远和文明。孔子七十二贤徒,沂蒙十三人;著名二十四孝子,沂蒙具有其七;圣师郯子、兵圣孙子、宗圣曾子、算圣刘洪、孝圣王祥、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荀子、孙膑、蒙恬、匡衡、王献之、颜真卿、颜之推、刘勰、王导、左宝贵等“琅琊名士”,显示着沂蒙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领袖地位。汉代樊崇的琅琊起义,宋朝杨妙真、李全的红袄军起义,明末清初九山王王俊的费县起义,郯城、兰山的幅军起义,表现了沂蒙民众的抗争精神和英雄主义。同时,正如地方志所说: 沂蒙“四塞之崮, 舟车不通, 土货不出, 外货不入”的恶劣环境,也迫使沂蒙人民形成了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创业精神。沂蒙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底蕴之中,特别是在沂蒙人民群众不畏艰险、不畏强暴、不甘贫困的坚强努力和自强自立、艰苦创业、团结互助的辛勤劳动下,不断地孕育、萌芽的。
沂蒙精神在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中形成。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的最早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就是沂蒙人。沂蒙山区早在1926年就建立了党的组织,领导了闻名全国的日照、沂水、苍山等暴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当时的沂蒙有“小延安”之称,是我党华东和山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山东党政军机关、华东局机关长期在这里驻扎,八路军第115师、八路军第一纵队、新四军、华东野战军长期在这里转战,山东省政府的前身——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在这里诞生,《大众日报》在这里创刊,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在这里创建,临沂师范学院的前身——滨海建国学院在这里创办,刘少奇、罗荣恒、陈毅、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可以说,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在沂蒙播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正是党的艰苦奋斗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沂蒙使革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方针的贯彻落实,使沂蒙精神在革命的熔炉中逐渐铸造、形成的。
沂蒙精神在人民群众的全面建设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自然,建设家园,使整个沂蒙山区成为60 年代全国农业先进地区之一,涌现出营县爱国村、营南县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先进集体。毛泽东同志曾批示称赞道“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为了使苏北平原这一“洪水走廊”免除洪涝之害,按照国家规划,在沂蒙山区建起了44座大中型水库和上千座小型水库,40多万库区移民为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28万亩肥田沃土,也使他们的生活一下子从当时“小康”跌到了赤贫。但沂蒙人民不计报酬,不讲条件,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继续发挥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和拼搏精神,锲而不舍,默默奉献。可以说,建设时期的沂蒙精神,是与党的方针政策分不开的,是当时全国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缩影和集中体现。这一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空前迸发,这在革命时期“小延安”的沂蒙更为突出。
沂蒙精神在人民群众的改革开放中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积极支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精神,又涌现出一大批象临沂市罗庄镇、平邑县九间棚村、沂南县日用玻璃厂等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新典型。1989年, 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4.4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18元, 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3倍和4倍。1995年,在全国老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5.5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8%,成为山东乃至全国中型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并且,原来的四塞之崮、舟车不通之地,竟然令人难以置信地崛起了全国著名的商品交易市场。临沂批发城闻名全国,位居全国综合批发市场第二位,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名副其实的中国物流之都。“南义乌,北临沂”,“买天下、卖天下”,这是沂蒙精神创造的又一奇迹。可以说,改革开放时期的沂蒙精神,更是与党的路线方针密不可分,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时期的沂蒙精神;同时,这一时期的沂蒙精神,也是与党的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密相连的,这是他们的引导、示范、帮扶和带动,才锻造和推动着沂蒙精神走向成熟。
二、沂蒙精神是群众路线的典型表现
在革命战争时期,沂蒙精神表现为沂蒙人民的“一切为了前线”。井冈山、延安与沂蒙山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来,沂蒙曾被无数革命后人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抗日战争时期,渊子崖村全体村民与日军进行肉搏战,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高度评价该村是“村自卫战的典范”,该村由此也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华抗日第一村”。明德英、祖秀莲、王换于等“沂蒙红嫂”,视革命战士、革命后代为儿女,喂饭喂药端屎端尿,甚至用乳汁谱写了感天动地的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等“沂蒙六姐妹”背后,是“百万独轮车支前大军”,有着沂蒙人民拥军支前的庞大队伍和巨大奉献。全区460 多万人口, 有120多万人支前参战,其中31000 多沂蒙儿女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人民战争的光辉写照!陈毅元帅曾深情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同志也曾不止一次动情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胜利,是老区人民特别是沂蒙山区人民用小米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我永远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们的恩情。”
