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国庆献礼!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沂蒙精神!

发表时间:2018-10-02 08:00阅读次数:

 

     2018年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69周年华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沂蒙革命老区美丽蝶变的“基因密码”》为题,在《学习时报》刊登署名文章,讲述临沂40年的沧桑巨变!

 

 

《学习时报》1999年9月创刊,中共中央党校主办,面向全国,服务全党,以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党唯一专门讲学习的报纸。

 

 

 

沂蒙革命老区美丽蝶变的“基因密码”

文_ 王玉君

 

       与时代同频,与国家同步,革命老区临沂用40年沧桑巨变,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40年来,临沂经济发展保持年均13.2%的增速,快于同期全国3.7个百分点;1995年,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2000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小康;2004年成为首个生产总值过千亿、人均过万元的革命老区城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走在前列谋发展,临沂连续四年上榜中国百强城市,目前综合实力列全国第42位,成为全国革命老区跨越发展的一面旗帜。

       
       

      蝶变的根脉,来自于为民靠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沂蒙精神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从革命战争年代在战火硝烟中创办工厂,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自力更生、埋头苦干,沂蒙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沂蒙山区打造成为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临沂民营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是起步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临沂创立了社队企业,发展了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但工业经济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较弱。二是发展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世纪之交。1993年,全市二产增加值首次超过一产。2002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2%,成为临沂经济的“半壁江山”。三是不断壮大阶段,新世纪以来,民营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5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3.5%,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四是质量提升阶段,从2008年至今。临沂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政策扶持,助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三次飞跃”见证并推动了

      临沂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和持续攀升

 

       第一次飞跃:“工业农业一齐抓,重点抓工业,抓好工业促农业”。改革开放前,临沂大中型企业只有11家,三次产业结构为60:18:22。1978年后,国家宣布解禁工商业、家庭副业和农村集贸市场。临沂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鼓励个体经济和联合体经济发展,社队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坚持“工业农业一齐抓,重点抓工业,抓好工业促农业”。到1980年,社队企业发展到3.55万个,实现产值3.74亿元。1984年,公社工业改称乡镇企业。之后,临沂乡镇企业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增幅快速发展。1985年全省有10个县(市、区)乡镇企业总收入过5亿元,原县级临沂市列第4位。到1989年,临沂地区乡镇企业达到25.48万个,乡镇四级工业产值达到45.8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54.3%。1991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2.2亿元。

 

        第二次飞跃:“大中小一齐上,既抓顶天立地,也抓铺天盖地”。改革开放以来,临沂敢于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实施“抓大放小”“以退保进、以放促活”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围绕骨干企业,先后制定《关于推进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临沂市骨干企业培植规划》《关于实施企业二次创业贡献大美新临沂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到2017年,全市私营企业达到14.9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74家,比1978年增长近10倍;13家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17家,130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第三次飞跃:“以改革促转型,在转型中壮大”。改革开放初期,临沂工业结构以“五小”工业为主,直到“八五”末,几乎没有大的技改投入。“九五”期间,每年技改投入不足50亿元。从“十五”开始,临沂民营企业加大技改力度,着力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培育高新产业。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全市累计实施技改项目6325个,完成投资2224亿元。到2010年,全市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2015年-2017年,临沂连续三年实施“千企千项千亿”技改工程,技改投资总量同比增长8.5%。目前全市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96家,近五年共有1925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库。当前,临沂正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推动民营企业由过去传统增长型加快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

       蝶变的源泉,来自于创新创造,敢为人先、开拓奋进

      沂蒙精神蕴含着敢为人先、开拓奋进的先进意识。从革命战争年代不畏强敌、敢拼敢杀到改革开放时期不甘落后、勇闯新路,沂蒙人民在昔日“内货不出、外货不入”的沂蒙山区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市场集群。

       “五代市场”记录了

        沂蒙人民的商海创业史

         第一代:“小地摊”(1978年-1982年),一部分外地商人和当地农民在临沂西郊自发摆起小地摊,成为临沂商城的源头。

         第二代:“大棚底”(1982年-1986年),建起全省第一个小商品市场——西郊小百货市场,时称“西郊大棚”,到1985年市场固定摊位600多个,日成交额20万元。

         第三代:专业批发市场(1986年-2000年),建成全省第一家专业批发市场——纺织品批发市场,之后陆续建成服装、鞋帽、家电、家具、五金、车辆、文体用品、农副食品等专业批发市场。

         第四代:现代商贸物流城(2000年-2012年),通过改造提升和培育新业态促进现代商城发展,商品销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先后获评“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

         第五代:国际化商城(2012年至今),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岐山作出批示,支持推进临沂商城国际化。随后一系列优惠政策先后出台,商品远销156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交易额超过4550亿元。

