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的时代解读(二)

发表时间:2021-09-19 18:00阅读次数:
三、广泛团结、民主建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在追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人民当家作主的道路上矢志不移、奋勇前行。195年7月4日毛泽东在与民主人士黄炎培进行的“周期律”著名对话中谈到:“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解。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西柏坡时期,党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全面落实了统战政策,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粉碎了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最大限度地巩固和扩大了人民民主战线的统一。1948年,“五一”口号中正式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次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从此,中国历史走步入了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新时代。
        西柏坡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详尽地构思了新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绘制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对新中国的国体、政体进行了详细阐述,设计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针对新中国所面临的特殊形势,明确提出了适合这一时期发展的基本经济政策;逐步提出三大外交方针,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的基石等,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新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一以贯之地继承和丰富了广泛团结、民主建国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始终表现出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以一种开创新事业的时代精神凝聚全党,团结人民;以一种开创新事业的时代精神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正是依靠着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步入民主化、法制化轨道,跳出了兴亡勃忽、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广泛团结、民主建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巩固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全面践行“同心”思想、通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把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士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与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前充分协商、广泛听取社会反映和意见的制度,探索实行民意调査和专家咨询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民主权利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科学决策凝心聚力,形成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赶考”合力。
四、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农民史。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深谙中国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而农民问题的实质即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土地革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夺取中国革命最后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双重任务,艰巨的革命任务要求党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紧密地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彻底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任务。只有解决了土地问题,才能够得到解放区人民对解放战争的支援,才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军事进攻。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打碎了几千年来套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进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号召下,翻身农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农业生产,踊跃参军参战,并以粮草、被服等物资支授自己的子弟兵,为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的确,“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解放战争时期,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多少人民群众为掩护革命干部和子弟兵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多少人民群众将自己的口中食、身上衣用扁担和小车送上前线,为了国家大局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正是有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正是有了这样的伟大牺牲,才有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也正如周恩来所指出的: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千千万万人民的决死支持,绝对不可能设想这样巨大这样迅速这样彻底的胜利”。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西柏坡精神的宗旨所在,它生动地体现于土地改革运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之中,表现于创造解放战争奇迹的历史实践之中,统一于党领导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奋斗之中。正因为有效的群众工作,人民群众义无反顾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汇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洪流。正是源于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神血肉联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代造性,亿万人民得到最充分的组织动员和投入,我们党才获得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虽大动力与源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事业,我们的“赶考”是循着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赶考”。当前,执政环境更趋复杂,执政任务更加艰巨,执政挑战更为严峻,执政要求愈加严格。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我们党要继续得到人民的拥戴,永葆生机与活力,持久巩固执政地位,完成伟大历史使命,就必须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把政治智慧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始终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之中,教育引导干部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做到以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群众拥护、以改善民生的实效回应群众期待、以谦虚务实的态度集纳群众智慧,以精神凝聚力量,考出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成绩。


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