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传播人——李竹如

发表时间:2018-09-12 16:36阅读次数:

   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李竹如是一位活跃且受人尊敬的人物。他待人热情、正直、诚恳,同志们对他的过早牺牲,都感到极为悲恸。徐向前曾亲笔题词称赞“李竹如同志是我党宣传新闻战线上一位杰出的组织者和活动家。”

  李竹如(1905.1.5-1942.11.1),原名贻萼,字世华,曾用名一凡,东营市利津县城区庆科村人。童年在家乡上小学,1922年起在惠民第四中学读初中。当时,惠民地区已有党的活动,李竹如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一年春节,他在门上贴了“马列传天下,世界要大同”的对联。

  1925年夏季以后,李竹如先后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和济南上高中。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竹如到济南正谊中学读书,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在党组织领导下,他同几位进步同学,集资办《竞进》周报,开始了办报生涯。为工作需要,按照党的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8年,他受命回利津县开展工作,公开以国民党员的身份,组织县党部,团结进步青年,反对封建势力和贪官污吏,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担任中央大学中共支部书记。他积极领导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夏,李竹如到上海办起了《文化报》,发表了大量救亡文章,介绍新兴文艺运动。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李竹如赴延安参加抗日。1938年6月下旬,一纵总部到达沂蒙山区,在鲁中、鲁南、滨海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抗日工作。

  李竹如到山东后,担任的工作很多,其中为建立山东抗日民主政权所作的贡献尤其引人瞩目。1940年2月,山东根据中央指示,成立宪政促进会筹备会,李竹如是发起人之一。他在《大众日报》发表了《开展宪政运动的准备工作》的专论,从理论到实践对这一工作进行了阐释。此后,他被选为山东宪政促进会的执委和常委,后又担任组织部长,负责处理宪政促进会的日常工作。

  1940年7月,李竹如作为代表出席了山东各界人民联合大会,并担任了主席团成员,具体负责大会的组织工作。他在会上作了《战斗中的山东人民》的报告,当选为山东省参议会参议员、驻会参议员、秘书长,负责参议会日常工作。他还当选为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和教育组副组长、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和山东各界救国联合会总会常务委员。1942年初,李竹如担任了战工会秘书长,负责政府的日常工作。

  1942年,日本侵略军集结兵力,对沂蒙山区根据地“扫荡”。在突围中,李竹如头部中弹牺牲。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