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沂蒙抗战史]就是死,也要把鬼子赶出蒙阴城

发表时间:2017-10-05 11:19阅读次数:

我出生在临沂费县胡阳镇胡阳村一户贫农家庭,17岁参军来到蒙山支队蒙费大队,印象中,我们大队有500多名战士。蒙山支队支队部设在胡阳村东北方向的褚满村,蒙费大队大队部设在胡阳村西北方向的通泰庄,两地相距不远。蒙费大队下辖三、五、七、九中队。由于我年轻,腿脚灵便遇事又能随机应变,当时,大队部又只有两名通讯员,于是大队领导安排我负责一些情报工作,主要负责向支队、中队上传下达。我的革命生涯从这里开始……


孙士才和妻子徐金英在老家安享晚年。

  采用游击战术,应对日军大“扫荡”

  1941年冬,抗日战争进入最残酷的阶段,日军纠结了5万多人采用所谓的“分进合击,拉网梳篦,铁壁合围”等战术,对我沂蒙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日军所到之处到处奸淫、烧杀、抢掠。

  这年冬天大“扫荡”前,日军就经常出城活动,很快在褚满村安了据点,支队得到消息后提前转移。我们整个大队只有80多支“土压五”、“汉阳造”、“生铁牛”等土枪土炮,面对日军的长枪短炮,上级决定采用“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打”的游击战术,应对日军的“扫荡”。

  由于日寇和汉奸的严密封锁,有段时间我们撤到山上,吃粮相当困难,老乡们知道我们是打鬼子的部队,就想方设法用褂袖、裤筒做成布袋,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把家里的粮食送给我们,支持抗日。

  我们武器装备较差,还不到与日军进行正面作战的时机。面对日军疯狂“扫荡”,为了保护老乡们,我们在上级(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领导下,发动老乡实行“空室清野”的三空政策。粮食牲畜藏空、家里所有用的东西搬空、人员躲空,应对日军的“三光”政策。

  我们蒙费大队的战士们大都是本地人,对沂蒙山区的地形非常熟悉,通过游击战以及“空室清野”,在反“扫荡”中不断取得胜利,敌人叫嚣着两个月内消灭沂蒙山区八路军的美梦彻底破灭。

  血战两昼夜,攻下蒙阴城

  沂水、蒙阴是日军伸向沂蒙山区腹地的重要设防重地,也是日军反复扫荡沂蒙山区,对山区人民实行“三光”政策的重要据点。1944年8月份,我军成功攻下沂水城,这场战役证明了我军具备攻克日军坚固设防的县城的能力,所以鲁中军区决定采用强攻战术收复蒙阴城。

  当时,我被调任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为司令员吴瑞林、政委王一平当通讯员。攻打蒙阴县城前,我们驻扎在距离县城西南约30公里的地方,接到攻城通知后急行军,迅速赶到蒙阴城外。

  当时蒙阴城内共驻扎有日军一个加强小队50人,12个伪军中队1200多人。西城门顶上建有七八米高的圆形炮楼,是蒙阴城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配有轻重机枪、手炮。平时,西门这个炮楼有4个日本兵把守。西城外还有伪军一个班的守卫,筑有5个碉堡,外围还建有围墙。我们来到蒙阴城外,想到小鬼子残害老乡的情景,大家暗下决心:就是死,也要把鬼子赶出蒙阴城!

  要攻下蒙阴城必须先拿下西城门的碉堡,部队主力负责攻西城门。我们部队负责消灭蒙阴城周围据点的伪军,从东门攻城。

  1945年3月7日,组织上委派山东军区的战斗英雄曹世范和另外一位战友曹风洲率先乔装进城,炸开蒙阴城西门,配合部队里应外合攻城。我们在城外只听到城内一声巨响,西门发生爆炸,城里的日伪军乱作一团,但很快日伪军理清了头绪严守城门。

  后来,上级传信,二曹顺利转移出了蒙阴城,并把城里的相关情况向组织进行了汇报。紧跟着第二天晚上,我们负责从东门攻城。日伪军的枪炮在东门外形成了火力网,司令员吴瑞林亲自带领警卫班的战友们上阵作战,我们架起梯子爬城墙,因为东门外守备相对薄弱,等东门攻下来,攻打西城门的战士们也顺利打进了城。

  很快,我军战士们炸毁了敌人的西北、东北角的两个碉堡。最后还剩下敌人的一个中心大碉堡,这个碉堡有20多人守备,枪炮不缺。爆破手在我军各种火力的掩护下将中心碉堡炸出了一个大口子。最终,经过两昼夜血战,我们俘虏了伪县长唐云山,结束了日军践踏蒙阴人民的历史。从攻下蒙阴城以后,泰山和沂蒙山根据地联成了一片。

  蒙阴城战役,全军共歼灭驻城、外围日军一个中队104人,毙伤伪军255人,生擒伪军956人,缴获了敌人大批武器装备。

  采访札记:

  今年91岁的孙士才,17岁参加革命,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鬼子残害咱老百姓,伤天害理。跟着党的队伍上战场,不害怕,一门心思想早日将鬼子赶出去。”退休后,老人最喜欢和年轻人讲当年的抗战故事,讲军人的操守,他不但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部队,三个孙子也被他动员参了军。“我这一辈子,爱党忠军。”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