在全面建设时期,沂蒙精神表现为沂蒙人民的“愚公移山”。面对战争创伤和穷山恶水,沂蒙人民艰苦创业,改造大自然, 取得了丰硕成果。难得可贵的是,在1957 年一年内毛泽东竟为同一个县做过三次批示:一是莒南县高家柳沟合作社因缺少记工员, 自发组织青年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扫盲活动, 毛泽东做了“这个经验值得推广, 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的长篇批示。二是莒南县王家前坊合作社面对春荒, 发动社员捐钱、捐物、捐种子的活动,解决了春耕无资金买农具、买种子的燃眉之急的困难。毛泽东为此做了“这个社的经验说明,适当的、不是过多的, 并且是在教育农民有觉悟的基础上搞捐献, 合作社的困难是可以自己解决的”亲笔批示。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沂蒙精神的是莒南县厉家寨人开山劈岭, 改造自然的感人事迹, 解放前,厉家寨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穷山恶水种地难,既怕涝来又怕旱,十年就有九年欠;沙石盖子旱龙岗,锄地丁当响,种地不打粮。”1951年,厉月坤任厉家寨乡党总支书记,同时兼任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领导着厉家寨人改造家园。1954年冬至1955年春,他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发起了治山治水的攻坚战,凿平了11个岭头,填平了70多个大汪和300多条大沟,凿通了三道大岭,迫使13条山河改了道,把1180块小地整成了“三合一”标准梯田。对此,毛泽东做了“愚公移山, 改造中国, 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亲笔批示, 并引发了全国性的“愚公移山, 改造中国”的大生产运动。上世纪50 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为了建设水库,沂蒙山区有527 个村、27 万间房屋被拆迁, 28 万亩良田、5 万亩山林被淹没, 40 多万库区农民舍弃了自己的家园, 搬迁到生产、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荒山野岭上, 重新创业, 再建家园。这期间, 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最困难的三年, 而在这三年里沂蒙人民却比前三年向国家多交售了2.44 亿公斤粮食, 同时,又接纳了受灾的鲁西北6 万多农民兄弟, 进一步拉大了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几十年来, 临沂市的区域虽几经调整变动, 在目前1.7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仍生活着1 003万人口, 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在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表现为沂蒙人民的“买卖天下”。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沂蒙人民努力拼搏,开拓进取,涌现出艰苦创业、拼搏致富的平邑县“九间棚”村, 带领群众领先一步奔小康、全国第一个电气化村刘团村, 位居全国肉食品加工销量首位的金锣集团, 远近闻名、资产达60 多亿、含36 家企业2个上市公司的大型跨国公司华盛江泉集团, 江北最大的物流企业澳龙、香江物流集团以及鲁东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临沂批发市场。九间棚座落在海拔640多米的龙顶山上,过去是出了名的穷山村,过的几乎还是远古时代原始部落的山野生活。1984年,以刘加坤为支书的党支部开始了架电、修路、整地、栽树的五年规划,以以顽强的精神治山治水。进入1990 年代,九间棚人抓住机遇二次创业,到县城开拓发展空间,建立了自己的工业项目,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如今,九间棚成为著名的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山上有果品基地,县城有企业,建了 4 栋“九间棚公寓”,在北京办了生态园,打造出了中国金银花第一园,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罗庄镇沈泉庄原在全镇倒数第二,后在王廷江的带领下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楼房化,建立了江泉集团,并成为江北陶瓷第一村。2000年全村总资产已达12亿元,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0.4亿元,人均收入8000元,十年增长了26倍,被誉为沂蒙第一村。2010年,临沂商城容纳6万商户,年营业额达到800亿元,现代物流增加值达450亿元。十年前, 沂蒙山区在国务院确定的18 个连片扶贫地区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现在, 又在这些地区中率先实现了GDP 总量过千亿、人均过万元, 拥有58 个省级名牌产品, 5 个国家级名牌产品, 整体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第42 位的可喜成绩。
三、沂蒙精神是群众路线的发展动力
沂蒙精神是群众路线丰富的精神基础。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沂蒙精神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能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广大党员干部都能率先垂范、勇于奉献,因而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激发群众的热情和斗志。正因如此,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从对比中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翻身得解放,这种信念引领人民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形成璀璨的沂蒙精神之花,形成取得革命胜利的强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沂蒙人民信念如一,认准了只有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幸福。党的方向成为人民的方向,党的道路成为人民选择的道路,党的事业成为人民为之奋斗的事业。所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的沂蒙精神,充分地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质,因而沂蒙精神也必然构成群众路线丰富发展的精神基础。
沂蒙精神是群众路线教育的精神支撑。群众路线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推进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也是群众路线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要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精神资源。沂蒙精神,正是生动的教材和无可替代的财富。在2005 年沂蒙精神晋京展期间,中央领导同志确认了沂蒙精神的政治品牌和应有的地位,指出:“‘爱党爱军、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一样,都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果说,井冈山精神的特质是敢闯新路、延安精神的特质是自力更生、西柏坡精神的特质是谦虚谨慎、太行精神的特质是敢于胜利,而沂蒙精神的特质则是无私奉献。沂蒙精神中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核心,不仅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人心向背”的铁律和避免“脱离群众的危险”,而且能够更好地教育群众秉承“一心向党”的历史选择和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搏精神。
沂蒙精神是群众路线发展的精神动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同时也应认识到,作为工作方法和力量源泉的群众路线,也是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和与时俱进的。而沂蒙精神,既具有历史性也具有时代性,对于群众路线的丰富发展起着精神动力的作用。胡锦涛视察临沂时指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临沂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创立了光辉的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临沂人民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把发扬革命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沂蒙精神。”因而,沂蒙精神在今天及未来仍会发挥巨大作用。早在1990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在走访临沂后,就曾感慨地说:“在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靠的是沂蒙精神;现在我们搞四化,进行治理整顿,更加需要沂蒙精神。有了沂蒙精神,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风浪都能顶得住。”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有了沂蒙精神,党的群众路线就会有着强大的发展动力。
总之,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群众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群众路线的实践结晶、典型表现。同时,沂蒙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时代性,因而对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于群众路线的丰富发展都具有无可替代的精神动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