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阐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两次货币斗争。
(1)货币上三角斗争局面的形成及开展货币斗争的紧迫性。1940年,北币开始在山东根据地流通,与军事上敌我国(民党)三角斗争的形势大致相似,在货币上也形成了伪币、北币、法币三角斗争的局面。1942年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但在物资极为匮乏的情况下,法币潮水般地涌入,势必造成物资大量外流,市场物价急剧上涨的严重经济危机。为克服这种危机,货币斗争也就成了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2)第一次货币斗争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第一次货币斗争是从1942年初开始酝酿的。根据山东分局的指示,第一次货币斗争首先开始于滨海地区,尔后推及各地。结果除在胶东部分地区获得成功外,其他地区均告失败,经济危机反而更加严重。第一次货币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不彻底性,没有抓住坚决停用法币,实行独立自主的单一本位币这个主要关键。二是孤立性,认为只靠行政手段、宣布法币贬值即能完成,而没有把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紧密结合起来,得到经济力量的有力配合与支持。
(3)第二次货币斗争的重大胜利。第二次货币斗争开始于1943年夏季,这时已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当时山东的抗战形势已开始好转;二是经济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三是一年多来根据地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已为开展新的货币斗争准备了较强的经济力量和物质基础。在上述有利条件下,1943年7月,滨海专署首先展开了货币斗争,滨海区和其他地区的货币斗争都很快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只有保持了本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才算巩固了货币斗争的胜利成果,取得了实行单一本位币的成功。因此,山东根据地政府主要抓住了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根据市场流通需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二是实行物资本位制,用掌握物资、调剂市场供求的办法来保持币值,稳定物价。这些因素最终成就了第二次货币斗争的重大胜利。第二次货币斗争的胜利又有利于开创经济工作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文章作者:申春生。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山东省银行保险业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培训中心、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沂蒙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银行业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保险业培训、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