       临沂商城的发展史

       得益于这样几方面创新举措

        一是从“草根”创业起步。“醒得早、起得早、干得早”,临沂注重顺应民意,因势利导,抢占先机,提出“人民市场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谁投资、谁受益”等指导思想,城区水田、西关、前园、宋王庄等居委先后掀起民间办市场的高潮,形成以村居兴办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主体,涌现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很多农民实现了从“草根”到富翁的逆袭。二是“放水养鱼”。发展初期,政府提出“五先五后”原则,即“先成市后建场、先繁荣后规范、先综合后分离、先分散后集中、先简易后提高”,同时压缩税收、管理费用等各种成本。各类市场按照“补缺理念”相继崛起,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有16处市场年成交额过亿元。三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自2000年起,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联动作用,通过“整合一批、提升一批、搬迁一批、新建一批”推进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换代。确定31平方公里的现代商贸城核心区,投资150亿元在主城区西部兴建了汽摩配城、家电厨卫城等高标准商贸物流城。同时改造提升老市场,实现了“老树发新芽、新树长强枝”。2010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临沂市场贸易博览会;目前已发展网商商户5万户,70%以上的商户开展了电子商务。2017年临沂商城电子商务交易额1523亿元,同比增长61%。四是“打造海外商城”。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布局海外营销网络。利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平台、临沂港口岸平台、临沂综合保税区平台“三个平台”作用,加快商城国际化步伐。目前,已布局9处海外商城、海外仓。2017年,临沂商城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现出口12175票,货值62.8亿元。五是市场与物流“相伴相生”。目前临沂已形成辐射全国、周转快捷的庞大物流体系,已建成物流园区24处,物流公司、经营业户2374户,从业人员2.4万人,物流线路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口岸。物流价格比全国平均低20%-30%。申通、顺丰等快递企业均在临沂设立转运枢纽。

       蝶变的力量,来自于敢于斗争,愚公移山、改造中国

       沂蒙精神蕴含着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精神品格。从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战天斗地,再到改革开放时期攻坚克难,沂蒙人民始终保持着燃情岁月的那么一股拼劲,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凯歌。

       这体现在40年来临沂农业农村发展的历程中

       1979年-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到1984年,临沂农业总产值33.2亿元,比1978年增长160%。1985-1994年,结束了近40年粮食统销的历史,农业农村进入发展关键期;到1994年,日照、沂源、莒县3县市相继划走,临沂农业总产值仍达到16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9元。1994-2003年,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到200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04.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2003-2011年,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临沂实施第一轮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创建。到2011年,“三品一标”认证产品816个。党的十八大以来,土地流转、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新理念新举措,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到2017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348.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3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37.5倍、147.5倍。

      围绕农业发展,做好品牌文章。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勇于破除“一大二公”等思想束缚,全面落实大包干责任制,在解放发展生产力基础上,着力打造品牌农业。上个世纪60年代,借助“千库万塘”建设,实现“南稻北移”;70年代,探索“南茶北引”,开创沂蒙种植历史先河;80年代,吹响开发“五荒”的号角,7200多座大小山头、1.8万条长短河流、7471平方公里的小流域面积得到治理,实现从荒山秃岭到粮食丰产;从90年代起,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实现从“一产”到“新六产”的嬗变。2017年全市粮食、油料、水果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1.78、5.4、17.6倍;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102处,“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901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叫响了“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

      围绕乡村振兴,打造“沂蒙样板”。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临沂全面实施了“千村帮扶”“村村通”“千村人畜饮水解困”等工程,创造了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山区综合开发、农村供销体制改革等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典型经验。特别是自2009年起,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再到“美丽乡村”建设,直至“乡村振兴战略”,一脉相承,不断丰富新农村建设内涵。到2011年,建成生态文明村镇近1300个;到2015年,480个农村社区实现“气上楼”“水治污”;到2017年,创建沂蒙美丽乡村300个。进一步擦亮了“好山好水好风情、美丽乡村看沂蒙”的靓丽名片。

      围绕农民脱贫,吹响攻坚号角。先后两次推进脱贫攻坚战役。改革开放初期,临沂地区13个县中有7个贫困县,198万人年均纯收入150元以下。沂蒙人民坚决破除“山区一定贫穷、老区一定落后”的惯性思维,把外部“输血”与自身“造血”相结合,奋斗10年,于1995年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2017年,全市为脱贫攻坚投入财政资金9.79亿元,整合涉农资金27亿元,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3万人,涌现出沂蒙扶贫“六姐妹”等先进典型,沂蒙精神成为中国扶贫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蝶变的信念,来自于担当作为,矢志不渝、接续奋斗

      沂蒙精神蕴含着坚定信念、革命到底的内在品格。从革命战争年代坚定信仰不动摇、勇于担当不退缩,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接续奋斗、担当作为,沂蒙人民用“大美新”临沂城市面貌颠覆了外界对沂蒙革命老区的印象。

      临沂老城占地仅1.64平方公里,四面环水,颇像一只展翅南飞的凤凰,故百姓皆传临沂城是“龟驼凤凰城”。这样的城市格局延续到建国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临沂开启了城市建设新篇章。一是稳步发展阶段(1978-1995年),这一时期,临沂加快城镇化进程。1982年,临沂县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983年新沂河大桥建成,1986年兖石铁路通车,到1994年城区建设面积达到40余平方公里,是1949年的24倍。二是加速发展阶段(1995-2003年),1994年临沂撤地设市。1996年,修编《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规划城市人口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70万平方公里(简称“双70”)。到2002年底,“双70”目标提前8年实现。三是组团优化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临沂提出打造鲁东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确立了“以河为轴、北上东进、一河六区、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到2017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31平方公里,人口22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7.6%。临沂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贯之绘蓝图”,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先后四次编制或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历届领导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广大干部群众抛小家、顾大家,讲担当、比奉献,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和房屋征收工作中,干出了“涑河精神”,形成了“南坊经验”,提炼了“征收精神”,“南工、北文、中商”的功能布局已经形成,“现代商贸城、滨水生态城、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不断彰显。

      “以水为魂”做文章。沂河、祊河、柳青河等8条河流穿城而过。为此,临沂大力推进“生态水城”建设,以沂河、沭河为骨架构建“大水网”,先后实施引祊入涑、引涑入陷、武河入沂等工程,编制沿河景观风貌规划,推进“水绿相融、水绿一体”建设,建成拦河闸坝27座,形成120平方公里的水面和“六河贯通、八水绕城”的城市景观。沂河综合治理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滨河湿地公园、双月湖湿地公园被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以文为脉”塑品质。突出“文之邦”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修编《临沂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文化产业布局等规划,把临沂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先后规划建设书法城、书圣阁、兵学城、博物馆、文化中心、大剧院、皇山公园、沂蒙精神纪念馆、临沂商城发展史展馆等,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增进了群众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以人为本”倡文明。2004年,提出“一创六建”城市整体建设目标,沂蒙人民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以赴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创城行动中,绘就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千斤担子众人挑”的感人画面。奋斗8年摘得六项“国字号”荣誉,以地级市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截至目前,全市涌现出满广志、魏德友、张楠、赵志全、王传喜5名时代楷模,推出中国好人、山东好人319名,省级道德模范38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39万人,全省最多,进一步擦亮了“沂蒙人就是好”的形象品牌。

      蝶变的初心,来自于党群一心,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沂蒙精神蕴含着党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坚定跟党走的价值追求。从革命战争年代“党心换民心、黄土变成金”,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沂蒙各级党委政府在全心全意践行为民宗旨中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幼有所育。改革开放前的1976年,临沂地区幼儿园只有126所,入托幼儿6035名。1981年后,临沂地、县、乡均建立了托幼工作领导小组。1991-1993年,临沂先后下发一系列文件加强托幼工作管理,加快幼儿园建设。进入新世纪,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3818处,比1978年增加2130所,在园幼儿45.67万人,比1978年增加39万人,入园率87%,比1978年提高80个百分点。

       学有所教。1979到1986年先后投资4.9亿元改造校舍、新建乡镇初中236所。1993年启动“两基”工作,到1996年在全国欠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两基”。从2013年起,先后投资150亿元,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改薄项目 3200多个,到2017年,比国务院确定的目标提前4年,比省定目标提前1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完成任务的地级市。目前,全市中小学校1696处,在校学生167.9万人,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98%。各级各类中职学校42所,在校生11.33万人,分别是1978年的10倍和60倍。

       劳有所得。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群众就业经历了从专项政策、普惠政策,到统包统配、劳动合同制,再到市场化就业等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年平均支出就业资金2.1亿元,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约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13万人。到2017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530元增加到634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61.2元增加到33266元,分别增长120倍、92倍。

       病有所医。1977年,临沂地区卫生医疗机构仅有526处。改革开放以后,卫生医疗事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在全国率先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2012年起,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对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2018年起,在全省率先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7512个,从业人员83457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达到92%。

       住有居所。改革开放前,沂蒙人民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城区人均住房面积仅2.5平方米。1981年,临沂县成立商品房统建办公室。1986年,城区住宅面积达到171.6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7.4平方米。1994年,成立安居工程领导小组,1997年被列为国家安居工程试点城市;2005年开工建设安居房99万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二。“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农村住房49.1万户,改造农村危房7.2万户,村镇住宅建筑面积26256万平方米。

       老有所养。改革开放之初,着手在全民所有制单位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定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36.8万人,累计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700余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6张,7个县区被确定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区。

      弱有所扶。近年来,以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为目标,临沂不断提高民生兜底保障能力。全市15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设立慈善基金4000万元,接收款物6亿元,发放救助款物4.3亿元;连续8年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00-520元,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460元,2017年发放各类救助金约12.34亿元。

      沂蒙革命老区40年来的发展巨变,充分印证了诞生于这方热土的沂蒙精神,具有党性中的共性和个性、人民性中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实践中的根脉性和发展性,它引领并推动了沂蒙人民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注入了不竭力量,同时也以生动的实践再次证明:党的领导是核心、是主导,人民的力量是根本、是主体,“党群一心”是主线、是主题。深化改革开放,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沂蒙人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重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干群关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沂蒙力量。

鲁ICP备18039494号-1